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向陽:「傳承+創新」 引領鼓韻新篇

馬向陽:“傳承+創新” 引領鼓韻新篇

本報訊(記者 楊宇航 通訊員 黃偉偉)近日,在河南省偃師市緱氏鎮金屯村的鴻運樂器生產車間裡,制鼓身、釘鼓耳、蒙鼓皮……十餘名工人正在加緊趕製一批來自陝西省延安市安塞區教育局的腰鼓訂單。

“安塞腰鼓是陝西省的傳統民俗舞蹈,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表演可由幾人或上千人一同進行,磅礴氣勢,精湛的表現力令人陶醉,被稱為‘天下第一鼓’。”馬向陽告訴記者。

曾紅極一時的陝北革命老區的安塞腰鼓,為何如此青睞“偃師造”的鼓呢?這還得從我市傳統制鼓業的發展說起,從緱氏鎮金屯村制鼓世家傳承人馬向陽的“傳承+創新”說起。

馬向陽:“傳承+創新” 引領鼓韻新篇

手工技藝 百年傳承

據介紹,緱氏鎮的制鼓技藝可上溯到東漢及魏晉時期。往事越千年,中原朝代更迭,手工制鼓作為民間技藝,一直在偃師緱氏一帶流傳。緱氏鎮馬屯、金屯等村都是回族聚居村,自古有宰殺牛羊的傳統,皮革業興起較早,村民制鼓作坊由來已久。

不惑之年的馬向陽是緱氏鎮金屯村制鼓世家的第五代傳承人。據瞭解,清朝乾隆年間,馬向陽的十三世祖馬廷召,因家境貧寒,從馬屯村遷至金屯村外婆家,在種地之餘,販賣牲口、駝煤賣煤,兼做皮毛生意,對流傳於當地的制鼓技藝產生了濃厚興趣。馬向陽的高祖馬仁義,拜當地一位曾在洛陽東大街開鼓行的八旬老藝人為師,學習傳統大鼓製作技藝。馬向陽的曾祖馬掌、祖父馬元帥都繼承了傳統制鼓技藝。馬元帥生於1926年,解放前後一直在緱氏一帶製作皮具和修鼓、制鼓,馬元帥曾開辦家庭制鼓作坊,馬向陽的父親馬恩15歲便開始潛心學藝,傳承了祖輩制鼓技藝。

改革開放初期,村辦集體企業的興起,馬恩帶領10餘名學徒在村部辦起了村級集體制鼓廠。5年多的時間裡,馬恩帶領業務員,背上乾糧和樣品,走南闖北四處推銷,把緱氏大鼓銷往山西、陝西、青海、黑龍江等地。集體制鼓廠關停後,馬元帥和馬恩父子重操舊業,辦起了制鼓家庭作坊,生意紅紅火火,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看到制鼓能掙錢,附近的村民們紛紛效仿,一時間制鼓作坊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隨著緱氏鎮金屯、馬屯村及周邊制鼓越來越多,賣得越來越遠,馬屯大鼓的名氣越來越大,緱氏鎮成了聞名遐邇的“中國鼓鄉”。如今,在緱氏鎮從事制鼓相關行業的家庭作坊和鼓廠有200多家,群眾靠著制鼓走上了致富路。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被同時擂動、震撼全球的2008面直徑1米的大紅鼓,就是緱氏人制作的.

馬向陽:“傳承+創新” 引領鼓韻新篇

創新驅動 華麗蛻變

古往今來,大鼓音色低沉響亮,雄壯有力,一直是各族人民喜愛的民間樂器。初期的大鼓,鼓身有用金、玉、木、石等製成。用金屬製造的叫“鉦鼓”,用石料製造的叫“石鼓”,用獸皮製成的稱為“皮鼓”。而現今,常見的多是用木料和牛皮製成的木質大鼓。

對於木質大鼓,馬向陽從小耳濡目染,早早就從父親那裡繼承了精湛技藝,並在制鼓過程中自主創新改良材質,研製出了一種更為輕便實用的替代品——膠木鼓。

說起膠木鼓的研發,可謂一波三折。

馬向陽初中輟學回家,跟隨父親經營制鼓作坊。從最初的一老一少拉大鋸切割原木、小鋸挖弧、合縫刨平,到後來的電鋸切割原木、鋸成弧板、拼裝成型……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現代工具的使用,馬向陽不僅見證了制鼓業的迅猛發展,也飽受同質化競爭之苦。

