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5年內產業大調整,兩大變革改變農業新方向!

一些朋友說,越來越覺得這個世界陌生。為什麼呢?

我們眼中,這個現象是這樣的:

一個是宏觀經濟,比如國家發佈什麼樣的政策,做了什麼樣的決定;另一個是我們眼前和我們從事的這個產業在發生什麼變化。

如果把宏觀當做天,把產業當作地,那麼,大家有沒有感覺現在已經改天換地,很多行業變的非常陌生。

那麼,好,我們來看一看,它是怎麼變陌生的。

農業5年內產業大調整,兩大變革改變農業新方向!

回顧30年,產業變革的起伏

30多年來,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行業賺到不同的錢,中國30多年的經濟發展,就像南京的長江一樣曲曲折折,不同的時間點錢在不同的地方,大波段看是這麼一個格局。

股市、製造業、鐵路及高速公路、房地產相繼成為時代的領頭羊,回顧歷史,也能看到,大批資金流動的曲線也是隨著這幾個產業流動的。

未來的錢流向哪裡?

四個新:新農業,新消費,新金融,新城鎮化。

這裡重點說說新農業。

為什麼叫新農業?和以往的農業有什麼不同?

過去的農業一直是生產,過去吃穿用度不足,生產基本能滿足需求。但現在變了,人們吃穿用度已得到滿足,新的需求將催生新的變革:

1

、產業的變革

★一些產業推倒重建,一些產業快速升級:這是未來1-2年內農業將發生的重大鉅變。舊有的一些產業不再能適應新發展,必須推倒重建;而隨著互聯網等發展,一些新興產業(如三產融合等)將成為熱門;同時,原有一二產面臨快速升級,不升級也將面臨淘汰。

★產業深耕,越做越細:原來的產業是橫向發展,越做越大、涉及面越來越寬。因此越做越容易展開“同質化競爭”,今後的產業是縱向發展,越做越精,挖掘度越來越深。

★產業將建立“標準 ”:“標準化”是大工業時代的邏輯,所有的產品都是被整齊劃一的,標準的制定者可以坐享其成。未來農業也必將走標準化之路,無論是標準園區還是標準基地,只有把分散不一的聚集為標準化的才能迅速提升競爭力。

2、經營主體的變革

★經營主體越來越注重內強:隨著現代農業發展,經營主體開始登上舞臺。有人說合作社以前也有啊,但以前是求關係、求渠道、求機會,而未來的新型經營主體更強調自身的發展和帶動性。

★經營主體地位提升:以前一提到幹農業不太體面,但隨著各行業的發展,未來農業地位會提升,經營主體的地位也會隨之提升,不僅能盈得尊重,同時還盈利價值。

★經營將成為成敗的關鍵因素:以前我們都被木桶原理所束縛,即你的短板限制了你的綜合水平,所以我們總在彌補自己短板。但隨著經營協作的發展,今後你的長處決定了你的水平。充分揚長,而將短處去與人協作,這就是一種經營能力。並且能快速提升效益。

★從被動走向主動:以前的農業經營者們總是很被動,被動地獲取信息、被動地領取補貼……但未來一定要主動。主動去獲取信息,主動去申報補貼,主動去創新。

讀完這些,你還對未來的農業悲觀嗎?

不錯,我們遇到了一個最好的時代。彈簧被壓的越深,起跳時才會彈得越高。農業被壓抑了很久了,是該起跳的時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