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深度了解葡萄酒的 行货、水货、山寨货、假货!

在不喝葡萄酒之前,或者平时提起行货、水货,一般人的第一反应是手机和电脑,尤其是苹果手机的流行为很多人普及了行货和水货这两个词。其实,在葡萄酒行业,行货和水货也是非常流行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行货,水货,山寨,假货在葡萄酒行业都有哪些区别,这样以后在买酒的时候才能做到心中不慌!

一篇文章深度了解葡萄酒的 行货、水货、山寨货、假货!

行货和水货

首先要要说的是行货和水货,大家都知道,水货最大的优势就是价格。由于葡萄酒的进口税收高达近50%,因此正规通过国家交税的葡萄酒会高很多,如果是一瓶名庄酒,200欧的进口价,交给国家的关税就差不多需要100欧。正好,在香港是没有关税的,因此葡萄酒的价格成本会比国内低很多,当然不只葡萄酒,其他的商品也是。因此出现很多通过香港然后找渠道进入国内的水货,没有正规的交税,也没有单据,但是价格非常具有优势。

接下来,我们详细看看葡萄酒的行货和水货:

1. 什么是行货?

葡萄酒行货是指经合法报关手续等正规渠道进口的葡萄酒,通过中国海关进关纳税后进入国内,获得进口检验检疫证书(卫生证),且具有商检检验合格证明的进口葡萄酒。按《食品安全法》规定,进口葡萄酒在流通于市面前必须加贴中文标志,包括酒名称、配料清单、酒精度、制造者和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日期标识、贮藏条件、净含量和警示语等信息。

一篇文章深度了解葡萄酒的 行货、水货、山寨货、假货!

2. 什么是水货?

葡萄酒水货是指没有经过中国海关进关纳税、商检检验、没有中文背标等一系列经不明途径进入中国的不合法的葡萄酒。水货虽然可以降低成本,但其存在的风险也比较高(香港内地打击走私比较严的时候,可能出现付款收不到货或者收货时间不定的情况)。水货复杂的运输对葡萄酒的品质是一大威胁。

此外,水货实质上是走私,已经触犯国家法律,一经查处,处罚较重。

如何分别行货和水货

除了价格之外,葡萄酒行货和水货几乎没有办法分辨,因为葡萄酒都是同样的,而且水货也可以贴中文背标,卖家也可能提供单据。只要是可信的葡萄酒卖家,资深的葡萄酒爱好者也并不太在意这是否是水货,酒都是真的,价格还便宜,何乐而不为呢。

山寨货、假货

葡萄酒的行货和水货的区别来自于进口的渠道,而在中国消费者对葡萄酒不了解的情况下,山寨货具有奇葩消费者的嫌疑;假货就更不用说了。


3. 奇葩的山寨货!

山寨,通俗地说就是盗版、克隆、仿制已经具有知名度的品牌,通过消费者对该品牌的不了解,利用品牌的知名度牟利。在中国,最经典的莫过于拉菲和奔富葡萄酒了,一些进口商通过采用和知名品牌类似的酒标或者名字(英文名字不同,但是中文名字相似),灌装低价的葡萄酒,却卖出了高价。

一篇文章深度了解葡萄酒的 行货、水货、山寨货、假货!

如何分别:首先可以让卖家提供酒庄的网站,现在的葡萄酒酒庄基本上都有网站,如果是纯中文的网站那就非常可疑了。当然,最简单的办法还是上网查查或者问问身边懂葡萄酒的朋友。现在手机电脑都很方便,可以上网搜索英文名字,强大的www.wine-searcher.com/ 可以找到大部分的葡萄酒和国际不含税均价。

4. 假货

假货就是最复杂的一类,葡萄酒的假货从低到高各种级别都有,最常见的假货来自于名庄葡萄酒和知名度高的品牌,比较造成成本低,流通快。最低级的假货来自于各种香精调配的葡萄酒,但是这种现在已经很少见。

一篇文章深度了解葡萄酒的 行货、水货、山寨货、假货!

通常情况下,假酒的惯用伎俩可以归结为以下4种: 

A 原装酒瓶,原装葡萄酒,篡改酒标年份

这种假酒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贵且很难识别的假酒之一,因为其它都没变,只有年份被篡改过,即使是真正的葡萄酒专家也不一定能够鉴别出来,只有对该酒庄那个年份非常熟悉的人才能够分别出来。

由于法国天气属于酿造葡萄酒比较极端,所以各个年份差别很大,所以酿造葡萄酒的品质很大,最后销售价格也有很大的差别,好的年份可能是差年份价格数倍。最典型的莫过于82年和83年的拉菲葡萄酒了。

B 原装酒瓶,原装酒标,但葡萄酒是重新灌装的

由于名庄葡萄酒的巨大利润,名庄葡萄酒酒瓶交易市场尤为活跃,曾有爆出一个拉菲古堡的酒瓶可以卖到500至1000元。这是因为制假贩在买到原装酒瓶后,可以往里面重新灌装其它葡萄酒,然后以高价卖出。高级的造假者连葡萄酒专家都无法分别。这类型的造假也比较常见。

C假酒瓶,真酒标

由于酒标很容易从原装瓶上撕下来,而很多酒瓶,如侯伯王和罗曼尼•康帝酒瓶瓶型独特,复制的话将花费大笔资金,因此很多制假贩都会使用假酒瓶。

前面这三类常见于名庄葡萄酒高端造假。据美国《葡萄酒观察家》杂志估计,拍卖市场起码有5%的名酒属于赝品(也有报道说中国名庄酒假酒比例高达80%)。为了防伪,一些酒庄现在可谓使尽浑身解数,有的在瓶身加有激光蚀刻的追踪序号,有的在 酒标加有像钞票一样防伪水印,甚至采用更先进的射频识别系统(RFID)或柯达公司的“柯达无痕”系统……即便如此,也只能确定酒标的真伪,而对装在酒瓶里的液体还是不太踏实。事实上,由于葡萄酒是一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发生变化的东西,加之品尝又是一种主观体验,即使请全世界最权威的酒评家罗伯特·帕克去品尝鉴定,他也最多只能告诉你“这不像82年的拉菲”,而不敢说“这不是82年的拉菲”。


假酒之王的Rudy Kurniawan

一篇文章深度了解葡萄酒的 行货、水货、山寨货、假货!

