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就業 確保高質量穩定脫貧

(記者 黃帥 通訊員 李君)近日,在位於新街鎮新街村的市祥虎蔬菜專業合作社,73歲的程祥珍老人正在大棚裡採摘藥芹。程祥珍和還在上學的孫女相依為命,沒有經濟來源,生活十分困難。村裡主動幫她聯繫了蔬菜合作社,讓她來上工。“我年紀大了,做不了什麼事,在這邊幹活又不累,每天可以拿到40塊錢,挺好的。”程祥珍說。

為低收入勞動力提供就業援助,是我市確保低收入農戶穩定脫貧,有效應對返貧的重要舉措。截至2019年年底,我市已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17705戶30785名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家庭人均收入達到7000元以上,“兩不愁三保障”已達標;245個經濟薄弱村村集體經營性收入、村集體可支配收入分別達18萬元和35萬元以上。

圍繞“高質量穩定脫貧”總體要求,有效應對返貧,切實鞏固脫貧成果成為當前脫貧攻堅工作的重點。我市各相關部門突出問題導向,狠抓政策落實,充分發揮產業就業扶貧的作用,從人才、資金、技術等方面為經濟薄弱村和低收入農戶穩定脫貧提供支持,確保村集體收入持續穩定增長,建檔立卡一般貧困戶享受產業就業扶持達100%。

深入推進產業就業扶貧,引導鎮村結合地域特點、產業基礎,因地制宜建設扶貧車間、扶貧基地、扶貧園區。鼓勵村集體以領辦、合股、服務等方式參與特色種養業、設施農業、傳統手工業等產業經濟發展。通過崗位援助、免費培訓、電商創業、技校培養多途徑推動就業,積極為有就業能力和就業意願的低收入農戶勞動力100%提供個性化就業援助。

持續發展村級經濟,在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基礎上,引導村集體立足自身資產、資源、區位和其它條件,選擇適合的發展路徑和經營方式,通過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資產租賃、企業股份等多種方式,探索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有效路徑。確保全市所有經濟薄弱村經營性收入穩定達35萬元以上,全市經營性總收入增幅6%以上。大力推行消費扶貧。加強經濟薄弱村和低收入農戶的農產品產銷對接,開展經濟薄弱村和低收入農戶的農產品進學校、醫院、機關等直供直銷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