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有哪些著名的大型運輸機?

谷火平

安-225“夢幻”運輸機

安-225運輸機是為運輸暴風雪號航天飛機而研製,最大起飛重量640噸,貨艙最大載重250噸,機身頂部最大載重200噸,翼展88.4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重、尺寸最大的飛機,一直傳聞說要賣給中國,但是一直沒有下文。

安-124

安-124“魯斯蘭”是目前世界上已經量產的最大運輸機,最大載重量為150噸,連安-225都是在其基礎上進行改裝,用以運輸航天飛機,安-124很猛,在國際特殊、大尺寸規格物件運輸市場,佔據大量份額,就連中國賣給巴鐵的梟龍戰機,安-124可以一次運輸3架。

C-5“銀河”運輸機

C-5是美國目前戰略運輸機的主力,與C-17組成美國遠程運輸機隊。C-5運輸機能夠在全球範圍內運載超大規格的貨物並在相對較短的距離裡起飛和降落。地面工作人員可以同時在C-5的前後艙門進行裝載和卸載。C-5用於替代C-141戰略運輸機,可以運輸美陸軍絕大部分的裝甲車輛,載重量130噸,與C-17是美國空中機動司令部的戰略運輸理念中的搭檔,憑藉其強大的運載能力,它能夠在全球範圍內運載超大規格的貨物並在相對較短的距離裡起飛和降落,為AMC提供空中運輸,它們可以隨時滿載全副武裝的戰鬥部隊(包括主戰坦克)到達全球的任何地方,為戰鬥中的部隊提供野外支援。

C-17"環球霸王"重型運輸機

C-17"環球霸王"是美國目前唯一可以兼顧戰術和戰略運輸任務的大型運輸機,可以勝任美國空軍的全部任務,也是目前全球該等級運輸機中最先進的運輸機,最大載重量可以達到76噸,經過空中加油,可以跨洲際飛行,直接運輸裝甲車輛(包括M1A2)到戰場前方。

中國運20

運20是西飛自主研製的中國第一款大型運輸機,也是繼運10後,第二架大型飛機,最大起飛重量超過200噸,載重量為66噸,遠超引進的伊爾-76,目前正在加速生產,以滿足中國空軍數量巨大的需求,使用4臺俄製的D-30KP發動機,目前正在加速試飛WS-20.


巴爾幹尖刀

每日點兵為您解答:

1、美國C-17

採用大型運輸機常規佈局。機翼為懸臂式上單翼,前緣後掠角25°,NASA翼梢小翼高2.90米。懸臂式T形尾翼。垂直安定面與機身連接處向前伸有小背鰭,嵌入式方向舵分為上、下兩段,升降舵分為兩段。液壓可收放前三點式起落架,可靠重力應急自由放下。前起落架為雙輪,主起落架為6輪。前起落架向前收入機身,主起落架旋轉90°向裡收入機身兩側整流罩內。可在鋪設與未鋪設的跑道上使用。起落架裝有碳剎車裝置。

C-17空中不加油時,轉場航程可達8700公里。C-17的動力裝置為普惠公司的F-117-PW-100發動機,就是波音757飛機用的PW2037的軍用型,每臺靜推力185.5千牛。它與民用型發動機的差別是其反推力噴氣流是向前上方噴出的,因此不會吹起地面的砂石與塵土。這是因為設計要求C-17能降落在場地條件很差,野戰機場上往往遍佈沙子、礫石。

C-17飛機的機組只需3個人,即正副駕駛員和貨物裝卸員。用人如此少,因為座艙採用先進數字式航空電子系統,包括4個陰極射線管顯示器和兩個通用電氣公司電子部的平顯儀,集中顯示各種信息,減輕了駕駛員的工作負擔。

2、俄羅斯伊爾-76

伊爾-76機身為全金屬半硬殼結構,截面與安-124不同,基本呈圓形。機頭呈尖錐形。機艙後部裝有兩扇蚌式大型艙門,貨艙內有內置的大型伸縮裝卸跳板。機頭最前部為安裝有大量觀察窗的領航艙,其下為圓形雷達天線罩。採用全金屬多梁破損安全結構懸臂式上單翼。上單翼不阻礙機艙空間,後掠角不變,1/4絃線後掠角25°。機翼包括一段中央翼板,兩段內翼壁板,兩段外翼壁板。副翼為靜態質量平衡式,並有兩段三縫後緣襟翼,共有16個擾流片。整個機翼前緣共有10段前緣縫翼。全金屬半硬殼式機身的截面基本呈圓形,前機身有兩扇艙門,後機身底部有兩扇蚌殼式艙門,向下開的中間壁板可作為貨橋。

動力裝置為4臺索洛維耶夫設計局生產的D-301M(俄文代號:Д-30K)渦扇發動機,分別吊裝在兩側內翼之下,單臺推力117.6千牛。每臺發動機都裝有蚌殼式反推力裝置。內翼和外翼前後梁之間為整體油箱,總燃油量81830升。Д-30K是前蘇聯索洛維也夫設計局在Д-30的基礎上改型研製的前蘇聯第一種大涵道比渦輪風扇發動機。儘管其編號與Д-30相近,但要大得多,兩者之間沒有多少通用零件。基本型Д-30KY於1974年取代HK-8-4用於伊爾-62M旅客機。Д-30KYⅡ降額到10400daN,可保持到ISA+15℃。Д-30KП推力為11770daN,可保持到ISA+15℃。1980年KП型被KПⅡ型取代,但後者推力可保持到ISA+23℃。

