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四世三公的袁绍是三国最为败家之人

曹操曾经这样评价过袁绍,说是: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孟德的这几句话可谓一针见血,把这位号称四世三公的官二代藐视的体无完肤。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四世三公的袁绍是三国最为败家之人

而这袁绍又是何人?他在东汉末年又有着怎样的地位?为何又能成为一个败家之人呢?要说这袁绍呢,我们还就得从袁家祖上说起。

袁家在汉代绝对是显赫之门,从汉章帝开始,就有连续四个人位列三公之位,汝南袁家可谓是世家大族,在这样的光环下,即使袁绍乃庶出长子,依然在汉末有着极高的地位。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四世三公的袁绍是三国最为败家之人

而汝南袁家的名声给袁绍到底带来了什么呢?在汉代那种士族社会,人们往往对那种具有权威的家族充满向往,而对于出身豪门的袁绍来说,招兵买马扩大地盘对他来说轻而易举。他凭借袁家的声势,遍及天下的门生故吏,可谓是一呼百应,就连讨伐董卓的时候当个盟主众人也感觉理所应当,但也只有曹操不服,这当然只是后话。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四世三公的袁绍是三国最为败家之人

后来在他的创业中,可谓是一帆风顺,毕竟袁家权倾天下的名声不是白吹的,不断的有名人志士投奔,手下有田丰、沮授等等谋士,颜良文丑一众名将,很快就占据了冀青并幽四州,他巅峰时期的势力,绝对比三国鼎立之后刘备和孙权的基业还要大,但就是这么一个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人物,却被曹操打的一败涂地。

官渡之战,袁绍拥兵十万,曹操三万,结果是,曹操以弱胜强,从此成为中原霸主。袁本初的刚愎自用,以及他自认为高贵的出身,却小看了这位日后的枭雄,其焉能不败!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四世三公的袁绍是三国最为败家之人

所以,我认为,显赫的出身只能在成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绝对不是决定因素,这个道理在袁绍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他以高贵的身姿藐视曹操、刘备,殊不知,越是创业不易的人,他们的人格越是高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