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在生活實踐中傳承文化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在生活實踐中傳承文化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在生活實踐中傳承文化

這些年,我常呼籲要重新看待“東方智慧”。東方智慧同時涵蓋了印度文化、伊斯蘭文化和中國文化等。而以中國文化為中心的中華文化圈,在東北亞地區影響是很大的,值得重視。

東方智慧一個很重要的特色,是重視直覺思維。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理性思維比直覺思維高級。人類生來有兩個方面能力,一是通過感覺感知世界,一是通過理性認識世界,兩者互補,缺一不可。理性思維是透過表面現象,深入到內部和局部進行研究,然後經過邏輯推演,來建構科學體系和理論。直覺思維較為籠統,不大去深入內部,聚焦局部問題。直覺思維的優勢在於,可以從整體上得出一個總的道理,有了這個道理以後,可以把它運用到不同事物的不同方面。這兩種人類不同的思維方式應該是同等有效和準確的,需予以同等尊重,不應該肯定一個否定一個。總體而言,西方文化智慧中也有直覺思維,但更側重於理性思維;中國文化也有理性思維,但更側重於直覺思維。

東方智慧的貢獻還在於,以中國為代表的中華文化,對人的總體性的認同,在世界文化中非常突出。它能在人的自我認知和自信心的匱乏方面,有所增益和修正,對人類文化作出了極大貢獻。中國文化很重要的一個特質,就是一切圍繞人來展開——人應該怎樣自我認識和自我提升。所謂文明,“文”是“紋飾”;“明”即“顯示、昭明”,文明就是“以文來明”。人類之所以走上文明的道路,是通過自我內在和外在的“紋飾”達到的。人與人的關係,用儒家觀點來說,是“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人通過這個來“紋飾”自己,就將自己與動物區別開來,從野蠻進入文明。人從外表到內心都有這樣一種紋飾,才算是萬物之靈。

中國文化善於以人文本來思考問題。人要保持主體性,一旦失去主體性,人就失去尊嚴。同樣,人也不能自我異化為物的奴隸。所以,中國文化強調人的主體自我提升。從自覺到自立,不光是個體,整個人類也是如此。人在宇宙中處於什麼地位?《禮記》中說“人者,天地之心也”。人在萬物中間,所處的位置很重要,一言一行都影響到整個世界的變化。宋代哲學家張載說“為天地立心”,指的是人的責任。值得注意的是,以人為中心,並不是誇大和放任自己,恰恰呼喚自我認識,要求人要自我約束。這可能是中華文化“以人為本”的核心精神。

西方啟蒙運動思想家伏爾泰、狄德羅推崇人本的力量,讓人從神的腳下站立起來。在這之後,西方文化高舉人本主義大旗,在20世紀上半葉發展成為人類中心主義,提出了“改造世界,征服世界”的口號。而在中國的文化中,以人為本並沒有發展成“人為世界萬物的中心”的人類中心主義,而是要人認識自己的渺小,在自我提升的同時也自我約束。二戰後,西方科學家和思想家意識到不能無窮放大人的力量,才提出要尊重自然。而尊重自然、順應自然,正是中國文化一以貫之的思想。

自20世紀以來,人們已經感覺到,人的自我主體性在慢慢丟失,人的自尊受到了很大的侵害。所以,重新認識東方智慧的時代意義在於,越是人在主體性喪失的時候,越是要重視人文主義,維護人的主體性和能動性以及尊嚴。如果感覺到人的自我失落了,我想需要從中國文化中來尋找,才可以達到一種恢復的狀態。

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蘊藏在很多地方,它並未消失。我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底氣,來自於豐厚的歷史以及其中的文化資源。我們的典籍,就是記錄文化的載體。記錄的工具不是語言,而是文字。中國漢字是了不起的文化傳承載體,它讓我們的文化從未中斷。除了物質文化、文字典籍,還有民俗風情和民間精神的傳承。比如,孝道不是口頭上講講,家教、家風、家訓都是落實到現實生活中,並且代代相傳。當下我們個體如何繼承傳統文化?我認為,就要落實到生活實踐中去。日常生活的很多細節,都有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可能。

無論是繼承還是發展,對於傳統文化,我們最好讓它保持“某種天性”。學傳統文化,就要學其精神。比如,一個人做人,要講“敬”和“誠”。敬,就是要有敬畏心,對自己尊敬、對他人尊敬;誠,就是要做一個誠實的人,誠心、誠信。我覺得,哪怕一本書都沒有讀過,但如果做到了“敬”與“誠”,你仍然是一個大寫的“人”。人人都能“敬”能“誠”,社會風氣就會變好,這是很簡單易行的道理。當然,傳統文化中的一些糟粕,要經過歷史的淘汰。而且,傳統文化的繼承不要轟轟烈烈,而要不絕如縷。轟轟烈烈,就像趕潮流一樣,會泥沙聚下、魚龍混雜。我們的文化傳統,最好是在“日用而不覺”的情況下薪火相傳,如古人所言:“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

詳情關注:北大清華凱旋遊學官網(北大清華狀元學習力遊學領導者)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在生活實踐中傳承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