3、歐洲A-400M運輸機

A400M採用懸臂式上單冀和T形尾翼式的常規氣動佈局,機冀採用超臨界翼型設計,後掠角為18°機翼下裝有4臺功率達11000軸馬力的TP400-D6渦輪螺旋槳發動機,這是西方目前功率最大的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每側機翼的兩副螺旋槳旋轉方向相反,既可以抵消螺旋槳轉動產生的扭矩,又改善了螺旋槳滑流對機翼升力分佈的影響,增加了機翼升力係數。憑藉優秀的氣動設計和功率強大的發動機,A400M的巡航速度高達0.68~0.72馬赫,與裝用渦扇發動機的大型運輸機相比也不遑多讓。為了適應在野戰機場起降,A400M採用承載力強的多輪式前三點起落架。前起落架為並列雙輪,主起落架為串列式6輪,左右共12個輪子,寬達6.2米的主輪距和低壓輪胎有利於飛機在前沿野戰簡易跑道上起降和轉向。

A400M的貨艙長度為23.2米(含貨橋),貨艙高度為3.85米,貨艙地板寬度為4米,貨艙容積達356立方米,比C-130J的貨艙容積還要高出兩倍。A400M的“寬體化”貨艙甚至比C-141運輸機的貨艙寬度和高度還要大得多,並且機翼的中央翼盒避開了貨艙,從機身上部穿過,不會佔用貨艙內部高度。為便於大型裝備的裝卸和空投,A400M的尾部明顯上翹,並採用兩扇貨艙門,前貨艙門放下後作為裝卸貨橋。貨橋長5.4米、寬4米,可在貨橋上堆放6噸重的貨物,後貨艙門向內向上打開。在側舷突出部的後端裝有兩個液壓操縱的支撐設備,以防止裝運重型貨物時飛機“後翻”。除機尾的大貨艙門外,A400M機身上另有四個門,每側兩個。前機身兩個門左邊是機組乘員登機門,右邊是應急出口,機翼後的兩個側門可用於空降傘兵。在駕駛艙和貨艙的頂部還佈置了3個應急出口,並可作為通往機翼上翼面的檢修通道。

4、日本C-2運輸機

C-2運輸機由日本川崎重工業公司研製,是為了接替日本於上世紀70年代啟用的C-1型國產運輸機。新一代運輸機在設計上謀求實現大型化,該機全長43.9米,翼展44.4米,高14.2米,最大運載重量達30噸,約為C-1運輸機的4倍,而且續航能力也有大幅提高。

2010年5月份左右日本川崎重工業公司將一架C-2大型運輸機交付日本航空自衛隊進行試飛測試,這標誌著C-2大型運輸機正逐步走入正軌。C-2運輸機還是個"多面手"。如果軍方需要,它還可立即"漂亮轉身",成為空中預警機、空中加油機、遠程偵察機或者戰略轟炸機。日本C-2大型運輸機的最大起飛重量達到140 噸左右。

5、中國運-20

運-20採用常規佈局,機翼為懸臂式上單翼,主翼為大展弦比、中等後掠翼,機翼的前緣後掠角恆定(1/4絃線後掠角大約在24~26度左右),機翼的後緣採用兩種後掠方式--中外翼段的後緣後掠角要大一些,而機翼內翼段的後掠角明顯減少,無翼梢小翼。懸臂式T形尾翼。垂直安定面與機身連接處向前伸有小背鰭,嵌入式方向舵分為上、下兩段,升降舵分為兩段。液壓可收放前三點式起落架,可靠重力應急自由放下。前起落架為雙輪,主起落架為6輪。前起落架向前收入機身,主起落架旋轉90°向裡收入機身兩側整流罩內。該機為大展弦比超臨界翼型,採用包括前緣縫翼及外吹式襟翼系統等增升裝置。運-20以伊爾-76運輸機的設計為基礎,但是體積更大,運載能力更強,電子設備也十分先進。此外,運-20還參考了美國C-17"環球霸王"運輸機的部分設計,如垂直尾翼、超臨界機翼等。

運-20將採用超臨界翼和提高複合材料使用比例,這樣可以降低飛機的結構重量。由於飛機升力增加,升阻比提高,因此即使發動機推力、最大起飛重量維持不變的情況下,其載重也會增加。而伊爾-76採用的是臨界翼,運載/起飛重量比低。

針對中國空軍的要求,運-20在伊爾-76基礎上加寬、加高貨艙以便適應新時期大量的出現的超寬、超高貨物。伊爾-76貨艙寬度和高度小,裝載適應性差,而我國新運的貨艙容積增加到320立方米,超過伊爾-76三分之一。因此,國產軍用大型運輸機看起來會覺得比較短、粗,這也是新時期軍用運輸機一個普遍的外觀特徵。

在動力系統方面,運-20原型機將使用進口的俄羅斯的D-30KP2發動機,隨後會採用成都發動機有限公司仿製的渦扇18(WS-18,D-30KP2仿製型號)發動機。WS-18各方面的性能應該和CFM-56相近,重量為2000公斤,而伊爾-76採用的D-30KP的重量為2300公斤,特別是前者的耗油量比後者要低20%。這樣,在載油量不變的情況下,國產軍用大型運輸機的航程顯然要比伊爾-76更大。或者在相同的航程情況下,運載量比其要多。WS-18發動機單臺推力117.6千牛,帶有蚌殼式反推力裝置。最終運-20運輸機的配套發動機將是渦扇-20(WS-20)發動機,單臺推力160千牛左右。

