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威脅之保險業的春天

人工智能的威脅之保險業的春天

文 | 風銀

早2001年斯皮爾伯格執導的《人工智能》(《AI》)電影中,

這部披著溫情外紗的科幻電影,

機器人有了人類的思維和情感。

“智能”是複雜的

認知科學、智能科學、哲學、心理學都將應用在該領域去構建所謂的“智能”。

1 人工智能的春天

現如今,AI早已是無處不在。掃地機器人,客服機器人,蘋果siri,AlphaGo,自動駕駛……這些日常見到的機器其實也都涉及人工智能。

你們覺得有一天我們人類會被“機器”取代嗎?

像客服機器人,被有些電商、社交等平臺引入幫助公司進行營銷或客戶服務。比較早的交通銀行“嬌嬌”,就能準確的回答客戶提出的有關產品以及服務方面的問題。

AlphaGo更是赫赫有名,AlphaGo靠著“深度學習”,不斷自我對戰數百萬次,不斷累積戰勝手段,在觀察圍棋子的整體佈局的基礎上選擇最佳下法,以4:1打敗李世石,這種近乎人類大腦功能的判斷令人不寒而慄。

有關人士認為,人工智能之所以能夠迎來發展春天,其受益於大數據積累、算法迭代、計算能力,這也正是人工智能能夠掀起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之因。

這樣看來,隨著數據電子化程度加深,數據較集中且數據質量高的行業或將最先受到人工智能的改造,實現機器協助人類工作、提高效率。

2 忘記大腦洞

不過真的只是協助嗎?

有個腦洞,人類造出一臺高智慧的人工智能機器人,這臺機器人不斷深入學習,有一天他有了人類的情感,想取代人類,就造出其他與自身極其相似的人工智能機器人。但是我們可能會想這不會有威脅的,機器人沒能量不就不會思考行動了。但是機器人自己也想到這一點,他造出可以輔助供能的機器人,機器人之間就這樣相互扶持發展……不寒而慄。這一天希望永遠也不會來到。

人工智能的威脅之保險業的春天

還是從腦洞跳回到人工智能在保險業內技術應用吧!

以下是已經開始廣泛應用的技術:

(一)人臉識別技術引入

通過後臺將客戶身份證照片與公安部下轄的身份證認證中心照片進行智能比對,用以替代人工認證,從而將保全服務智能化。

(二)智能核保功能上線

智能核保後臺通過問卷方式瞭解客戶健康情況,並給出被保險人是否獲准投保的“核保結論”。

(三)智能客服廣泛應用

智能客服是保險企業中應用最廣泛的智能科技,智能機器人、視頻通話及遠程審核等線上服務平臺可以滿足客戶所有保單服務需求,而且機器人客服並非完全程式化的人機對話,其具有一定的學習功能,屬於智能範疇。

3 人工智能給保險業帶來的影響

不少的保險公司開始嘗試將人工智能搬進保險交易的環節中,專業的機器人通過數據的整合學習,能夠針對性的對客戶的需求進行解答,這不僅有利於提升客戶體驗,還有利於保險業的發展,

那這些應用還會對保險業產生哪些影響呢?

1.銷售渠道將被率先改造

2.運營效率有望進一步提升

海外保險創業公司Lemonade成立於2015年,總部坐落於紐約的他們已經獲得了來自谷歌、安聯、紅杉資本等企業共計6000萬美元的投資。

Lemonade通過移動端app為消費者提供家財險服務,整個銷售過程都是由其智能聊天機器人負責的,消費者可以體驗到全自動的保險購買體驗。客戶僅需要花90秒就可以完成投保,在理賠時,只要花3分鐘的時間就可以獲得理賠款。

Lemonade的家財險面向租客和屋主兩個群體,其月保費分別是5美元和25美元起。優惠的價格以及極速的體驗讓Lemonade獲得了紐約消費者的喜愛。據Lemonade透露的數據,他們的客戶都是從下圖所示的傳統保險公司中轉投而來。

上述例子就是抓住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機會,智能聊天機器人負責銷售,而且通過迅速提升保險公司技術水平,大大提高保險公司的運營效率。

3.大幅度降低風險概率

可以運用在人身險,穿戴設備,隨時監控身體變化情況,這將很大程度上的影響到健康險的發展。

4.有效約束道德風險

保險由於信息不對稱性很容易產生道德風險,道德風險是保險業的一大難點,但是有了大數據為基礎的人工智能技術,能很大程度的收集到用戶信息,降低道德風險。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