为什么武则天选择洛阳建都?

二胖历史观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可以说,她的一生和洛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武则天在洛生活的前10年,主要是辅佐高宗处理国政,由于当时还是两京制,她和高宗频繁来往于长安和洛阳之间。后20年,武则天独揽朝政,不仅长期居住在洛阳,而且改唐为周,改洛阳为“神都”,把洛阳的地位提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截至目前,在全世界所有做过都城的城市中,能够被称为“神都”的大概仅洛阳一座吧。

其实,武则天改洛阳为“神都”,不仅仅是对洛阳名称的改变,它的背后蕴含着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

在武则天看来,当时洛阳的地理位置在分野上与天上的太微垣星座相对应;嵩山则与天上的紫微垣星座相对应;洛水贯都,与天上的银河相对,故洛阳具有上天所赋予的神力,以洛阳为都乃是天意。木星停在太微垣,表明女性应当主政,故自己当政也是天意。因此,武则天以洛阳为神都,不仅是要说明“君权神授”的道理,而且说明她是神圣之人,具有统治天下的能力。

武则天称帝后,她曾向洛阳一带大量迁移人口,使洛阳的人口超过百万。她认为,洛阳城的结构与天庭是相同的,为使洛阳城能够符合天象,她在当政期间在洛阳兴建了一系列大型工程,如686年铸大仪,立于洛阳北阙;688年毁乾元殿,在原来的位置上建设明堂;后来又铸九鼎、建天堂、立天枢、修天津桥等,将洛阳的城市建设推到了新的顶峰,其中不少建筑的名称中都有“天”字。

有研究显示,当时的洛阳城,面积虽不及长安城大,但建筑规模要超过长安城。尤其是武则天时修建、铸造的明堂、天津桥和天枢等,规模更是无与伦比。

武则天时修建的明堂是洛阳城中最宏大的建筑,折合成如今的尺寸,周长约88米,高约87米,相当于如今二三十层楼房的高度。天枢位于端门外,是由当时周边少数民族首领提议并捐资铸造的,折合现在的尺寸,高度约31米,直径约3.5米,共用铜50万斤、铁330万斤,形状为八棱体。同时,武则天还铸造了“九鼎”和“十二神”。九鼎共用铜56万余斤,其中最大的神都鼎高约5米;十二神“皆高一丈(约3米)”。


据史料记载,九鼎铸成后,武则天令宰相、诸王率南北牙宿卫兵10余万人及仗内大牛、白象自玄武门外作坊拉入宫城。九鼎体量之大,由此可见一斑。遗憾的是,武则天时期修建的这些宏大工程,在唐玄宗时代先后都被毁坏了。其中仅熔化天枢,就用了一个月时间。

(芋头)


洛阳晚报

武则天选择洛阳建都,不是因为洛阳有多好,而是长安实在不能呆!

一,唐朝的两都,哪个更重要?

西安是关陇贵族的老巢。李渊就是获得关陇贵族的支持,用关陇贵族数百年积聚的力量实现了一统江山。

洛阳是控制东方的核心地带。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就以洛阳为中心,把北齐,南陈故地沟通起来,控制了洛阳,就能最大程度取得东方的支持。

这一点,和西周的两都很相似!

二,武则天为什么迁都洛阳?

通过第一个的分析,都能看出来,李家的势力主要在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平原。而武则天不是关陇贵族,连五姓七族都不是,他只是木材商人的女儿。

武则天离开西安,到洛阳去,就是经营属于自己的新势力,与原有的关陇士族和五姓七族死磕到底。


三,类似的例子还有那些?

1,董卓从洛阳迁都西安。不是打不过袁绍,而是到西安更好控制汉朝。

2,拓拔宏从大同迁都洛阳,不是大同不繁华,而是洛阳能建立新势力,巩固皇权。

3,朱温把唐昭宗迁到洛阳,是为了自己改朝换代做准备。



历史知事

著名的北宋建立者赵匡胤建都开封是众所周知的事,可是他心中最理想的都城是关中地区的秦汉故都。纵观历史,曾经的大一统王朝平定天下后,定都的第一个思考地就是关中。例如中国大一统传承的先行者,大周王朝、大秦帝国、大汉帝国,均定都关中。虽然这三个先行者定都关中,但是他们更加看重的是洛阳,而洛阳的掌控对帝国是否可以操控天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在骨子里就决定了王朝的兴衰与生死!