運-20採用國產綜合航電系統,以ARINC429總線為骨幹,將電子飛行儀表、飛行控制、導航、通信、氣象及發動機數據及指示等系統有相連,實現數據的綜合處理,並且在座艙的彩色顯示屏進行顯示。另外可能會添加自衛干擾系統,包括導彈逼近告警系統、干擾發射機和投放架等。


每日點兵

11.A300-600ST“大白鯨”超級運輸機

這款由空中客車公司研製的運輸機造型怪異,其主要目的用於運輸大型部件,比如國際空間站組件和未完成的大型客機分段。

雖然A300-600ST通常被定位為以600R為基礎所設計的衍生機種,但600ST實際上幾乎等於是一架全新設計的飛機。尤其是機體上半段的部分,為了輕鬆容納得下像是空中客車A340這類寬體客機的主機身結構,必須重新設計打造。負責開發製造該機的國際特殊飛行器運輸公司(Special Aircraft Transport International Company, SATIC)設計了一個大幅加大的圓筒狀上段機身,而為了配合機身加大後造成的空氣力學改變,原本600R的垂直尾翼與水平尾翼都加大了面積,並且在水平尾翼末端增加兩個垂直小翼來提升飛行時的穩定性。
  為了方便大型貨物的進出,A300-600ST採用大型貨機常用的掀罩式(Visor Type)機首,可以向上掀開67.25度,除此之外為了要避免駕駛艙擋在貨門前方造成阻礙,600ST的駕駛艙被從600R原本的高度往下移了許多,變成一個很奇特的“尖鼻”模樣。駕駛艙沒有像平常飛機一般、位在駕駛艙後方機身側面的艙門,取而代之的,機組人員必須從機身下方一個附有梯子的艙門進出,只在機身右側保留一個緊急用的逃生門。600ST的動力來源是兩具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 GE)出品的CF6-80C2A8型渦扇發動機,這款發動機其實也是A300-600R標準的幾款選用動力之一。

A300-600ST造型奇特的巨大背部結構絕對是這款飛機之所以迥異於傳統貨機的地方,其貨艙主甲板以上的空間斷面,幾乎是2/3個半徑3.52米的正圓,其圓心距離貨艙底部的甲板有3.58米高。600ST的貨艙全長37.7米,但其中有21.34米的部分保持了接近2/3圓的完美斷面,內部空間呈一個完整的圓柱體狀,除了7.04米的驚人最大貨艙寬度外,其甲板寬度也有5.11米,且甲板距離貨艙頂的高度足足有7.10米之譜。撇開僅製造了一架的安-225與同屬空中客車集團但還沒實際量產的A380F,A300-600ST大約155噸的最大離陸重量雖然不是世界第一,但它高達1,400立方米的貨艙容積,僅次於波音747 LCF的1,840立方米,仍輕鬆打敗了第三名的安-124(1,160立方米)。

10.空中客車公司的A400M運輸機

  由空中客車公司研製的A400M運輸機配備了四臺渦輪螺旋漿,最大起飛重量為141噸。

A400M是歐洲自行設計、研製和生產的新一代軍用運輸機,也是歐盟國家進行合作的最大的武器聯合研製項目。A400M開發計劃自1993年開始啟動,由設在馬德里的空中客車軍用機公司負責設計,多家歐洲著名公司參加了研發工作,西班牙的塞維利亞總裝廠將負責總裝。

空中客車軍用飛機公司A400M機型拖延已久的首場發佈會在今年的巴黎航展上舉行,接下來將在ILA柏林航展和範堡羅航展相繼展出。這款軍事運輸機原定於 2009年10月交付,但最終交付時間卻定在2013年的第一季度,空客預計大約5年之後該類型機會達到最終運營水準。A400M的獨特之處在於配備了來自歐洲螺旋槳國際公司的TP400渦輪推進引擎,該引擎於今年五月獲得了民用許可,它也是第一個交付給歐洲航空安全組織(EASA)的軍用引擎,它的軍用認證在2012年中獲得。

9.波音公司研製的航天飛機運輸機SCA

  波音公司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研製了兩架專用的航天飛機運輸機,可將航天飛機進行轉場馱運,最大起飛重量為322噸。

航天飛機運輸機(Shuttle Carrier Aircraft ,簡稱為SCA)是專門負責航天飛機長距離運輸任務的飛機。

為什麼需要配備運輸機?這是因為,美國航天飛機的維護基地、發射基地以及主返回基地都在佛羅里達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但航天飛機在完成任務重返地球降落時,由於天氣、設備等原因,通常都會選擇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愛德華茲空軍基地或者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導彈靶場作為備降場。由於航天飛機不能依靠自身動力在大氣層飛行,於是,當她要從備降場返回肯尼迪航天中心,就要出動航天飛機運輸機了。

8. C-141“運輸星”運輸機是美空軍主力戰略運輸機之一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研製這款戰略運輸機,作為曾經美軍的主力遠程運輸機之一,該機型最大起飛重量為155噸。

C-141有兩種型別。C-14lA基本型,1964年4月首批定貨127架,曾在越南戰爭中使用,在中東戰爭中曾為以色列空運過大批作戰物資。在1967年由於越南戰爭的需要曾2次追加定貨,使總定貨數達到279架,1982年2月交付完畢後停產。

