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容易被世人誤解的偉大領袖

歷代帝王中秦始皇算是爭議頗多的一位,後世對於他的額評價可謂是褒貶不一,相對來說罵聲還是居多一些。

或是罵他太好戰草菅人命、或是罵他修長城勞民傷財、亦或是罵他焚書坑儒殘害無辜,總之就是說他殘暴不仁。

如果站在一個普通民眾的立場,確實可以說他殘暴不仁。但如果站在領導者或是更高的立場看,我們將會看到一個卓越的領袖。

秦始皇:容易被世人誤解的偉大領袖

秦始皇嬴政生於戰國時期,那是一個戰亂紛飛的時代、是個一大魚吃小魚的時代、是一個不強大就會被幹掉的時代。

好戰或許是他的本性,或許也是時代造就一種性格,那個時代就是弱肉強食,想活下去就的鬥,也只有戰爭才能夠止息戰爭。

嬴政作為秦國的國君,作為一個領導人,他無疑是非常卓越的。

首先,他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

這一點是可以說他們家族的傳統,是他骨子裡就帶的氣質。自秦襄公被封為諸侯起,秦國曆代君王都勵精圖治,致力於將秦國變大變強,完成一統大業的抱負也就悄悄的萌芽,逐步的紮根在每一個秦國領導人的心裡。

終於經過十幾代不懈的努力,在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橫掃六國,完成了統一大業,建立了中央集權的秦王朝,成為了始皇帝,至此歷史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當然如果沒有秦始皇,也必會有一個什麼人來完成統一,因為統一是一個必然的結局,但一定不會這麼快,如果是這樣的話,人們又不知會忍受多少年的戰亂之苦。

其次,他的眼光很長遠。

先不說那些被公認的為後世帶來便利的,如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等,就說一下被人們認為勞民傷財的修長城這件事。


秦始皇:容易被世人誤解的偉大領袖


修長城站在長遠的角度上講,確實是一件功在當下、利在千秋的事。

並不是說它今天成為了八大奇蹟之一,而是因為它是一道抵禦外敵的屏障。確實修的過程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一旦建成,將大大減少駐軍人數,同時也會有效防止外敵的侵擾。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長城,邊境的人民將會經常受到襲擾,何談什麼安定;如果沒有長城,邊境又的增加多少駐軍,何嘗不是大的消耗。

更何況秦始皇也只是將原本秦國、趙國、燕國的長城連起來而已。

當然,做任何事情都是要付出點代價的,不可否認的是修長城的過程中,確實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它終歸是一件利國利民的事。

秦始皇做過很多偉大的事,或許是因為他太過卓越,所以人們對他的關注就會不自然的增多。

當一個人越是優秀的時候,他所做的事就會備受關注,也會被無限放大,尤其是那些可能會引起爭議的事。

秦始皇:容易被世人誤解的偉大領袖


對於秦始皇而言,“焚書坑儒”這兩件事算是被詬病最多的了。

就像毛主席說的:秦始皇是第一個把中國統一起來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統一了中國,而且統一了中國的文字、統一了中國的各種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後來一直沿用下來。中國過去的封建君主還沒有第二個超過他的,可是被人罵了幾千年,罵他就兩條:殺了460個知識分子;燒了一些書。

根據記載,書確實是焚了的,這無可否認,但保留了醫學、農牧等技術類的實用書籍。

“坑儒”這件事就爭議頗多了,大多認為坑的並不是儒士,而是術士。因為史料記載不統一,歷史又比較久遠,所以也沒法還原當時的真相。但還是更傾向於《史記》記載的坑術士,畢竟司馬遷對於歷史的記載還是比較謹慎的,並且他據秦始皇時期不算太遠。

秦始皇雖然冷酷、刻薄,有很多的缺點,但在歷代帝王中也算是一個格局宏大的人。

作為領導者,他能將秦國發展強大,並能結束戰亂統一全國,無疑就已經非常成功了,更何況他還做了很多對後世來說也是非常有利的事情,李贄評他為“千古一帝”也不為過。

不同的時勢需要不同的英雄,戰亂的時代就需要秦始皇這樣的人來結束紛爭,而今時代發展極快,想要不被時代所淘汰,也得跟上時勢、踩對時代發展的節拍順勢而為。就像跳舞一樣,跟上節奏、踩對節拍,才能跳出好看舞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