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毛笔用笔不死板?

Laura-wei


我是雨夜构想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想要运笔不死板,唯一的办法就是坚持练习。持续练习。


书法练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在外人看来还是一个特别枯燥过程。必定要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才会到达自己想要的效果。尤其是毛笔书法,笔杆和笔尖材料的特殊构造,导致书写运笔难度极大增加。书写者急切之间总是不能完全掌握书写要领,出现心到笔难到的窘境。

初学书法运笔生硬是一个普遍现象,不管怎么练习都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往往一个笔画写一百遍,就有一百个样子。没有一个是自己想要写出来的效果。这就需要坚持练习,练习笔画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机械的练习,而是要讲究方法灵活的练习。要用什么方法就看自己对书法的领悟能力了,比如写点画,点画在不同的字上边有不同的写法,一定要注意灵活的在单个字上的运用。

毛笔用笔死板,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书法的领悟能力不强。在写字的的时候,很多字是我们在字帖上没有出现过的,这时候就需要结合字帖和平时对书法的理解,举一反三的写出这个字。什么样的结构运用到什么字里,应该在没下笔之前就做到胸有成竹,这样才能下笔有神,运笔自如。

总之改掉毛笔用笔死板,重要的方法还是要坚持练习,多多练习。在大量的练习中找到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雨夜构想


书法用笔不死板,需要综合的技法来解决。

(1)

调水调墨

  • 任何情况下,书法都不应该直接蘸墨汁就写。因为墨汁太浓太黑,写出来的笔触不死板才怪。

  • 正常情况下,先蘸清水;再调淡墨,舔干水后,蘸淡墨;再次舔干;最后蘸少许浓墨,开始书写。

林散之作品:第5字“乳”的最后收笔处,墨已经用尽,笔触渐淡,色调控制极其高超。


  • 如果需要涨墨效果,那就要反复尝试所调好的墨的浓度,在纸上先试笔,看看涨墨的程度是否符合预期,直到满意后再开始书写。

  • 如果需要宿墨效果,就要提前两天预制宿墨,书写前依旧先蘸水和淡墨,再舔蘸少许宿墨,即可书写了。

  • 同理,需要特殊的笔墨效果,或许没有制备水墨的定法,需要多加尝试,不断总结,或许能发掘出自己特有的独门绝技也未可知。

  • 只有毛笔的根部、腹部和笔锋的含水、含淡墨、含浓墨比例不同,写出的笔触才会有枯湿浓淡的色调变化和肌理变化,笔触也就不可能死板了。

(2)

行笔的节奏

  • 有节奏地行笔是一种高级笔法,这种技法需要长期、勤奋、艰苦的练习,或许才能清晰地表达出笔触的节奏感。

康有为书法:第一个字,一笔而就,用笔波荡,节奏分明,转笔折笔肌理清晰可辨。


  • 在具备有节奏地行笔能力后,一笔之内减速可写出漫渍,一加速又可以写出飞白,那时候就可以说用笔入神了,完全不必担心用笔死板的可能。

(3)

其他技法

  • 有些书体的笔触,先天就比较生动,譬如行草书;但有些书体的笔触则容易死板。

  • 在书写诸如篆隶楷书体时,要注意用笔的笔法要正确并劲道,争取使笔触显现的特点最大化。

  • 还可以让相邻的笔触,有粗细、方向、依斜等不同,使之姿态生动些,免坠死板之虞。


其实,预防用笔死板的最好方法,就是时刻保持清醒的意识,有了理性的防范准备,加上一些笔墨技法,用笔死板的事,也就不算个事啦。

闻道深般若


用笔不死板,其实非常简单。三个字:准、熟、学。

准是指点画造型的准确把握和相应技法的随心所欲而不越规矩。


有了准头,需要娴熟来支撑了。技法的精熟,落笔肯定,行笔稳健点画线条自然有形质在时间空间上的运动感。

在就是学问的涵养。有了学问之融入,书法就会有一种儒雅之气。这格调和品味养成的气质就会随着自如的用笔技法而融汇与作品的点画空间和笔墨语言之中。三者兼而有之,用笔自然有灵性,笔底腕下有灵性和通神之法,用笔自然圆。



用笔的死板与灵活,关键在于心性,不同的心性,也会影响用笔的灵活与死板,甚至心态与情绪的变化,都会影响用笔的节奏。书写者心灵手慧,用笔则

点画如摧陷,钩画如骤雨,牵带纤细如毫毛,运笔如鸣凤遨游,回锋如花林中漫游之少女。

钟繇说:用笔者天也,流美地也。讲的就是用笔与点画线条的形质关系。

用笔的技法节奏和书写者的情绪不同,点画线条和造型结构的空间与布势也会有不同的丰富变化。




“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用笔重,速度慢,墨饱,书写者性格敦厚如颜真卿用笔则容易丰腴饱满。颜真卿的成熟时期的楷书用笔比较清腴,多用提笔裹锋,提按铺毫,慢捺则肥,多力丰筋。







翰墨书道


用笔如何不死板?颜真卿曾经也问过张旭一个类似的问题。

张旭回答说:“妙在执笔,令其圆畅,勿使拘挛。”

意思就是说,执笔不要太紧,过紧就会使手指僵硬,力止于笔管而不注于笔毫,并且手腕拘束,限制了灵活自如的发挥,就无法“圆畅”。

那么要想字不死板,“松”,就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此处的“松”不仅仅指书家身心放松,也是指技法中,执笔的松。

首先,越是谨小慎微,越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我们在书法创作的时候,往往想创作出完美的作品,思前想后,小心谨慎,最终畏惧生疑,心中产生疑惑,下笔自然犹豫,最后书不成书。

所以,放松心境,“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历代多少不可复制的佳作,都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创作出来的,著名的《兰亭序》即是如此。

第二,掌握“指实掌虚”的执笔之法。

执笔不必过紧,轻执笔,自然手心虚,手指能自如运动,不受拘束,运笔才能有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笔端多变化,笔意尽显,写出的作品自然就不会死板。

我是写字吧,期待你的关注!