C-14lB,A型的改裝加長型、A型由於貨艙容積的限制常常使飛機達不到最大起飛重量,此外為了遠程戰略運輸還需加大航程。為此洛克希德公司根據空軍的要求對270架C-141A進行改裝,主要是加長機身:機翼前加長4.06米,機翼後加長3.05米:從而使貨艙容積增加61.48立方米,裝載能力提高30%。此外還改裝了機翼根部整流罩,使升力分佈更加合理,提高了飛機的疲勞壽命,改裝後的飛機可延壽12~18年。為加大航程,加裝了空中受油設備。改裝工作1976年開始,1977年3月原型機YC-14lB首次試飛,1979年12月第1架交付使用,1982年6月270架全部改裝完畢,整個機隊改裝工作歷時4年,耗資6.5億美元。

7.米亞VM-T運輸機

  前蘇聯為了追趕美國航天飛機的研製進程,推出了米亞VM-T運輸機,這款運輸機可馱運巨大的暴風雪號航天飛機燃料箱。

在70年代中期,蘇聯快馬加鞭追趕美國航天飛機計劃。1976年2月17 13,蘇共中央和部長會議發佈132—51號命令,由能源科學與技術聯合體與米亞局分別進行航夭飛機研製,最終“能源一暴風雪”方案中標。
  安東諾夫設計局為對航天飛機進行遠程運輸特別設計了安一225大型運輸機,但其投入使用一拖再拖。所以米亞局承擔起在3M轟炸機基礎上改裝航天飛機運輸機的任務。
  米亞西舍夫的運輸機將航天飛機揹負在機身上,尾翼改為雙垂尾形式,以避開航天飛機尾部的亂流,提高舵效,機頭加油管得以保留。雖然這種近乎瘋狂的設計遭到了蘇聯航空界絕大多數人的質疑,但設計組仍頂住壓力完成了各種驗證和實驗。

1977年11月21日,蘇共中央和部長會議批准了設計方案,項目代號“產品3-35”,正式代號3M-T。正式製造的3M-T比3M長7米,加強了外翼結構強度,機身上增加了可調整高度的支架,並配備了全新的飛行控制和燃油重心調整系統。採用杜比寧VD-7MD渦噴發動機,起飛推力10750公斤。
  1978年,3架正服役的3MN-2加油機中的2架被改裝為3M-T、1架作為靜態試驗機體。1978年10月14日,米亞西舍夫因病去世,享年76歲,原代理總設計師費多托夫(VFedotov)接任OKB-23總設計師。為了紀念這位為蘇聯重型轟炸機事業奮鬥終身的英雄,3M-T也改名為VM-T(V為米亞西舍夫姓氏的第一個字母)。

6.伊留申設計局研製的伊爾76運輸機

  蘇聯時代的伊留申設計局研製的伊爾76運輸機研製於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最大起飛重量為170噸,是一種經典的四發大型運輸機。

伊爾-76運輸機,是蘇聯伊留申設計局研製的四發動機中遠程重型運輸機。該型作為軍事運輸機研製項目於上世紀60年代末提出並開始設計。由於安-12作為蘇聯軍事空運主力已經顯得載重小和航程不足,蘇聯為了提高其軍事空運能力,急需一種航程更遠、載重更大、速度更快的新式軍用運輸機,於是決定研製這種在外形和載重能力都類似於美國C-141重型運輸機的伊爾-76,以彌補蘇聯軍事空運能力的不足和使其現代化。
  第一架原型機於1971年3月25日在莫斯科中央機場首次試飛,同年5月27日在第29屆巴黎國際航空博覽會上公開展出。1974年由蘇聯空軍航空司令部對伊爾-76進行驗收鑑定,認為飛機性能良好,達到要求。試飛持續到1975年結束,爾後投入成批生產並開始交付蘇聯空軍航空運輸部隊和民航使用。到1992年初,共生產700多架,年產量在50架以上。北約對其代號為Candid(耿直)。

除俄羅斯空軍共使用500多架伊爾-76/76M/76MD和民航使用120多架之外,還向阿爾及利亞、伊朗、英國、敘利亞、印度、捷克和斯洛伐克、波蘭、伊拉克、利比亞、阿富汗、古巴和中國等國大量出口。

5.安-124“魯斯蘭”重型運輸機

  安託諾夫設計局一直以來是重型運輸機的搖籃,安-124“魯斯蘭”重型運輸機就是一個代表作,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研製,最大起飛重量為400噸,載重229噸。

1982年12月安-124首飛,1986年第五架原型機參加了英國范登堡國際航展,引起國際轟動,並於同年1月安-124交付使用。1987年全面投產,至1995年1月已生產了51架,年均生產5架。1985年,安-124創下了載重171,219千克物資,飛行高度10750米的記錄,打破了由C-5創造的載重高度原世界記錄。此外安-124還擁有過20多項國際航空聯合會FAI承認的世界飛行記錄。俄羅斯空軍共裝備36架安124。
  安-124粗大的機身呈梨形截面,主翼為後掠下反式上單翼,翼展達73.30米。翼下4個短艙內,裝有推力為23400千克的D-18T渦扇發動機。該發動機由扎波羅什“進步”機器製造設計局研製,帶有反推力裝置。機頭機尾均設有全尺寸貨艙門,分別向上和向左右打開,貨物能從貫穿貨艙中自由出入。安-124機腹貼近地面,方便裝卸工作。起落架為前三點式,採用24個機輪。其貨艙分為上下兩層。上層艙室較狹小,6名機組人員和1名貨物裝卸員組成的機組的座位均在此,另外上層艙室還可載88名乘客。下層主貨艙尺寸為36×6.4(寬)×4.4(高)米,容積1013.76立方米,載重可達150噸,起飛重量達405噸。這一指標約為美國C-17的2倍,C-5的1.25倍,安-22的1.875倍。貨艙前後艙門採用液壓裝置開閉,分別可在7分鐘和3分鐘內打開。貨艙頂部裝有2個起重能力為10噸的吊車,地板上還另外有2部牽引力為3噸的絞盤車。由於貨艙空間很大,安-124能夠運載普通飛機機身、化工廠塔件等大型貨物。

