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二十萬噸級的導彈打偏了,在航母旁邊50米爆炸,能把一膄十萬噸的航母炸翻嗎?

盛世傑歌

20萬噸,那就不是常規導彈了,而是攜帶核彈頭的導彈,而且還是增強型原子彈或者縮小威力的氫彈。如果在航母50米處爆炸,這個精度高到沒誰了,相當於直接命中一樣。最先進的洲際彈道導彈,命中精度還在100米跟前,距離50米還有很大距離。

這種當量的核彈直接殺傷半徑都是以公里計算的,利用高溫、高壓、衝擊波、早期核輻射以及核電磁脈衝等綜合效應殺傷目標。50米,不敢說百分百把10萬噸級航母掀翻,但是有很大可能引爆航母內的彈藥、燃油,即便這些部位進行強化,被引爆的概率較低,但也絕對能讓這艘航母徹底成為廢鐵,艦面一切將化為烏有,再無修復的可能。

美軍曾在比基尼島海域進行過核彈殺傷軍艦的實爆實驗,用了護航航母、重巡、驅逐艦等多種艦艇,在爆心附近的軍艦基本都是沉沒或者成為扭曲的廢鐵。核彈的殺傷力實在是太大了,所謂軍艦的抗核爆能力,在遠離爆心的地方還可以,靠近爆心就是徒勞。

現代航母的防護力是有限度的,不是什麼堅不可摧。對航母威脅最大的就是核彈這種大殺傷力武器以及重型魚雷這種水下打洞爆炸的武器,反艦導彈要擊沉或重創航母,需要較多數量,而且反艦導彈還必須是重型化、超音速。所以,擁有戰術核彈對航母是巨大的威懾,不一定在戰爭中使用,但是應該擁有。(S)


聯合防務

首先,偏50米不是打偏了,而是打準了,打的很準很準很準。因為原子彈都是空爆的,不要說偏50米,偏個百八十米都不是事,巨大的衝擊波和巨熱的溫度,足以彌補這個偏差了。

原子彈的威力,靠的不是準度,而是輻射和衝擊波。一般洲際彈道導彈的命中精度在500米以內的話,就非常可怕了。除非,你的打擊目標是對方堅固的導彈發射井,即便是打擊對方的發射井,50米的偏差也足夠摧毀了。至於影響範圍,跟當量成正比。

至於,對航母,偏不偏50米沒區別,原因還是原子彈是空爆而不是命中後起爆。至於損壞程度,航母肯定是廢了,航母上的人肯定是被蒸發了,能爆炸的也都爆炸了,而殉爆是航母最致命的殺手,二戰時期,就有日本航母被一枚航彈擊中甲板上的飛機,飛機爆炸,引爆了甲板上其他的飛機,燃燒的燃油順著升降梯進入航母內部,引爆內部的油庫,彈藥庫爆炸,進而航母沉沒的例子。至於沉不沉沒,就看航母上有多少油料和彈藥了。

至於美國的原子彈炸航母的實驗,完全是忽悠蘇聯的,也別信那些什麼各種炸彈炸了幾十天才炸沉航母,都是假的。靠外力擊沉航母,本身就是個偽命題,對航母最致命的還是最原始的方法:魚雷和水雷。至於反艦導彈,就是命中了航母,造成傷害最大的是航母上的人員,而不是航母本身。要想用反艦導彈擊沉航母,需要運氣,因為你要擊中航母的油料庫或者彈藥庫才行,至少也要能引爆它們。

為什麼說美國用原子彈炸航母上忽悠蘇聯呢,因為實驗的航母上沒有任何人員,沒有動力,沒有油料,彈藥,靠原子彈本身的威力,在水下引爆擊沉航母的話需要近距離,大當量的原子彈才行,遠沒有空爆來的乾脆。美國不但實驗了,還公佈了實驗過程和結果,這些舉動無非就是不想蘇聯發展航母,而蘇聯有遇到了一個迷戀原子彈當量的赫魯曉夫,不上當都難!蘇聯晚了很多年才開始玩航母。200多艘各型核潛艇,可以換成多少航母?而有這些航母的話,蘇聯還會解體?當然,若真如此,今天中國的日子也不會好過的。而美國,依然造了N條航母,現在都還在造。

