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出一些乾隆考核官员的评语,有的只有两个字,但信息量却很大

清代对官员的考核称为“京察”和“大计”。在京的实行每三年一次的“京察”,外省的实行每三年一次的“大计”。按例,外省文武官员在接受考核的同时,还要求所有官员要入宫觐见。除此之外,新官上任前也要“带领引见”。

列出一些乾隆考核官员的评语,有的只有两个字,但信息量却很大

文官赴任前,照例是由吏部带领引见,武官则由兵部带领引见。或许大家会以为这种觐见不过是一种形式,短时间内皇帝又如何能区分一个官员的优劣呢?然而,清代皇帝与每个官员的谈话细节却很让人吃惊。以乾隆帝为例,他对于引进十分重视,而且会在每个官员的履历上写下一些简短而又一针见血的评语。

乾隆皇帝的眼光很犀利,对各官员有着极高的品鉴能能力,他的评价影响着一个官员的仕途前程。作为皇帝,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显然不是形式性的。道理很简单,因为大清的江山是他爱新觉罗氏的,对于官员的任用自然会很慎重。而那些地方督抚和吏部的官员就有例行公事,做顺水人情的嫌疑了。

列出一些乾隆考核官员的评语,有的只有两个字,但信息量却很大

因此,官员对于觐见皇帝非常重视,一个平时优秀的官员很可能就毁于一次糟糕的陛见。乾隆三十二年,一位浙江按察使就很倒霉,他给乾隆帝留下了“不懂规矩”的粗俗印象,乾隆认为他举止粗野,就向浙江巡抚发出质询,尽管得到的回答是该按察使并无过失,虽然举止欠雅,但为官方正,可胜任其职。可是第二年,乾隆帝还是借着茬将他革职了。

乾隆在位六十年,类似这样的觐见实在太多,笔者在有关史料中找到一些乾隆帝对官员的御评,这些评语比较有代表性,下面列出来供各位读者品鉴:

列出一些乾隆考核官员的评语,有的只有两个字,但信息量却很大

礼山:人似忠厚,还可用,然器质只可胜道台而已。(1747年)

周元理:精干晓事之材。(1758年)

孔继洞:不如先所记,似图安逸自止之物。(1758年)

姚立德:结实,有出息。(1761年)

兆麟:似有良心,当可用者,或略短于才事。(1761年)

谭尚忠:明白,似有出息。略薄。(1762年)

马腾蛟:结实可用,将来有出息。(1762年)

吴兆基:伶俐,当可造就,再看。(1764年)

梁兆榜:此人似可,妥当,非大器。(1766年)

顾学潮:未免苏州派,非甚大器。(1773年)

德尔炳阿:去得。(1780年)

沈荣勋:尚可。(1783年)

列出一些乾隆考核官员的评语,有的只有两个字,但信息量却很大

乾隆这些评语都非常简短,褒奖之语有:忠厚,有出息,结实,有良心等,贬低之语有:图安逸,薄,非大器等。这些评语事实上会成为官员的一个标签,一旦被打上贬义后,那么注定这个人此后将不得大用,吏部也会将其归入档案,作为最直接的参考。

尽管乾隆帝看人、用人都有独到之处,但不可否认,这种时间很短的交流也不见得会看出官员的本质。有时主观色彩也会过于浓厚,难免会有先入为主的影响。比如,乾隆对江南人士就很猜疑,或是有些人在先前已经见过并有很好的印象。

列出一些乾隆考核官员的评语,有的只有两个字,但信息量却很大

乾隆帝对官员的要求很高,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也是参考自己的执政标准和能力。在他眼中,真正能成大器的是少之又少,就连周元理这样的大才在他心目中似乎也并不完美。要知道周元理觐见的那时只不过是个知府,后来他官至直隶总督、工部尚书,而且都是乾隆一首提拔的,这样的人才很明显是属于顶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