写字吧


用笔不死板,也就是所说的八面出锋,八面入锋!


能够做到八面出锋,与八面入锋不容易,它需要你从握笔之初就要调整好姿势,而这个姿势不是死板的一个模式,而是不管你应用那种姿势,都要保证用笔方向能够灵活,我们在纸上行笔无非是四个方向,你的姿势需要保证向任意方向行笔都能灵活。


我曾经提醒过一个网友的握笔姿势,这个网友委婉地谢绝了我,其实,我挺为这个网友惋惜,网友的字写的挺有功底的,可是就是在握笔的姿势上存在一个方向的障碍,可能现在对于写楷书还没有大的障碍,但是,真正达到书法高端时,即使是楷书也需要讲八面出锋,具备八面出锋的素质才是楷书能达到巅峰的保障,可能有人不服气,没有办法,书法这种艺术是只有达到境界了才能体会妙处,不理解的,只有自己走自己的路吧!

在书法上用笔死板是永远都写不出有神采的书法来的,大家临帖大多数都临不到大家的神采,即使是形已完全具备,其原因多数都是输在用笔不灵活上!


一笑貫长天


毛笔用笔不死板,
方法科学又简学:
先将毛笔五指拿,
运腕挥洒若等闲!
按毛笔写字升华为书法,时在汉末三国之际。当时执笔比较随意,可能三、四、五指各显神通。因为之前在简牍书写,以实用方便为宜。
自书法按笔法写出艺术作品并大受帝王权贵喜爱(注意非写一般的毛笔字),人们逐渐总结科学正确的创作方法,至唐代形成五指执笔法并强调了执笔的重要性,彼时所讲笔法包括执笔法。遂使唐代草书大兴,成为书史上超越前代并傲视后世的书艺高峰。
宋代高桌广泛使用,悬肘五指执笔之法稍欠,一般实用书写比较随意,但书家仍按古法。今人写字多图省事,说苏轼有把笔无定法之句,忽视五指执笔基本功训练。这是断章取义,苏轼诗还有下句,即以虚语引出的实句:要使虚而宽。虚而宽即五指执笔,掌心空虚圆宽可容卵。
又五指执笔主要是有利运腕,今人不知,捻管转指,腕死笔滞。别说是写草书,写楷、行也小气。


所以说要用笔不死板,五指执笔,运腕挥洒,钟王再生,不过如此!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80d00077883a4359b06\

王乃栋说书画


这是需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每次写完字后,把笔、砚清洗干净。毛笔还需要理顺笔锋,最好是悬挂在笔架上。我曾经有一个砚台,最便宜那种(10元)。我一直放书案上用了七八年,每次用后清洗干净。到后来,我一个朋友看到后,说这砚台养得真好!笔也一样,如果保养得好,不但可以延长使用年限,也可以让笔用着顺手。我现在常用的几支笔,应该都超过三年了,一直很顺手。


西廨七叔


用笔如何,终究是看你个人控笔能力,以及对写字用笔的理解。

要想用笔灵活,首先免不了多练,直到你能自如地去控制毛笔,想写出什么样的形态就很自然地写出什么样的形态。如果拿笔都不灵活,用笔写出来的字也很难灵活。

第二步,就是对写字、对笔画的理解,如果你思维上僵硬不灵活,也会导致你写的字不灵活。

总之,掌控好毛笔,解放思维。


书法玩家寻道儿


古人的用笔方式和笔法是经过数千年实践总结出来的,所以传统笔法用起来非常灵活。但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那就是无论什么笔法,写出来的字必须要美。因为脱离了美的艺术是不会有生命力的。

金楷宗师谭白虎化繁为简,创造了一种金楷笔法。这种笔法适合很多人用。他在古圣先贤的书写方式的基础上做了很多改变,于是化繁为简创造出了“金楷字体”。

我们不应有今不如昔的陈旧观念,而应该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江山代有才人出。我相信后人还会创造出一些适合他们时代的书写笔法,创造出一些很好的字体。


文化动态


毛笔书法,重点在握笔姿势、手腕的稳定和灵魂性。

练习之初,要打牢笔画、运笔的基本功,不能贪多嚼不烂,也不要有什么自创的动作。

书法字帖和练习方法,历经几千年的总结经验出来的,实用恰当科学。

在写字的笔画、技巧和运笔方式熟练之后,慢慢的琢磨自己的特点、理解、运笔方法,逐步进行优化改进。总之,是灵活、方便。

再者,不同的毛笔,弹性不同,吸墨存墨不同,对运笔会有不同的影响。

毛笔,对练习书法的人来说,就是相当于战士的枪。要善于保养,摸清特点。

达到人笔合一的境界,就顺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