早在2002年,馬向陽的腦海裡就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打電話詢問遠在武漢經營樂器生意的小叔,因一句“市場不會認可的”而放棄。到2006年年底,隨著制鼓行業同質化競爭越演越烈,馬向陽重拾舊日想法,日思夜想,到處求證,最終提出了自己的初步設想。

設想變為現實絕非易事。後來,馬向陽在洛陽找到了一家膠件廠,希望能將鼓身像膠件產品一樣利用模具一次成型。經過反覆溝通協商,該廠負責人對此逐漸有了興趣,基本同意了,但也提出了條件。馬向陽這次是下定了決心,找模具廠開模具,到膠件廠試製樣品,修改模具、調整參數、試製樣品、檢驗測試……在隨後的1個多月裡,他風雪無阻,每天早早趕到膠件廠,為的就是見證歷史、迎接“新生”。

從提出設想到試樣成功,馬向陽用了一年多時間。

試樣雖成功了,可用戶能接受嗎?馬向陽那顆懸著的心一直不敢放下。在隨後的日子裡,他不斷將樣品送到親戚家朋友家的作坊試用,及時瞭解市場反映。與此同時,他多方籌措資金,到江蘇訂購1套注塑設備,定製20多套模具,自己開始試生產。經過近8個月的推廣,在全球金融危機來臨之際,膠木鼓終於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和用戶的肯定,並迅速搶佔市場。

馬向陽:“傳承+創新” 引領鼓韻新篇

緊蒙密釘 鼓韻悠長

在馬向陽的車間裡,到處擺滿了圓桶形的膠木鼓身,通身黝黑,光滑明亮,車間裡工人們忙著釘鼓耳、上色、蒙皮,一派繁忙景象。

相比傳統作坊,公司在規模化、品牌化、集約化發展上更具有競爭優勢。在蒙皮區,一名來自緱氏鎮滹沱村的工人郭淑娟正在給膠木鼓鼓面蒙牛皮,只見她將鼓身放置於一個圓形架子上,穿釘、綁繩、打釘、切邊,動作嫻熟麻利。有人測過時間,9寸鼓兩面需要釘132個釘,最快的用時4分半,1天能加工200個。郭淑娟笑著說:“她最快也得5分鐘以上。”

“這制鼓看似容易,但要製出好鼓,卻不簡單。”歲月的沉澱和歷練,讓馬向陽對傳統制鼓技藝有著更深的理解。“做鼓講究八個字‘緊蒙密釘,晴雨同音’,鼓面繃得更緊,鼓聲更洪亮。”馬向陽說,木質鼓需要按照鼓身的不同尺寸,將原木鋸成板材,再刨成一定弧度的木片,使其在拼接時能嚴絲合縫。膠木鼓和木質鼓蒙皮工藝基本相同,將牛皮鑽孔穿繩,與鼓身固定在一起,繪邊線、釘釘子,剪掉多餘邊料,一面鼓就做好了。

“木質鼓和膠木鼓外形幾乎難以辨認,但重量上略有不同,以這9寸鼓為例,木質鼓重700克,膠木鼓重近600克。相比之下膠木鼓更輕便耐用還環保省錢,按年產40多萬個膠木鼓,僅節省木材這一項,預計每年可少砍伐樹木近2000棵。”馬向陽邊說邊拿出手機計算。

馬向陽說,目前,全國僅有緱氏鎮的8家鼓廠在生產膠木鼓,年產量超500萬個,佔全國市場的七成,這種鼓日均生產上萬個,與過去的手工或半手工制鼓相比,生產效率提高何止百倍。

“隨著現代制鼓技術的出現,選材、工序的簡便,很多年輕人都不願意學習手工制鼓技藝,手工製作的鼓也越來越少了。”馬向陽說,他們公司現在生產的鼓直徑從13釐米到4米不等,各種類型、各種型號俱全,其中手工木質鼓與膠木鼓比例還保留在3:7,“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把傳統制鼓技藝繼續傳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