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球第二天渾身痠痛?你應該試試這個神器

最近聽球友們抱怨訓練後,經常有出現運動損傷,乳酸堆積等問題。這其中一個很大的方面就是你沒有給筋膜做好足夠的放鬆。


那又會有人問了,怎樣給筋膜放鬆?今天,我們就教大家打完球之後用泡沫軸進行放鬆。

打完球第二天渾身痠痛?你應該試試這個神器



所需工具


隨便一個健身房都可以見到泡沫軸,或者你只需要花幾十塊錢,就可以在萬能的某寶購買到。每天回家滾一滾,身體輕鬆樂無憂。讓你從肌肉得到充分放鬆,恢復原有的肌肉彈性。通過泡沫軸進行自我肌筋膜放鬆和深層肌肉組織的按摩。


泡沫軸工作原理



使用泡沫軸進行的自我肌筋膜放鬆(

SMR)可能要歸功於被稱為自生抑制(autogenic inhibition)的原則,如果你看了不少健身相關文章的話,你應該聽說過高爾基腱器(GTO),也叫腱梭,它分佈在肌腹與肌腱的連接處,是一種肌肉張力感受器,能感受靜力工作中肌肉張力的變化。


打完球第二天渾身痠痛?你應該試試這個神器


張力增加導致高受傷風險(如肌腱斷裂),牽拉GTO會通過抑制與肌腱附近肌肉相連的軀體運動神經而產生肌肉舒張反射。


這種舒張反射就是自生抑制,對GTO來說,不僅僅是在保護我們免受過強或過快收縮引起的損傷,它也在本體感覺神經肌肉促進(PNF)技術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泡沫滾軸簡單易學,基本上,你只需要利用自己的體重在地板上的泡沫軸上進行緩慢的滾動,在最疼痛的點上(“熱點”激痛點)停留數秒,並小範圍內進行滾動放鬆,在疼痛感減輕後,再轉向其他區域。





打完球第二天渾身痠痛?你應該試試這個神器

使用示例


膕繩肌:將腳趾朝前,雙手放置地面保持平衡,從臀部向膝蓋方向滾動,為了增加負荷,可以將一條腿疊加到另一條腿上,並有意施加壓力(疊加在上方的腿向下施力)

打完球第二天渾身痠痛?你應該試試這個神器



股四頭肌:類似髖屈肌放鬆,將雙腿放置在泡沫軸上,也可以單腿,增加強度,向膝蓋方向緩慢滾動。

打完球第二天渾身痠痛?你應該試試這個神器



臀中肌和梨狀肌:側躺,將臀靠近外側放置在泡沫軸上,從上向下緩慢滾動。

打完球第二天渾身痠痛?你應該試試這個神器



臀大肌:類似膕繩肌,只是坐在泡沫軸上,調整手臂高低,讓泡沫軸能更深層的放鬆。

打完球第二天渾身痠痛?你應該試試這個神器




小腿:類似膕繩肌,臀部不要接觸地面,嘗試在滾動時勾腳尖和伸腳尖,將一條腿疊加在一條腿上,向下施加壓力。

打完球第二天渾身痠痛?你應該試試這個神器



脛骨前肌:類似股四頭肌,但此時是在你的小腿前側。

打完球第二天渾身痠痛?你應該試試這個神器





終極法寶:足底筋膜放鬆


足部與全身臟腑經絡關係密切,承擔身體全部重量,故有人稱足是人類的"第二心臟"


這個動作也比較簡單,感覺就像在做足底按摩,找到痛點停留、按壓,重複2~3分鐘,交替另一側。如果沒有泡沫軸,一顆網球也能代替。話不多說,直接上圖就是:


打完球第二天渾身痠痛?你應該試試這個神器



越硬的泡沫軸,施加在肌肉上的壓力越大,如果你之前沒有使用過,我建議你從一個軟硬適度的泡沫軸開始。

泡沫軸都能夠有效地幫助我們伸展、延長緊繃或使用過度的肌肉,放鬆緊繃的筋膜,並降低肌肉沾黏和疤痕組織產生的可能性,同時它還能幫助你增加柔韌性、改善關節活動度,降低疲勞感和加速恢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