安-124上安排有廁所、洗澡間、廚房和2個休息間,遠程飛行時飛行員可以得到較好的休息。
  機載設備包括氣象雷達、導航/地圖雷達、衛星導航儀、4套慣性導航裝置、大型移動地圖顯示器及大型雷達屏。機組人數為7人。
  安-124有多種改進型號,包括:安-124-100商用型,92年12月獲獨聯體型號合格證,最大起飛重量392000千克,最大商載120噸;安-124-100M,與100型相似,換裝西方電子設備,樣機於1995年底完成;安-124-102,換裝電子式飛行儀表系統,機組人員減至3人;安-124FR,滅火型,可裝200噸水,也可改裝成貨機。

4.中國運-20多用途運輸機

運-20飛機研發參考俄羅斯伊爾-76的氣動外形和結構設計,並融合美國C-17的部分特點。運-20採用常規佈局,懸臂式上單翼、前緣後掠、無翼梢小翼,最大起飛重量220噸,載重超過66噸,最大時速≥800千米,航程大於7800千米,實用升限13000米。擁有高延伸性、高可靠性和安全性。運-20作為大型多用途運輸機,可在複雜氣象條件下,執行各種物資和人員的長距離航空運輸任務。運-20與中國空軍現役伊爾-76比較,發動機和電子設備有了很大改進,載重量也有提高,短跑道起降性能優異。

作為後起之秀,運20代表了中國航空工業的最新水平。運-20在設計上博採各家之長,總體性能超過伊爾-76,體現了中國大型飛機研製能力的巨大躍升。它的性能先進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一是機體佈局合理。運-20採用寬體設計,看起來比較短、粗,具有新一代軍用運輸機普遍的外觀特徵,其加寬、加高的貨艙使之方便運輸大量超寬、超高貨物。運-20在機體結構、減重以及氣動佈局上的設計遠勝伊爾-76,其耗油量比後者低20%。在相同的航程情況下,運-20的運載量會更大。與C-17相比,運-20的頂置翼盒使中央翼高出機體,保持了機體內徑的完整。由於機翼沒有插入機艙,形成了獨特的“駝背”外觀。翼下淨高度比C-17高出很多,有利於按最大機艙高度裝載單件超限貨物,能夠運輸C-17不能裝載的超高貨物,也能夠運輸伊爾-476無法順暢載運的主戰坦克等重型超寬裝備。這一獨特裝載性能,使之可以運載我軍絕大部分大型車輛。如果運-20更換成國產新型大推力大涵道比渦扇-20發動機,其性能還會進一步提高。

二是對起降場地適應能力強。運-20採用常規佈局,大展弦比主機翼,機翼的前緣後掠角恆定,尾翼為懸臂式T形垂直尾翼,並採用了複雜的三縫襟翼設計。其液壓可收放前三點式起落架,能依靠重力應急自由放下,使之對起降場地的適應能力很強,短跑道起降性能優異。

三是應用大量先進技術。運-20採用輕質材料,運用了3D打印技術生產的零部件,突破了數百項關鍵技術。在空氣動力學、大型結構設計、超臨界翼、綜合航電系統、高可靠性操縱系統的研製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這降低了飛機的結構重量,提高了升阻比。所以,飛行員描述運-20的飛行感覺是:飛機平穩,具有優良的氣動特性、起飛著陸特性和承載能力。

總體看,運-20的性能優於俄羅斯的伊爾-76,與其最新改進的伊爾-476性能相當。在承載能力上略低於C-17。運-20未來可能在國際市場上成為伊爾-76和C-17的有力競爭對手

3. C-17“環球空中霸王Ⅲ”

  被喻為“環球霸王III”的C-17運輸機由麥道公司研製,近幾年的製造單價為3.2億美元左右,起飛重量為265噸,最大航程可達1.1萬公里。

C-17“環球空中霸王Ⅲ”(GlobalMasterⅢ)是麥道公司(現併入波音公司)為美國空軍研製的一種採用上單翼、四發、T形尾、帶後卸貨扳的新型運輸機。機身長53米,機高16.8米,翼展503米,外形尺寸與C-141相當。最大起飛重量263噸,最大載荷為150噸。機上帶75.8噸載荷時,C-17可從2320米長的跑道起飛,然後在915米長的簡易跑道上著陸。
  C-17採用大型運輸機常規佈局。機翼為懸臂式上單翼,前緣後掠角25°,NASA翼梢小翼高2.90米。懸臂式T形尾翼。垂直安定面與機身連接處向前伸有小背鰭,嵌入式方向舵分為上、下兩段,升降舵分為兩段。液壓可收放前三點式起落架,可靠重力應急自由放下。前起落架為雙輪,主起落架為6輪。前起落架向前收入機身,主起落架旋轉90°向裡收入機身兩側整流罩內。可在鋪設與未鋪設的跑道上使用。起落架裝有碳剎車裝置。

