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出一些乾隆考核官員的評語,有的只有兩個字,但信息量卻很大

清代對官員的考核稱為“京察”和“大計”。在京的實行每三年一次的“京察”,外省的實行每三年一次的“大計”。按例,外省文武官員在接受考核的同時,還要求所有官員要入宮覲見。除此之外,新官上任前也要“帶領引見”。

列出一些乾隆考核官員的評語,有的只有兩個字,但信息量卻很大

文官赴任前,照例是由吏部帶領引見,武官則由兵部帶領引見。或許大家會以為這種覲見不過是一種形式,短時間內皇帝又如何能區分一個官員的優劣呢?然而,清代皇帝與每個官員的談話細節卻很讓人吃驚。以乾隆帝為例,他對於引進十分重視,而且會在每個官員的履歷上寫下一些簡短而又一針見血的評語。

乾隆皇帝的眼光很犀利,對各官員有著極高的品鑑能能力,他的評價影響著一個官員的仕途前程。作為皇帝,這種面對面的交流顯然不是形式性的。道理很簡單,因為大清的江山是他愛新覺羅氏的,對於官員的任用自然會很慎重。而那些地方督撫和吏部的官員就有例行公事,做順水人情的嫌疑了。

列出一些乾隆考核官員的評語,有的只有兩個字,但信息量卻很大

因此,官員對於覲見皇帝非常重視,一個平時優秀的官員很可能就毀於一次糟糕的陛見。乾隆三十二年,一位浙江按察使就很倒黴,他給乾隆帝留下了“不懂規矩”的粗俗印象,乾隆認為他舉止粗野,就向浙江巡撫發出質詢,儘管得到的回答是該按察使並無過失,雖然舉止欠雅,但為官方正,可勝任其職。可是第二年,乾隆帝還是藉著茬將他革職了。

乾隆在位六十年,類似這樣的覲見實在太多,筆者在有關史料中找到一些乾隆帝對官員的御評,這些評語比較有代表性,下面列出來供各位讀者品鑑:

列出一些乾隆考核官員的評語,有的只有兩個字,但信息量卻很大

禮山:人似忠厚,還可用,然器質只可勝道臺而已。(1747年)

周元理:精幹曉事之材。(1758年)

孔繼洞:不如先所記,似圖安逸自止之物。(1758年)

姚立德:結實,有出息。(1761年)

兆麟:似有良心,當可用者,或略短於才事。(1761年)

譚尚忠:明白,似有出息。略薄。(1762年)

馬騰蛟:結實可用,將來有出息。(1762年)

吳兆基:伶俐,當可造就,再看。(1764年)

梁兆榜:此人似可,妥當,非大器。(1766年)

顧學潮:未免蘇州派,非甚大器。(1773年)

德爾炳阿:去得。(1780年)

沈榮勳:尚可。(1783年)

列出一些乾隆考核官員的評語,有的只有兩個字,但信息量卻很大

乾隆這些評語都非常簡短,褒獎之語有:忠厚,有出息,結實,有良心等,貶低之語有:圖安逸,薄,非大器等。這些評語事實上會成為官員的一個標籤,一旦被打上貶義後,那麼註定這個人此後將不得大用,吏部也會將其歸入檔案,作為最直接的參考。

儘管乾隆帝看人、用人都有獨到之處,但不可否認,這種時間很短的交流也不見得會看出官員的本質。有時主觀色彩也會過於濃厚,難免會有先入為主的影響。比如,乾隆對江南人士就很猜疑,或是有些人在先前已經見過並有很好的印象。

列出一些乾隆考核官員的評語,有的只有兩個字,但信息量卻很大

乾隆帝對官員的要求很高,從一定程度上來講也是參考自己的執政標準和能力。在他眼中,真正能成大器的是少之又少,就連周元理這樣的大才在他心目中似乎也並不完美。要知道周元理覲見的那時只不過是個知府,後來他官至直隸總督、工部尚書,而且都是乾隆一首提拔的,這樣的人才很明顯是屬於頂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