洛阳,位于三川河谷所冲刷的盆地中央,是黄河,洛河和伊河冲刷形成的盆地。从上面的地图可以清晰地看出,关中盆地到洛阳所处的三川河谷,可以将他们整体看做一个哑铃状,哑铃的中间就是先秦时代函谷关所处的崤函要道。从关中盆地东出崤函要道,面对的第一个地形完胜平原的地方就是洛阳所处的三川河谷。洛阳周围的山势可以作为扩大版的墙城,而其中囊括的平原地带可以生产和囤积粮草。在古代地形为王的时代,假如守卫者占据一个好地形构建了军事据点,没有飞机助战的古代士兵仅仅依靠血肉之躯硬上,没有一定数量炮灰当垫脚石根本不好拿下!洛阳不仅仅是地形完胜平原,而且还可以勉强地称之为缩小版的关中。三川河谷周围群山环绕,山与山之间的缺口距离狭窄,统治者们在群山的缺口之间设立了洛阳八关。从下图就可以看出洛阳八关的具体所在。

洛阳八关

(一)洛阳北面有邙山,邙山再北有黄河,而沟通黄河南北的渡口是孟津关和小平津渡口。(二)洛阳和关中连接区域的崤函要道东大门新安函谷关。当然,武则天要控制的不仅仅的新安函谷关,还有崤函要道西大门——潼关。(三)虎牢关众所周知,横亘的地点在黄河与嵩山之间的狭窄小巷。和它一起保护嵩山防线不被突破的合作者还有先秦时代白起斩首韩魏联军24万的伊阙关,位于熊耳山与少室山之间的缺口,著名的龙门石窟所在地。轩辕关位于太室山与少室山之间缺口。大谷关就位于伊阙关与轩辕关直线连接的山脉缺口。(四)最后一个是广成关,和其他七关不同的是它位于洛阳河谷外围,是抵抗南方入侵者的第一线,位于箕山与伏牛山之间,长达20里地的宽阔通行口所在地。

作为一个老辣的政治家,武则天建都洛阳的第一个思考点是摆脱李唐关中旧地的反对势力,另一个思考点是武则天刚刚立国,反叛者此起彼伏,假如她仅仅控制关中而不控制洛阳之地,进攻方会将她困在关中,用一句俗话可以描述为关门打狗。另一方面,站在洛阳这个相对于东边直到大海的平原之地,可以随时收集到天下对她的忠诚信息,以便随时作出调控,不恰当的形容为“站得高望得远”!


大福读史

古时改朝换代一般不用旧都

一则政治上,长安是李唐的都城,李唐势力根深蒂固,对自己统治天下有很大阻碍。选择一个新都城,能够在政治上避免很多干扰。

二则地理经济上,洛阳西接关中盆地,东连华北平原,自古就被称为“天下之中”。从洛阳出发,北通幽、燕,西接秦、陇,东达海、岱,南至江淮,距离大体相等,以洛阳为都可以居中而摄天下。其次,洛阳所在的关东地区的经济在北魏时期就已经优于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隋炀帝时期长安歌更是名存实亡,洛阳已成为实际上的都城。


冠珠维新攻中昊:百阅小说网 多谢!


五档张三疯

陈寅恪先生认为:由长安迁居洛阳,有政治及娱乐等原因,其中尚有一主因即经济供给之原因是也。”我认为一个国家如何定都选址,主要还是从政治,经济,地理位置几个方面综合决定的。政治方面:由于武则天是推翻了唐王朝的统治而继承大统,必然想要与唐王朝区分开来,所以想从用迁都的方式来达到目的。经济方面:长安是处于关中,关中地区当时经济出现了一些问题,自然条件遭到破坏,人口不断增加导致可耕土地不够分配,而洛阳所在关中地区,已成为最发达的农业地区,经济繁荣,所以迁都此地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地理位置方面:随着唐朝版图不断扩大,洛阳已经成为国家的中心,而长安位置已经偏向西方,洛阳地理位置四通八达,以洛阳为中心以摄天下。


梦再续19418

从军事与农业方面来看,当时长安已经不符合建都的条件,军事上三面环山,以前是为了抵御外侵,大唐已至鼎盛,需要万国来朝,不需要山高水阔。农业上需要面积更大的平原地区进行耕种,洛阳更符合条件。并且长安旧官僚势力盘根错节,不利于君主统治尤其是女皇,新都可以开创一派新气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