C-17剛一出現就憑藉先進性能,創造了許多世界航空記錄。C-17運輸機曾在1993~1994年在貨運類別中22次創造了爬高和速度記錄,這次又刷新了這兩項記錄並創造了11項新記錄。2001年底,C-17在美國愛德華茲空軍基地創造了13項航空新記錄。新記錄有待美國國家航空協會鑑定確認。最近創造的記錄是:·裝載1000~40000千克有效載荷達到最大高度;·無有效載荷達到最大高度;·裝載最大有效載荷飛到2000米;·無有效載荷、穩定持久平飛達到最大高度。  C-17空中不加油時,轉場航程可達8700公里。C-17的動力裝置為普惠公司的F-117-PW-100發動機,每臺靜推力185.5千牛。  C-17飛機的機組只需3個人,即正副駕駛員和貨物裝卸員。用人如此少,因為座艙採用先進數字式航空電子系統,包括4個陰極射線管顯示器和兩個通用電氣公司電子部的平顯儀,集中顯示各種信息,減輕了駕駛員的工作負擔。

 2. C—5“銀河”

  當前美國空軍最大的戰略運輸機為C-5“銀河”,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381噸,載重量為122噸,由美國洛克希德公司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研製。

1960年代美國空軍使用的C-133與C-124運輸機雖然還能夠滿足陸軍的需求,可是已經接近壽命週期的尾聲,服役中的C-141運輸機無法有效地勝任運輸的任務。由於機艙寬度與設計的因素,C-141無法攜帶7%空降師、22%步兵師或者是32%裝甲師的裝備,這種差距只會隨著陸軍採用更多重型裝備而加劇。預估到1980年代,超過1/3的輕步兵師、超過一半的機械化與裝甲師總重量的裝備的大小超過C-141機艙容許寬度。此外,自1960年代開始美國的戰略重心自純粹核子大戰轉移到包含有限度的傳統戰爭,也加大了對戰略運輸的需求。
  1961年10月軍事空運勤務司令部(Military Air Transport Service, MATS)提出取代C-133運輸機的需求,由空軍規劃CX-4的設計案,但是隔年8月陸軍副參謀長對空軍參謀長表示這個設計方案並未與C-141的運輸能力有很大的差距,陸軍方面希望最大載重量為82.5噸,機艙寬度至少15英尺(4.5米),能夠執行空投任務和起降於較為簡單的機場。根據這項提案,空軍將起飛跑道長度要求放寬到8000英尺(2424米),但是降落縮短為4000英尺(1212米)。

1962年負責研發的空軍系統司令部(Air Force System Command,AFSC)根據他們的研究和預測推出CX-X計劃,這項計劃將會採用較多的新科技,但是服役時間將會延後,反而與陸軍的期望有所衝突。此時陸軍期望的設計包含載重57.5噸下有5000海浬(9000公里)的航程,最低巡航速度400節(720公里/時),17.5英尺(5.3米)寬的貨艙,能夠以並排的方式容納兩個運輸平臺,並且可以從機身前後同時上下貨物。1964年這項計劃正式改名為C-5A。

 1.起飛重量達600噸的安託諾夫安-225“哥薩克”運輸機-2

  由著名的安託諾夫設計的安-225是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到目前為止只製造一架,起飛重量超過了600噸,可馱運蘇聯時代的暴風雪號航天飛機。

  安東諾夫-225“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它不僅佔據體積最大的運輸機的世界記錄,載重量也是最大的。該機由蘇聯安東諾夫設計研製,1985年中期開始設計,1988年12月21日原型機首次飛行,1989年5月13日首次作了揹帶“暴風雪”號航天飛機的飛行。至今該機只生產了1架。
  安-225與“暴風雪”號航天飛機關係密切,實際上其研製的初衷之一就是作為“暴風雪”航天飛機的運輸轉移平臺。安-225在原載重量世界記錄保持者——安-124的基礎發展而來,因此很多地方和安-124相似。安-225的總重和載重能力都比124增加了50%,機身加長,客艙的基本橫截面和機頭艙門未變。機體較大的變化為垂直尾翼由單垂尾改成雙垂尾,方向舵分為上下兩段,升降舵則分為三段。另外安-225取消了後部裝貨斜板/艙門,一來機頭艙門已足夠巨大,二來運送“暴風雪”號時並不需要尾艙門。

安-225的貨艙內可裝16集裝箱,如前蘇聯的“暴風雪”號航天飛機及其配套的“能源”號運載火箭。這樣將大型器件從生產裝配廠出發,可以完整的、不需拆卸的運至使用場所,既保證了產品質量,又縮短了運輸週期。


趣百科

大型運輸機現在可以生產的國家不少,基本上就是美國、俄羅斯、中國、法國、日本這五個國家吧。其中日本還是非常不靠譜的。烏克蘭也可以生產一些。

說到排名第一的運輸機非安225莫屬,安225代號夢幻,安225是前蘇聯所生產的特種運輸機,主要為運送暴風雪號航天航天飛機而研製,由安124運輸機改進的,最大起飛重量640噸,貨艙最大載重250,機身長84米,翼展88.4米。採用了6臺推力23.6噸的D18T發動機,安225生產一架,現在歸烏克蘭所有。


排名第二的是安124魯斯蘭,是前蘇聯生產的戰略運輸機,為代替以前的安22運輸機而研製。最大起飛重量達405噸,最大載重量為150噸,可以輊松運輸2輛主戰坦克和各種大型貨物,機身lt69.10米,翼展73.30米,採用4臺推力23.6的D18T發動機,共生產54架,其中26架俄羅斯所有,其它歸烏克蘭。

排名第三的是C5銀河運輸機,是美國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製,其最大起飛重量380噸,最大載重量為120噸,機身長75.40米,翼展67.88米,採用4臺推力19.1噸的TF39發動機,共生產了131架。歸美國空軍所有。



