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生產隊,重回大食堂

重溫生產隊,重回大食堂

1958年10月,《人民日報》發表社論《辦好公共食堂》。社論事無鉅細地提出了辦好公共食堂的具體要求,比如食堂飯菜多樣化,飯要粗細搭配,有幹有稀,菜要多種,有菜有湯,儘量免費供應醬油、醋、蔥、蒜、辣椒等調味品。要注意改善伙食,應當爭取每月吃兩三次肉,每逢節日會餐。食堂要講究衛生,要有自己的蔬菜基地,對年老社員、兒童、病員、孕產婦應在飲食上適當照顧,要利用舊有房屋改建飯廳或儘可能地新建簡易飯廳等。

5月23日,本報帶近百名讀者來到我省蘭西縣旅遊觀光。中午,讀者生活館特別在當地長江村的王家大院為讀者們準備了五口大鍋,讀者們親自動手,“重溫生產隊,重回大食堂”。

一路高歌,向著“生產隊”邁進

生活館工作人員一路上的貼心服務也讓讀者們倍感暖心。有的讀者身體不好,上下車都有工作人員攙扶。剛一上車,館長張發波就貼心地問讀者們是否攜帶降壓藥降糖藥救心丸,大客車上還貼心地準備了急救藥箱。一大早7點多出發,難免有讀者沒吃早飯,工作人員還為讀者準備了“暖心小麵包”和礦泉水。前不久剛過完520,在車上,工作人員還為成雙成對來的老人們發棒棒糖,很多對讀者都已經是金婚了。工作人員細心提醒:“大爺大娘要是糖高,千萬別吃,回家給你孫子孫女吧。”

重溫生產隊,重回大食堂

重溫生產隊,重回大食堂

不到兩個小時的車程,一路歡歌笑語。到達蘭西后,第一站便是參觀我省著名佛教寺院東林寺。東林寺背靠拉哈山,面向呼蘭河,門口就是大水庫。依山傍水,景色宜人,這裡曾由原黑龍江省佛教協會副會長、極樂寺副主持安西法師任主持。

你切墩我掌勺,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10點半,大隊人馬在東林寺門口再次集結,歡樂大客向旅行的最重頭“景點”——蘭西縣長江村的“生產隊”進發。

到了目的地,讀者們分成了五個大隊,一隊一口大鍋。隊員們必須自己動手,將“生米”做成“熟飯”。之前,工作人員已經把半成品食材洗好放在了盤子裡。讀者生活館館長張發波千叮嚀萬囑咐:“可不能讓老人們碰水,好多讀者都有關節炎,菜咱們給他們洗,他們炒就行。”

你切墩我掌勺,她端盤子他添柴,“油呢?水呢?鍋鏟子呢?十三香呢?”你就看吧,幾十個人一起上陣的場面老熱鬧了!“小夥兒你別拍照了,快把那鍋刷子遞給大娘!”“哎,你們3隊不是有鹹鹽嗎?拿俺們2隊的幹啥,這不是典型的‘挖社會主義牆角’嗎?”

重溫生產隊,重回大食堂

這邊有火急火燎的,那邊也有慢慢悠悠的。4隊的胡大娘慢慢悠悠地打雞蛋,磨磨蹭蹭地放調料,可是她“心裡急”啊!“你快幫我瞅瞅,這鍋咋還不冒煙啊?”“哎呀,我這個笨啊!我這沒下過鄉的手腳就是不麻利。”“這柴火板子咋著的這麼慢,看來農村生活我是真不習慣。”果不其然,4隊的菜做得最慢,別的大隊都開造了,這隊最後一道肉燉豆腐還沒出鍋呢。可慢工出細活,這一隊最後燒出來的菜,色香味兒俱全。“快來給俺們這隊的韭菜炒雞蛋拍張照,這土雞蛋做出來焦黃焦黃的,咱們自己家做的雞蛋跟這個沒法比!”

