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母親相互殺戮可以理解,為啥隋煬帝要殺親兄弟呢?

jianfeng_fm


昏暴是唐朝的史官對楊廣的論定。

在此之前,楊廣其實是有自己正的諡號和廟號,分別是:明皇帝。隋世祖。

這兩個體面的稱號,都是隋帝國的洛陽留守政權所給出,,所以,當隋很快就被新建立的唐朝推翻替代時,就改諡為煬,一方面證明自己的政權是天道所在。

從此,楊廣就被叫做隋煬帝。這可能是差得不能再差的惡評。

依照古代《諡法》的解釋,煬的意思有三種:

好內遠禮:貪戀女色不遵禮法,

去禮遠眾:破壞禮制背棄公眾,

逆天虐民:違背天理虐待人民。

如果一個皇帝具有前兩條就是“昏”,如果有後一條則是“暴”。根據唐人的描黑,後代的人,越描越黑,楊廣全都有之,所以既昏又暴。


但是:隋文帝楊堅是否死在隋煬帝楊廣手上雖尚無定論

對於帝王之位儲君之爭,即使是有道明君也難以保證善終。一不留神就會骨肉相殘,喋血宮門,親情在權力鬥爭中變得一文不值。為了皇權的順序交接,原本君王們特地設立交接方法:兄終弟及,有嫡立嫡,無嫡立長。規矩可以控制人的行為,卻壓不住野心。

楊勇因為是長子,從小就唯爸爸馬首是瞻,在楊堅篡權時就替爸爸鎮守洛陽,之後又成為禁軍統領,為楊堅作出了無可比擬的貢獻。繼承太子之位後,他的行政能力也是可圈可點,甚至有些理念比他老爹都要技高一籌。如果說楊堅是創業型君主,那麼楊勇就更適合守業,再加之其勤學好問,儒雅隨和的性格,儲君之位似乎沒有爭議。

但是他有兩大死穴,致使其坐位不穩。

1、生活過於奢侈,這與楊堅的勤儉之風相違背,影響了他在楊堅心中的印象,而楊廣的戲則演得不錯,裝勤儉,頗得楊堅及獨孤後的好感。

2、由於在宮違反了君臣禮節,也讓文帝起了疑心

這此都是致命的錯誤,以致於王權的交替不是非常明確。讓楊廣機可剩。

朝廷裡反對太子的聲音也越來越大。

對此,“廢長立幼”小分隊功不可沒。但是,隋文帝依然猶豫不決,而楊廣對權力有一種非常強的慾望,這一點超過了楊勇。而這種慾望就讓楊廣喪失了理智和骨肉之情。所以對兄弟舉起屠刀也是情理之中了。


國內ERP專題


回答問題:隋朝是短命朝代,年代不長事兒不少。先是楊堅篡周建國,後是楊廣弒父殺兄奪帝,一父二子演繹了血淋淋人間骨肉相殘的悲劇。如果說楊堅篡周是為了建立自己的家業,無可厚非,頂多背了一個"篡"字的壞名,而楊廣殺兄弒父卻是為了哪般?答案只有一個一一皇帝的寶座引起的。

楊堅廢周建隋,楊勇禮居東宮

隋文帝楊堅(541年一604年),弘農郡華陰人(陝西華陰),鮮卑族人。北周宣帝宇文贊統治嚴苛,當時楊堅是國甥爺,掌握朝中禁軍軍權,朝中一批傑出人才如李德林,高口等都站在他的一邊,維護周皇室的只有御正中大夫顏之儀。在革退顏之儀,用禁軍震懾百官矯詔自任為左丞相。有了實權馬上廢除宣帝時期的暴政,《資治通鑑》

"堅革宣帝苛酷之政,更為寬大,刪略舊律…躬履節儉,中外悅之"受到朝野內外一致大讚,開皇元年(581年)廢周建隋。封大兒子楊勇為太子位居東宮。二兒子楊廣為晉王。

隋文帝楊堅

古板守舊老爹,呆萌憨厚太子

隋文帝即位之初,立長子楊勇為太子,起初相安無事,隨著時間的推移,皇帝,太子和晉王之間的關係變得微妙起來。原本文帝很信任太子,常參與日常政務的處理,

"時有損益,上皆納之"可是太子為人直率,憨厚老實"勇性寬厚,率意任情,無矯飾之行”,兒子聽話,老子放心,若遇尋常百姓家裡,這是好事兒,可偏偏碰上古板守舊的父親"上性書儉“,當看到太子裝飾自已來自蜀地的精美鎧甲,文帝心裡不樂意了,告戒太子"自古帝王未有好奢侈者而能久長者,汝為儲後,當以儉約為先,乃能奉承宗'廟,…若存記前事,應知我心’。一番話可謂語重心長,期望盈盈。而太子卻不知父親良苦用心。父子間從此有了芥蒂,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蛋',於是楊廣有了可乘之機。