排名第四的是C17環球霸王運輸機,是世界第一種集戰略與戰術運輸任何的運輸機,C17最大起飛重量達272噸,最大載重量77噸,機身長53.04米,翼展51.81米,採用4臺推力17噸的F117-Pw-100發動機。共生產214架。除美空軍裝備外,澳、英、印度也有裝備。


排名第五的是我國最可愛的大胖運20鯤鵬運輸機,由西安飛機工業研製,其最大起飛重量達220噸,最大載重量為66噸,機身49米,翼展49米目前採用4臺推力12噸的D30K2發動機,未來使用的渦扇20發動機。預計生產了20架左右,是我國的獨有裝備。

排名第六的是伊爾76耿直運輸機。由俄羅斯伊留申設計局設計,伊爾76最大起飛重量達190噸,最大載重量為48噸,機身長46.6米,翼展50.5米,採用4臺推力12噸的D30K2發動機,是現今生產量最大的戰略運輸機,至今已生產近千架了。伊爾76出口挺多,在很多國家服役。



排名第七的是歐洲聯合研製的A400M運輸機,這只是一款戰術運輸機,並不能運輸主戰坦克等大型裝備,最大起飛重量達141噸,最大載重量37噸。機身長43.8米,翼展42.6米,採用4臺馬力12000的渦槳發動機,生產了30架。歐洲多國裝備。


排名第八當然是日本的C2運輸機,這款運輸機沒有什麼名氣,準確說設計的不成功,可以看出日本在設計大飛機上的能力還不足,c2運輸機機身長43.9米,翼展44.2米,最大起飛重量141噸,採用在運輸機領域不主流的2臺GECF6發動機設置,推力26噸,這也可以看出日本的奇葩,以比運20還大4噸的推力在載重量上還不如運20的一半。


GE發粉

提到我國的運20和國外哪種型號的運輸機屬於大致相當的級別,可以說有三種?

首先是美國的C-141運輸星運輸機,該運輸機是美空軍主力戰略運輸機之一,是世界上第一種完全為貨運設計的噴氣式飛機,也是第一種使用渦扇發動機的戰略運輸機,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佐治亞州分部研製。主要用於運送人員和物資。該機於1965年裝備部隊。主要用於運送人員和物資。已於2006年全部退役。

就其性能而言,能輕鬆的裝載長達31米的大型貨物。其貨艙也能一次運載208名全副武裝的士兵,或168名攜帶全套裝備的傘兵。該型還可以運送“民兵”戰略彈道導彈。

C-141有兩種型別。C141A和C141B,C141B與C141A的主要區別是加裝了空中加油設備。C141的發動機為早期波音707所用的JT-3D渦扇發動機的軍用版TF-33,其推力超過九噸,採用四發佈局,其最大起飛重量超過155噸,商載達到最大40噸。

目前C141已經全部退出現役,取而代之的是C-17運輸機。

前蘇聯基於冷戰時代針對美國的“跟隨影子”戰術,也開始了針對C141的對應運輸機研製。其對應的型號就是伊爾76,北約代號“耿直”的大型運輸機。

伊爾-76作為軍事運輸機研製項目於上世紀60年代末提出並開始設計。由於安-12作為蘇聯軍事空運主力已經顯得載重小和航程不足,蘇聯為了提高其軍事空運能力,急需一種航程更遠、載重更大、速度更快的新式軍用運輸機,於是決定研製這種在外形和載重能力都類超過美國C-141重型運輸機的伊爾-76,以彌補蘇聯軍事空運能力的不足。

首架伊爾-76原型機於1971年3月25日在莫斯科中央機場首次試飛,同年5月27日在第29屆巴黎國際航空博覽會上公開展出。1974年由蘇聯空軍航空運輸司令部進行驗收鑑定,認為飛機達到要求。試飛持續到1975年結束,爾後投入批生產並交付部隊和民航。

伊爾76基本型採用四臺D-30KP2發動機,單發推力達到12噸,起飛重量達到190噸,商載40噸,可運送126名傘兵或者145名士兵,經過雙層甲板改裝後可以運輸225名士兵,其發展型伊爾476採用四臺PS-90A-76發動機,單發推力達到16噸,商載最大可以到52-60噸,起飛重量達到近210噸,應該說伊爾76的發展型的性能指標是比較近似於運20的,運20起飛重量達到220噸,商載近66噸,其發動機採用和伊爾76基本型相同的D-30KP2發動機或者其中國版本渦扇18,將來可能換裝推力超過16噸的渦扇20新型發動機,該發動機的燃氣發生器來自中國最新一代的先進軍用小涵道加力渦扇發動機。而目前運20的發展型計劃除了換裝新發動機及增大商載外,還推出了其民用加長版運20-F100,其起降性能略弱於運20基本型,但商載略高;而就未來來看,運20“鯤鵬”大型運輸機真正力求接近的目標無疑是美國的C-17“環球霸王III”運輸機。