至於,一條航母用各種炸了很多天才沉,更是胡說八道,用魚雷攻擊航母水線一下的位置試試?把油料庫,彈藥庫裝滿,再炸炸試試?明顯是個偽命題。說是測試彈藥對航母的破壞力,還差不多。還是那句話,水線以上的攻擊,引爆不了彈藥庫或者油料庫,或者,灌頂攻擊,把航母徹底擊穿,航母沉不了,最多失去戰鬥力。前兩年,美國喬治·華盛頓號航母,就因為一個士兵違規在禁止吸菸的地方吸菸,結果,引起大火,大火在航母內部燃燒了九個小時,差點就燒到油料庫,如果引爆了油料庫,該航母必沉無疑!而這一切,僅僅需要一個菸頭!後來,對該航母進行評估的時候,是要求其退役的,因為結構已經損壞。只是美國沒有航母替換才修了修勉強繼續服役的。

還是那句話,水線下和航母內部本身,才是航母最致命的地方。其巨大的排水量,是足以應付外來的打擊的。

最後,航母是一個國家的象徵,不要說用原子彈打擊,就是常規武器攻擊,也可能會招來對方的核報復。不但是美俄會核報復,中國一樣會。


遊子天涯君莫問

百分之一百能把十萬噸級航母炸翻!首先我們來談一談核爆炸會產生那些效應,或者說會產生那些破壞。一、光輻射:當核彈爆炸的一剎那,其中心會產生幾百萬度、甚至上千萬度的高溫,高溫會以光輻射的形式向四周瞬間擴散,離開幾公里以外的所有物體和生物,均在幾千度高溫下瞬間氣化消失。廣島原子原爆炸時,堅硬的花崗岩只剩下一個人形的形狀,就是因為爆炸的一剎那,一個人站在花崗岩前面的緣故。如果核彈的當量越大,那麼其光輻射造成的破壞的距離也越大。二、核輻射:和光輻射同時產生的是核輻射。核輻射作用的距離要遠遠大於光輻射,如果距離足夠,即使躲過了光輻射,也很難躲過核輻射。如果遭受到的核輻射非常強烈,也會使人快速死亡。三,衝擊波:由於核爆時中心的溫度非常高,使空氣急劇膨脹,形成的氣浪向四周疾速擴散,瞬間會把建築物摧毀。前蘇聯曾經測量過,離開核爆中心10公里處,一百萬噸當量的核爆炸,氣浪到來時產生的垂直壓力,每平方米達1.7噸!如果一幢大樓側面有2百平米,其受到的衝擊力將達340噸!任何建築在這樣的巨大壓力下,瞬間被摧毀。四、核汙染:核爆過後,放射性物質會長期存在。現在我們來設想一下,如果二十萬噸當量的核彈,在十萬噸級航母五十米處爆炸,正好在核彈的爆心處,那麼其上千萬度的高溫會把航母剛板剎那間融化汽化。如果二十萬噸當量的爆炸威力不夠大,至少航母的甲板艦橋會瞬間消失,船體沉入海底。


請你喝咖啡49447327

你說的一枚二十萬噸的導彈,指的應該不是導彈真的重二十萬噸,要知道這麼重的導彈,想發射起來都是有難度的,更別說讓它飛行著去打水面上的航母了。就拿美國的民兵3洲際導彈來說,它的發射重量也不過三十來噸,離你說的二十萬噸相差十萬八千里。

民兵3核導彈發射瞬間

所以,你說的二十萬噸,指的應該是核導彈上安裝的核彈頭當量。說白了,就是用核導彈打航母。你別說,現在還真有這樣的導彈,那就是中國的東風-26,它是核常兼備的,而且又是反艦彈道導彈,所以說,它完全可以裝核彈頭打擊水面上的航母。