鲁迪利用一些普通老年份的酒,混合一些新年份、更有活力的葡萄酒,摇匀,重新封装回老年份酒瓶里,比如说将1985年的酒装到1982年的酒瓶中。真真假假,通过这种办法,一瓶买入价仅为几百美金的普通年份,卖出价格就可以翻几倍。鲁迪经常举办购买名庄葡萄酒,也举办名流品鉴会。这样一方面喝了名庄酒,更有利于造假;另一方面也借此认识了购买的客户源,一举双得。

在2004年的一个品酒会上,当场全是顶级名酒,动辄是1945年的木桐、1971年的罗曼尼·康帝踏雪园、1964年的康帝园等级水平。据传人均将近25万的消费,鲁迪大方地替朋友们埋了单,但在晚宴结束后叮嘱工作人员把喝完的葡萄酒空瓶子送到他家。当时有服务员不小心将空酒瓶弄碎了,他大发脾气。当时人们就开始怀疑了。

鲁迪还基本上把勃艮第很多酒庄的一些老年份葡萄酒库存都买光了。Geoffrey Troy是纽约的一名酒商,鲁迪曾经从他这里买过1974年的罗曼尼·康帝。Geoffrey Troy解释说1974年的康帝并不是一个顶级年份,至少认真的收藏家们不会考虑批量购买这个年份,所以当鲁迪对这批酒表现出强烈的购买欲望时,他怀疑他想把这批酒伪造为其它年份然后赚钱。

不过,据说,鲁迪绝对不是栽在他造假的酒品质问题,而是酒标和一些细节问题。造假时酒标是个很麻烦的问题,首先要辨别出当年用的酒标纸材料,还要做出一点老化效果,另外好酒的酒标字体中,墨水有着非常清晰利落的边缘印迹,而造假用的一般墨水是做不出这个效果的。而且鲁迪被揭露的葡萄酒造假最主要的一次就是来自于造假的葡萄酒年份根据酒庄确认根本不存在。

在被发现多次假葡萄酒以后,早期人们还相信是鲁迪购买到假葡萄酒,后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是他在制作假葡萄酒。2012年3月,警方在加州凯迪亚市的家中逮捕了鲁迪,据闻当日风平浪静,发现警察们入门的鲁迪一脸懵逼,还没来得及藏好自己的造假小工厂。FBI从他的豪宅里搜出了大量的空酒瓶、做旧的酒标和软木塞,最厉害是还有对应的品鉴记录……

一篇文章深度了解葡萄酒的 行货、水货、山寨货、假货!

造假现场的工具


D 假酒瓶,假酒标,假软木塞和假酒帽

以奔富bin系列为例,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假货,做工粗糙的特别多,一点都不走心,比如酒冒上凸起的logo,仿制的很多都不够立体、圆润。

此种假酒在中国非常常见,也非常便宜,因此其假冒痕迹也很容易被发现。不少造假商因为缺乏葡萄酒常识会犯一些非常明显的错误,如酒标信息错误,拼写错误,酒标的纸张缺乏质感和立体感,瓶封做工粗劣等。这些错误可以通过和真品的仔细核对就可以发现。不过通过一段时间的消费者认识,这类型的造假相比以前更加升级,更加仿真,也更加难以分辨了。

不过很多酒庄也在升级,采用酒标,酒瓶防伪;如果不确定的话,可以网上搜搜相关葡萄酒的真假分别。不过这类型造假一般是品牌葡萄酒,小众的葡萄酒一般不需要担心,比较造假的成本也不低,太小众卖不出去,还造假干嘛呢?

一篇文章深度了解葡萄酒的 行货、水货、山寨货、假货!

E 勾兑的假葡萄酒液体

这算得上最低端,最名副其实的造假葡萄酒,全身上下没有一点真的。其他类型的只是葡萄酒还是葡萄酒,这个就没有一点葡萄相关的元素。

曾经被报道的,名扬天下的河北昌黎葡萄酒造假就是采用各种色素香精来调配葡萄酒,成本不到1块钱。当时在被曝光的昌黎县“野力”、“更好”、“丘比特”、“嘉华”、“韩愈”5家葡萄酒生产企业和与此事相关的链条企业——抚宁县樊南印刷厂、卢龙县龙山泉酒业公司,共查封1.1万件干红酒、3.7万件商标和4.4万件各类包装。

一篇文章深度了解葡萄酒的 行货、水货、山寨货、假货!

这类型的葡萄酒造假自从昌黎被曝光后,相对少了很多。一方面喝过好的进口葡萄酒人越来越多,大家对品质的要求更高;而且进口葡萄酒的价格也比以前便宜,因此这类型的造假在基本上已经很难见到。

总之呢,在现在这个网络发达的年代,造假者和消费者都在与时俱进,不过遇到不确定的,上网查查总是保险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