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太宗遺體為何被剖開灌鹽?其目的和秦始皇死後車中堆放鮑魚一樣

本文是契丹往事番外篇系列第74篇

續:《 》

大同元年(公元947年)四月遼太宗耶律德光駕崩,宗室耶律安摶會同北院大王耶律窪、南院大王耶律吼定策,舍皇太弟耶律李胡、皇長子耶律述律不顧,擁立皇侄永康王耶律兀欲入繼大統。

遼太宗遺體為何被剖開灌鹽?其目的和秦始皇死後車中堆放鮑魚一樣

擺在他們眼前亟待解決的還有四件大事,第一、如果有人問起,耶律李胡是五年前在朝堂正式冊封的皇太弟。先帝遺命兀欲繼位,那對李胡作何交代呢,是廢黜皇太弟頭銜還是繼續做皇太叔?該如何作答?

第二、皇三子耶律天德本來隨侍在德光身旁。三月下旬,太后述律平授意耶律李胡遣使前來問安,使者返國時,德光為示尊崇,派天德護送一程。天德不日便要返回軍中,應如何處置?

第三、現在派人回國報喪,太后必將立李胡為帝。雖說軍中精銳大半在此,但只要李胡一舉行燔柴告天儀式,崇信此禮的契丹人就會倒向李胡。安摶和兩院大王矯詔擁戴兀欲就失去了意義。因此,必須對外隱瞞德光的死訊!他的遺體怎麼處理?

第四、軍中還有一個最大的變數,那就是漢軍首領、魏王趙延壽。他一心想做漢地的皇帝,希望落空後,還厚顏無恥地請德光立自己為皇太子。德光含糊其辭搪塞了過去,為安撫他,加封他為大丞相、中京留守(恆州行政長官兼衛戍司令)。論品秩,他已是軍中之首。要命的是,他還有一支萬餘人的直屬漢軍精騎,伐晉五年,每戰必與,戰力同契丹鐵騎不相伯仲。擁立兀欲要不要告訴他?

遼太宗遺體為何被剖開灌鹽?其目的和秦始皇死後車中堆放鮑魚一樣

兀欲、安摶和兩院大王密商良久,借遵循契丹遺俗為德光哭靈的由頭,將漢人趙延壽摒於靈帳之外,匯合了契丹諸將。

兩院大王令諸將在德光靈前設誓效忠兀欲。諸將設誓已畢,安摶忽然道:“國家不幸!前月上京使者來此,是秉承太后之命向先帝告哀,皇太弟李胡一病而薨。沒想到先帝同皇太弟手足情深,傷心之餘,竟也身染惡疾,撒手人寰!”

他頓了一頓,眼光掃過在場諸將,見無人有異議,又續道:“全賴諸君體國,遵奉遺詔擁立永康王。目下南朝情勢不穩,我輩切不可將先帝駕崩之事外洩。等大軍從容返國,再行發喪。永康王嗣位之事自然不得言宣於外,即如魏王也不得告知。違令者處以極刑,諸君切記!”

契丹諸將齊聲道:“諾!”

既然秘不發喪,德光的遺體仍然停厝在他生前乘坐的奚車內,警蹕扈從一如生時。

四月下旬,天氣已漸漸炎熱,為免屍體腐爛發臭,安摶派人將其腹部剖開,灌入食鹽數鬥。皇三子天德返回後,兩院大王讓他和大將耶律解裡、宗室耶律朔古護送遺體另走一路,既支開了天德,又便於掩人耳目。

魏王趙延壽卻以為遼帝德光一死,天下從此任己縱橫,再無人能制!

遼太宗遺體為何被剖開灌鹽?其目的和秦始皇死後車中堆放鮑魚一樣

他壓根不知道契丹人已冊立了耶律兀欲,竟公然對下屬宣稱:“本王不會再返回盧龍大漠了!(吾不復入龍沙矣)”一吐壓抑多年的憤懣與積怨。意思是,讓那風沙苦寒之地見鬼去吧!我要留在漢地,成為中原的主人。

於是,他也在軍中詐稱,德光彌留之際曾給他遺詔,冊封他為“權知南朝軍國事”(代理南朝軍政大事,即監國,準皇帝)。

不僅如此,趙延壽還迫不及待地向原後晉各州郡頒佈“教”令(比詔、制、敕低一級的中央法令),稱將在五月初一,於中京(恆州)待賢館舉行升座典禮,接受文武群臣的朝賀!(待續)

延伸閱讀:《 》

《 》

參考書目: 葉隆禮《契丹國志》 脫脫等《遼史.太宗本紀》《遼史.世宗本紀》 薛居正等《舊五代史.漢書》 司馬光等《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