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教育 雙管齊下實現高質量穩定脫貧

■樣本

“如果你想外出務工,我可以幫你聯繫找工作。”近日,在黎埠鎮大塘村,廣東省社會主義學院駐大塘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長羅新國走進村裡貧困戶餘作民家中,為他帶去就業招聘信息。

戰疫不誤戰貧。經過數年幫扶,大塘村脫貧攻堅成效明顯。截至目前,大塘村7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195人全部實現穩定脫貧和有序退出。

貧困戶住上了小洋樓

說起現在的生活,餘作民覺得很美。“這兩年,村裡積極開展美麗鄉村建設,羅書記幫我在施工隊裡找了一份工,每天收入就有150元。加上現在我兩個女兒也畢業了,收入大大增加了。這不,去年加層建起了兩層小洋樓。”

餘作民家中發生的這種喜人變化,是羅新國樂於見到、也是他作為扶貧幹部後一直努力實現的目標。

2019年6月,羅新國接任該村駐村第一書記。在原有的幫扶措施上,羅新國積極探索適合本地發展的長效農業機制,引進農業龍頭企業開展“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帶動貧困戶種植晶寶梨等經濟作物,合作開發合信生態樂園、薈豐百果園等項目,積極發展鄉村旅遊,進一步提高貧困戶收入。2019年底,村裡的人均年平均收入達到16900元,比上年增加了31%。

“通過駐村幹部和政府幫扶,去年我年收入從原來1萬多元增至4萬多,較往年翻了幾倍。”村裡貧困戶黃永華通過種養和家門口務工,憑藉自己的辛勤勞動收入實現了數倍增長,帶動全家成功脫貧。

教育扶持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村裡的貧困戶鄧月明,是村中幾個最貧窮的家庭之一。日子過得非常艱辛不說,大女兒甚至差點要退學了。2016年,工作隊到來後,經過多方協調,三個小孩均獲得了教育補助金。2019年,鄧月明最小的孩子已經畢業務工,鄧月明也找到了合適的工作,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了2萬元。

“通過教育扶持,提高貧困群眾的文化素養和技能實現減貧,是長遠的,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措施。”羅新國說。

這是該村教育扶貧的縮影。羅新國告訴記者,工作隊會從工作經費當中拿出2萬多元作為教育補助資金,每個學生每年補助1500元。目前,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中的15名在校學生均已享受。

“目前,大塘村雖然已經申請相對貧困村整體退出,7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195人全部實現穩定脫貧,但摘帽不摘幫扶,我們的幫扶政策不變,幫扶力度不減,幫扶措施再加強。”羅新國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加大教育扶持力度,今年計劃從15名學生增至33名學生給予教育補助,每名在校學生補助從1500元增加到2000元一年,並且繼續幫助他們發展農業產業,確保實現穩定收入致富,讓他們早日過上小康生活。

南方日報記者 段燦

通訊員 盧志滿 陳斯銘 劉嘉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