如果用核導彈打航母的話,那精度要求就不是很高了,一方面是航母這種級別的防護能力,在核彈面前,一點都不管用;另一方面,核彈頭爆炸掀起的巨浪也能夠輕易地將一艘航母炸翻。

所以,不要說在航母旁邊50米爆炸,就是100米甚至1000米處爆炸,航母也難逃一劫。

核彈頭打擊瞬間

下面,我們以核深水炸彈和核水雷為例加以說明。

核深水炸彈是裝有核裝置,用於攻擊潛艇等水下目標的炸彈。一枚一萬噸TNT當量的核深彈在水下爆炸可將距離一千米以內的潛艇擊沉或嚴重破壞。記住,這只是一萬噸,如果換算成20萬噸,真不敢想像有多大的破壞力。

那核水雷呢?它是一種裝有核裝藥的水雷,用於毀傷敵方艦船或阻礙其行動。一二萬噸的核水雷爆炸能使700~1400米處的艦船遭到中度損傷。記住,一二萬噸的作用距離就達到了一千餘米,要是二十萬噸的話,作用距離會有多遠,可想而知。


東方談武器

二十萬噸級?那麼這一定是核導彈了!這種威力的攻擊不要說是50米,就算是擴大到5000米,這艘十萬噸級的航母也避免不了被嚴重損毀的命運!

我們舉一個最具代表性的例子,美國於1946年在比基尼環礁進行的“十字路口”行動。

這場核試驗美國總共投放了兩枚2.3萬噸的核彈。

海軍一共揀選了95艘各種軍艦,當中包括兩艘航空母艦、五艘戰列艦、四艘巡洋艦、12艘驅逐艦、八艘潛艇、60艘各式登陸載具及運輸艦,以及三艘駁船。為方便量度核爆破壞力如何隨距離遞減,海軍將軍艦密集佈置,而沒有重構現實下錨情況。各艘軍艦均安裝了量度儀器,監察氣壓、船隻動向以及輻射。

兩次核爆之後,95艘軍艦中的29艘沉沒或嚴重損毀,剩餘軍艦也大多因為遭到直接輻射而不能使用。

比較嚴重的那就是第二次核爆,當時一艘LSM-60登陸艦由於被核彈直接命中,當場氣化不見蹤影,160米外的“阿肯色”號戰列艦(排水量26000噸),被衝擊波掀起的水牆吸起後瞬間翻轉沉沒!

由此我們可以想象,一枚20萬噸當量的核彈在一艘10萬噸級航空母艦50米處爆炸,該航母能夠留下“全屍”就已經是祖上積德了!

50米的距離,核彈爆炸產生的高溫都能把航母燒燬,被衝擊波掀翻入海或許對這艘航母來說已經是一種“幸福”!

而如果說這艘航母是核動力的,那麼還會引發二次核爆炸,那到時候就是連一點渣都不剩了!


軍事帝

離幾百米的原子彈炸不沉航母,不過人死得差不多,記得二戰後有艘巡洋艦當核試驗靶船,三次都沒沉,最近離爆心幾百米。能打到500米內就不算偏。可以說非常準確。朝鮮的導彈能打到關島5000米內也不算偏。沒有全球定位系統朝鮮導彈也就能威脅中國。歐根被2.3萬噸的核彈轟了兩回還撐了很久,當然,大伊萬面前人人平等,多少萬噸的航媽都變渣了。日本被原子彈攻擊不假,但所受傷害並不大,日本政府當時已意識到必然戰敗的結局,但國內宣傳鼓動起來的軍國主義狂潮在所有日本民眾骨子裡仍然根深蒂固,他們仍然認為日本能夠首先征服亞洲,繼而征服全世界,狂妄和無知的日本民眾被政府所愚弄,認為日本是不可被戰勝的。在全民皆瘋顛而失智的時候,任何人都不可能說服日本人承認失敗的。在這個時候,美國投下了原子彈,日本政客靈機一動,藉此誇大原子彈的威力,藉此誇大其對日本造成的傷害,自己找了個臺階下,對軍隊和民眾宣佈″停戰"。這是日本高層看到了戰敗的德國受到蘇聯紅軍的″摧殘和蹂躪"而內心生恐懼。