影視隋煬帝楊廣

晉王見縫插針,楊素推波助瀾

楊廣(569年一618年),本名楊英,是文帝與皇后孤獨伽羅嫡次子,開皇二十年(600年)廢楊勇立為太子,仁壽四年(604年)正式即位,為隋第二位皇帝。楊廣曾率兵平陳,又長鎮江南,無論是從軍功或者人望來看,都己經相當出色。書載“晉王廣美姿儀,性敏慧,為人深沉持重,好學,善於寫文章,和朝土來往時禮節極其周到,因此聲名盛大,在諸王中最好"。楊廣城府深,做事圓滑老練,工於心計。跟太子低調做事剛好相反。他垂涎太子之位已久,只是無從下手,當聽說文帝訓斥太子事情後覺得機會來了,更加裝出一副謙恭的樣子,討父母歡心,一切都投其所好。文帝夫婦越來越喜歡楊廣,逐漸疏遠太子。"時太子勇失愛於上,潛有廢立之志"。機會來了要抓住,楊廣趕快找來信任的總管司馬張衡商議奪嫡之事,讓手下宇文述攜帶金銀珠寶入朝打理。宇文述通過楊約(大理少卿,相當於公安部部長)將金銀珠寶獻給楊素(隋名臣,被封越國公)。

楊素受賄後,拿錢手弱自然替晉王楊廣辦事。有一天皇上設宴,楊素作陪,趁此向太后進言”晉王孝悌恭儉,有類至尊",意思是晉王尊敬老人,愛護兄長,謙虛又節儉,很像陛下。皇后聽了流著淚說"公言是也,吾兒大孝愛"。太后又說了晉王的許多好處並誇讚晉王妃如何周到,擔心太子會害晉王。楊素瞭解了皇后的心意,就開始極力說太子的壞話,

影視孤獨皇后

皇后耳邊風,晉王帝夢真

太子有很多內寵,尤其寵愛昭訓雲氏,太子妃元氏不受寵愛,抑鬱而死。孤獨皇后懷疑另有原因,派人監視楊勇,尋找楊勇過錯。皇后是有名的醋婆,平時對文帝都管的很嚴,哪裡容得太子拈花惹草。她和楊素聯手在文帝面前誇晉王的好處,說太子的壞話。太子失德被傳的沸沸揚揚,文帝派楊素察看楊勇的行為,故意不進東宮門"勇束帶待之,素故久不進,以激怒勇,勇銜之,形於顏色“。楊勇不知就裡,果然懷恨在心(銜之),從言語和神色上表現出來。楊素回去報告"勇怨望,恐有他變,願深防察!”。文帝聽後,徹底對太子失去信任,廢立太子之心產生太史令袁充是晉王的人,對文帝說"臣觀天文,皇太子當廢"而文帝竟說"玄象久見,群臣不敢言耳"。可見廢立太子之事只是時間問題了。

經過幾番較量,文帝派人召楊勇,帶禁軍到武德殿,命內侍宣讀廢太子楊勇,

"廢勇及其男,女為王、公主者,併為庶人"。立晉王楊廣為太子,將楊勇囚禁在東宮,交由楊廣管制。後來據傳說楊廣趁文帝病重時毒死了父親和兄長。當然這僅僅是傳說,也許是後人根據隋煬帝的諡號"煬"字猜測的吧。

太子楊勇(影視資料)


雨送黃昏669


中國古代歷史上,為了那個至高無上的寶座皇位,親兄弟之間廝殺是再正常不過的了,例如,唐太宗李世民,秦二世胡亥,還有楊廣等,他們都是殺了自己的親兄弟之後才登上皇位的。

隋煬帝楊廣,後人口中的昏君,暫且不說他是一個怎樣的皇帝。直接進入正題,為何楊廣要殺自己親兄弟。一起去看看。

楊堅的繼承人本來是楊勇,楊勇為人忠厚老實,沒有心機。可是楊廣不然,他是一個善於偽裝和搬弄是非之人,經常在皇帝和皇后面前詆譭和陷害太子,結果太子楊勇被廢,楊廣順利坐上了太子之位。

可是權利的慾望實在是太大了,他不想屈尊裡小小的太子之位。他也害怕其他的兄弟效仿他,為了不夜長夢多,為了進一步鞏固他的權利,他和楊素兩人玩起了陰謀,把自己的四弟蜀王楊秀騙進太子府,讓皇帝把他貶成了普通人並終身囚禁在宅府裡。

皇帝楊堅臥病在宮裡,嚮往皇權的楊廣等不急了,他找楊素商議,結果楊素的信落到了楊堅的手裡。據史書記載,當時皇帝又想另立太子,誰知被楊廣知道後,然後命張衡殺了自己的父親,同時偽造詔書,賜死了兄長楊勇。

筆者認為,帝王本無情,他們為了權利,為了地位,無所顧忌,楊廣是最好的例子。就一個當代人而言,試問一下,他們這樣做真得值嗎?我的回答:一點都不值,一起活著多好,平平淡淡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