該運輸機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美國麥道公司(現波音)為美國空軍研製生產的大型戰略戰術運輸機;它適應於快速將部隊部署到主要軍事基地或者直接運送到前方基地的戰略運輸,必要時該飛機也可勝任戰術運輸和空投任務。這種固有的靈活性和性能幫助美軍大為提高了全球空運調動部隊的能力;C-17安裝四臺普惠的PW2040渦輪風扇發動機,美軍編號F117-PW-100。此型發動機的前身是PW2037,由普惠公司於1979年12月開始研發,推力為17.5噸,1983年12月通過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的認證,1984年12月開始裝于波音757上使用。1988年普惠公司完成推力提升,將推力增加到近19噸,並賦予新的型號PW2040。1988年12月獲得軍方認證安裝在C-17上,當時此型發動機已累積了數百萬飛行小時的使用經驗,可靠且耐用;需要指出的是C-17為了增大起飛重量,採用了發動機吹氣襟翼的增升裝置,通過發動機氣流對襟翼的吹氣增升效果,提高了C-17的起降能力和最大起飛重量,也使起降距離得以縮短。

在這兒需要點出的是C17和伊爾76均採用了反推裝置,C141同樣也裝備了該系統,其對飛機在地面的迅速轉彎調度,起到了特殊的效果,而就C17的起飛重量和商載看,其遠超過了上一代的C141運輸機,最大起飛重量超過285噸,商載也達到了驚人的78噸,運輸一輛美國M1A2艾布拉姆斯重型坦克還綽綽有餘。

本文列出了大致和運20相近的一些四發大型運輸機,只是為大家作一參考,就當今運輸機的發展來看,大型運輸機的發展還方興未艾,本文未列舉的還有歐洲A-400M及烏克蘭的An-22&An-70及日本的C-2運輸機,而所謂比較只是大概的瞭解飛機性能的方式,但實際上每架飛機都有其與眾不同的特點,不是單純的比較所能完全瞭解的!End!


利刃軍事

大型運輸機一般指起飛重量超過100噸、載重超過40噸的運輸機。 符合這個概念的現役世界著名運輸機有烏克蘭的安225、安124、俄羅斯伊爾76,美國C5、C17、中國運20。



第一名、安225運輸機,是當今世界上最重、尺寸最大的飛機。由烏克蘭安東諾夫設計局研製,空重175噸,最大起飛重量640噸,貨艙最大載重250噸,機身頂部最大載重200噸,機身長度84米,翼展88.4米,滿載航程2500公里,也是運輸機載重世界紀錄保持著,當年是為運輸暴風雪號航天飛機而研製。

安-225運輸機僅生產一架,現歸烏克蘭所擁有,目前被開發成商業用途,是大型設備的理想載具,



第二名,安124魯斯蘭運輸機,是安225的設計藍本,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的運輸機,也是由安東諾夫設計局設計。安124載重150噸,最大起飛重量405噸,機長69.1米,翼展73.3米,滿載航程3200公里。與伊爾76搭配是俄羅斯戰略運輸力量的依靠,

安124於1997年停產,共生產了54架,俄羅斯擁有43架,烏克蘭擁有14架。



第三名,C~5銀河運輸機,是美國洛克希德公司生產的大型戰略軍用運輸機, 也是美國空軍現役最大的戰略運輸機,與C17一起構成美國戰略運輸中堅。

C5運輸機長度75.54米,翼展67.88米,高度19.85米,空重169噸,最大起飛重量379噸,載重118噸,滿載航程5500公里,

C5銀河運輸機1964年研製,19970年服役,已經停產,總共生產了130多架,現存50架左右。

第四名,波音C17環球霸王運輸機,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美國波音為美國空軍研製生產的大型戰略戰術運輸機,是當今世界上唯一可以同時適應戰略、戰術任務的運輸機。 機長53.04米,翼展51.81米,高度16.79米,空重125噸,最大起飛重量285噸,載重77噸、最大速度830公里,作戰半徑4400公里。

C17生產了212架,服役於英國、印度、加拿大等7個國家空軍 。

第五名,運20是中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戰略軍用大型運輸機,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設計、西安飛機工業集團(簡稱:西飛)為主製造,並於2013年1月26日首飛成功,2016年3月正式服役。

運-20飛機研發參考俄羅斯伊爾-76的氣動外形和結構設計,並融合美國C-17的部分特點,最大起飛重量220噸,載重超過66噸,最大時速≥800千米,航程大於7800千米,實用升限13000米。擁有高延伸性、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總體看,運-20的性能優於俄羅斯的伊爾-76,與其最新改進的伊爾-476性能相當。在承載能力上略低於C-17,在技術方面具備後發優勢,無論機體設計技術、載重技術,以及飛行控制技術方面,應該都位於第一梯隊。 運-20未來可作為大型預警機、加油機的載機平臺,在國際市場上成為伊爾-76和C-17的有力競爭對手。


第六名,伊爾76運輸機,是是前蘇聯伊留申航空集團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設計製造的四發大型軍民兩用戰略運輸機。是世界上最為成功的一款重型運輸機,至今已有超過38個國家使用過或正在使用伊爾-76,共有超過850餘個營運者。

伊爾76最大起飛重量210噸。最大載重60噸,滿載航程4200公里。伊爾476是它的最新改進型。


見聞觀察

大型運輸機美蘇都很多,有的我們很少見到!除了比較有名氣的美國C5銀河C17,蘇聯魯斯蘭安124,225外,還有蘇聯的安22,這貨是世界最大的螺旋槳運輸機,載重80噸!美國那架六發螺旋槳飛機,槳葉在後,B多少了記不清了!蘇聯背上背個大罐的那傢伙,米亞幾了,蘇聯的運輸機種類多,造型也奇特!很多不被人熟知!


東籬59

美國的c字開頭,著名的c17和c130,俄羅斯的安開頭,如安124,安225(最大,運航天飛機的)目前只有美俄有能力生產大型運輸機

希望中國的運20早日投產,但和上面的這些巨無霸相比,可能還有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