戰爭本來就是消滅人口。沒有戰爭。再過100年地球已經容不下了這麼多人嘍。一樣會打仗的。所以嗎從現在開始,有一天快樂就快樂一天。沒有戰爭是不可能的。地球不會毀滅,只有地球上的生物滅絕,恐龍時代的大爆炸是相當於多少核彈?有專家指出6500萬年前隕石墜落地球?相當於1億兆噸原子彈 爆炸然而地球一樣好好的。20萬噸級核爆,在50米內的航母,翻沒翻?沉沒沉很難回答。因為,估計在翻和沉之前,核爆一瞬間產生的高溫,就已經將航母汽化或融化掉了。這算是航母翻了還是沒翻?沉了還是沒沉呢?



如果美國成功地忽悠了蘇聯,讓後者相信了用核彈難以擊沉航母的話,蘇聯的正常反應應該是努力發展自己的航母才對吧,幹嘛要放棄發展航母這種連核彈都打不沉的軍艦呢?這樣的邏輯很矛盾啊有沒有!二十萬噸一個石頭疙瘩,砸到航母旁邊五十米的地方,砸出的旋渦,差不多可以把航母吸進去了。掀起的巨浪,差不多可以把航母掀翻了。時速5公里是人在走路,時速100公里是在開小車,時速300公里,自然是在開超跑啦,以20萬當量來說,至少是氫彈級別的。導彈打航母一般的是為了暫時癱瘓掉航母,比如擊中甲板,戰機就起不來了,沒有了艦載機航母戰力幾乎掉了百分之九十,這時候其他飛機或者軍艦衝過來,航母就可能掛了。因此航母會帶大量護航軍艦,但如果護航軍艦失去了戰鬥力,也就完了



春日盛宴

二十萬噸當量的核彈,而不是導彈,航母沉沒是必然的,原因很簡單,首先就是爆炸距離太近了,50米對於核彈爆炸來說,就是直接擊中別管是在水下爆炸,還是低空爆炸,航母一樣會傾覆。



二十萬噸當量比美國當年投放在廣島的原子彈威力都大很多,看看年廣島的慘烈程度,就知道其威力多大。核輻射在這裡根本不用討論,原子彈爆炸核心區所產生的高溫高壓,都已經把航母上的外掛設備摧毀了,美國當年做過相關的實驗,只不過不是在50米範圍內。50米範圍內的爆炸的巨大壓力直接就會讓核心區海水極速沉降下去,接著又會極速反彈,這樣核心區的航母,十萬噸的航母照樣傾覆。巨大的衝擊波直接就會解體航母上的作戰飛機,還有作戰人員。



淡然longjiangjiaoyou

2017年4月13日美國在阿富汗一個"伊斯蘭國"武裝分子的營地上空投下了重9.5噸重的"炸彈之母",霎間營地轉眼消失,方圓近一公

裡範圍草木成炭,生命灰飛湮滅。爆炸過後幾十公里外都聽到轟隆聵耳的炸響,給沒炸死的武裝分子產生了極大震撼。而這次爆炸的TNT當量只相當核彈的1000噸級。是美國有史以來投放的最大炸彈;俄羅斯椐說有"炸彈之父",父永遠比母要慓悍吧。

二十萬噸級一定是核彈。第一顆人類爆炸的核彈叫"大男孩"由鈈為核裂變原料,1945年在美國的沙漠中引爆。它當時裝藥量為6.1千克,其爆炸TNT當量為2.2萬噸左右。

而它的兄弟"小男孩"是人類歷史上在戰爭中使用的原子彈。它裝了60公斤的鈾235,裝藥利用率只有百分之1.3在廣島的上空爆炸,瞬間奪去了十多萬人的生命,廣島也毀滅了。它的TNT當量相當於1.2~1.5萬噸。

緊接“胖子"又滾圓地上場了,它裝了6.1公斤的鈈,它在長崎爆炸,奪走了十七萬人的生命。它的爆炸當量為2.2萬噸左右,裝藥利用率為百分之17。

那時的原子彈屬核彈初期,裝藥利用率低下,威力遠遠未達標。而現在一枚10萬噸級的核彈科學家的計算有效殺傷半經3.22千米,殺傷面積達33平方公里。
自己拿筆算一算,二十萬噸級爆炸當量的炸彈在50米的航母旁爆炸,即便最大最牛逼的超級航母也瞬間烏有。


50米都算打偏了?