除了本報讀者自己做的大鍋菜,“生產隊”大院兒也給各桌添了幾道硬菜——殺豬菜、水煮肉片、特色幹豆腐卷肉、當天的新鮮血腸、自己家灌的雞蛋腸、剛蒸出來還冒氣兒的饅頭花捲、顫巍巍的大米查粥、冒紅油的鹹鴨蛋管夠。

重溫生產隊,重回大食堂

放開肚皮吃飯,鼓足幹勁生產

大爺大娘們一邊吃著自己做的可口飯菜,一邊想起了自己上山下鄉的青年時代。讀者錢大爺回憶:“年輕時,響應毛主席的號召,在農村當過幾年知青,那會兒就吃大鍋飯,這一晃幾十年過去了,感謝報社組織的這次活動,讓我找回了青春。”

錢大爺說:“當年的大食堂,主要受到兩部分人歡迎:一是婦女,她們說,這下可好啦,再也不用愁勞動收工後累死累活地做飯啦,收工後能吃現成飯,這多好啊!另一部分就是打光棍的老爺們,這大食堂好像專門給光棍辦的,光棍再也不用愁自己掏灰生火,生一頓熟一頓地做飯了!”

讀者趙大娘回憶:“我曾經在河南上山下鄉,我們在的那個生產隊,一個禮拜飯菜不重樣!每天三餐,每餐四個菜。一週一聚餐,節日大會餐。我還記得那時候的菜,和平湯涼粉、豆芽、銀絲菜、紅絲菜氽湯麵、白菜、炒豆腐、炒百合七糕點肉絲、肉片、炒白菜、炒韭菜紅燒肉、小酥丸、大酥肉、氽湯丸子、拔絲山藥、焦燒肉、木耳湯、油饃百合湯、金絲菜……”

重溫生產隊,重回大食堂

“你們大隊一個禮拜不重樣,我告訴你,俺們生產隊的飯菜一個月都不重樣!”趙大娘的老伴兒高大爺也打開了話匣子,“當年生產隊大食堂還開‘流水席’,社員隨到隨吃。一走一過的行人,我們食堂全都管,就跟古代的張魯設義舍似的,五里設個涼亭,十里設家飯鋪,豬肉燉得紅潤潤的,大米飯亮晶晶的,路過的人來了就吃,吃了就走,人家不吃,俺們還勸人家,說反正‘吃飯不要錢’!”同桌的崔大娘回憶:“當年,不少生產隊大食堂都有一個共同的口號叫‘放開肚皮吃飯,鼓足幹勁生產’!”

“吃飯不要錢”和“放開肚皮吃飯”,實際施行了不到兩三個月,多數生產隊大食堂就已寅吃卯糧。崔大娘說:“炊事員生怕社員們吃得‘打鍋’(飯菜不夠吃),每頓都多做些,剩飯剩菜吃不了就倒掉了。後來又趕上了自然災害,開始是吃山藥不去皮,小麥‘一籮打到底’,磨成全麥面還可以,畢竟還是糧食,黍子連皮磨成面做‘連皮糕’吃,吃了以後大便乾燥,大人還好一些,尤其是小孩一大便就哭。後來就搞‘代食品’,把玉米稈、山藥蔓、蕎麥稈、圓白菜根收集起來磨成面摻上白麵做成窩窩吃,結果吃得不少人身體浮腫,腿上按一下就是一個坑。過了那幾年,我們才知道珍惜糧食有多重要!就算到了今天,吃剩下的飯我都得打包帶走,可不能糟蹋糧食啊!”

重溫生產隊,重回大食堂

“純天然”的龍江味道

吃飽喝足後,大院裡的“純天然”綠色食品引起讀者的注意。家養豬肉12塊錢一斤、土雞蛋1塊5一個、純天然小米4塊錢一斤……讀者孟女士買了154塊錢的前槽和47塊錢的排骨。“剛才咱們做的豬肉就是這純天然的家養豬肉,咱在城裡吃的冷鮮肉跟這沒個比!我多買點兒回家給我孫子吃。”

農村還有一箇舊習慣:“收不收吃一秋。”孟女士回憶:“當年生產隊儘量把食堂的飯菜質量安排得好一些,還訂了食譜,變換花樣兒,白麵做饅頭、花捲,莜麵變著花樣兒做,隔十天半個月還吃一頓油炸糕。” 本報讀者生活館館長張發波說:“今後的重溫生產隊活動,咱們也會給讀者們變著花樣兒備菜。旅遊惠民一直作為生活館的常態工作進行,受到讀者們的廣泛歡迎。為了滿足更多讀者的需求,報紙今後也將繼續開拓創新,打造更多獨具特色,貼近讀者的旅遊路線,讓大家平平安安出門,樂樂呵呵回家!”(李子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