在五常國家中基於核反擊戰略的構想中,洲際彈道導彈圓概率偏差(CEP)要低於120米,才足以保證能有效摧毀敵方的洲際彈道導彈發射井。

例如美帝潛射洲際彈道導彈三叉戟II-D5的CEP是90米,這在五常國家裡都已經算逆天存在。

毛子井射的SS-18撒旦洲際彈道導彈的CEP是185米,這還是後期改進過的型號。

難道題主想爆個料說的是東風41的CEP是50米?哈哈我軍威武!

下圖是SS18的發射井


下圖是比基尼環礁核試驗

至於能不能摧毀50米外的航空母艦,簡直灰飛煙滅的輕鬆,具體參考比基尼環礁核試驗的毀傷效果。


題主的20萬噸當量50米還得是航空母艦旁邊這個條件,航空母艦可能會在超高溫(超過一億度)和超高壓的環境下灰飛煙滅。

當年廣島的真實照片和後期的坐姿模擬,人類直接被氣化,這還是隔著有相當一段距離。

所以當你知道有核彈來襲,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微笑著跟身邊的人說再見,並再看一眼你周圍的景色。

除此之外你還能做什麼呢?






氘氚聚合反應簡圖,五常國家所有現役氫彈都是基於這個原理製造的。


遠東視野

看了半天也沒看到具體的核武器對冷戰至現代軍艦的殺傷距離和效果。

這圖中最左1列是核彈頭的當量,單位是千噸,列舉了從1千噸的戰術核武器到5千萬噸的戰略核武器。

左數第二列是對戰艦和潛艇的確保使得範圍內戰艦/潛艇失去戰鬥力,甚至擊沉戰艦的半徑,單位是海里。可以看到1千噸的核彈頭大概0.19海里,也就是350米半徑內的戰艦喪失戰鬥力;而最大當量的大伊萬,5000萬噸的當量能確保6.96海里,也即是12900米內戰艦失去戰鬥力,核心區的戰艦估計就沉了。

左數第三列是對飛行器的殺傷半徑,半徑內的飛機幾乎必死,單位同樣是海里。可以看到1千噸的核彈頭大概0.29海里,也就是540米半徑內的戰機被擊落;而最大當量的大伊萬,5000萬噸的當量能確保10.54海里,也即是19520米內的戰機被擊落。

最右側一列是殺傷半徑,核爆對船隻造成輕度或中度殺傷但不至於失去戰鬥力的距離。這個距離內的戰艦電子儀器可能被破壞,表面可能被輻射沾染,裸露的人員受到核輻射。

不過需要注意一點就是,以上數據是地爆,或者是水面爆炸的核彈頭殺傷的距離。空爆的核彈頭對戰艦的殺傷距離還要減半。

那麼20萬噸當量的核彈頭,地爆情況下殺傷距離約1.11海里,題目中距離航母50米距離內爆炸顯然是核彈頭攻擊後,航母失去戰鬥力的範圍內。不過擊沉航母幾乎是不太現實的,畢竟不是直擊直接炸成兩段。空爆或地爆的話航母的核防護措施和上千個水密艙的抗沉性會保護航母不會被擊沉。

只要航母做好防核打擊準備,在核爆前人員進入船艙內,艦載機回到機庫,那麼實質上50米距離挨一發20萬噸核彈的話也不算傷筋動骨。核爆後專業的洗消人員對航母表面進行洗消工作,工程人員對受損部位進行修理,啟動預備的電子系統(如果有的話)然後返回母港進行全面維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