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本的“辛德勒”:他為何被歷史遺忘了這麼多年?

中國版本的“辛德勒”:他為何被歷史遺忘了這麼多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希特勒開始大肆迫害、屠殺猶太人。猶太人四處尋找逃出歐洲的途徑。就在此時,年輕的中華民國駐奧地利總領事冒著失去生命和工作的危險,毅然向數萬名猶太人發放了簽證,幫助他們順利逃往世界各地。這名年輕的總領事便是何鳳山,他發放的簽證被猶太人稱為“生命的簽證”。

馬英九近期公開表示,重新肯定何鳳山當時發放近2000份簽證給德裔猶太人到中國,是“中國的辛德勒”,辛德勒大概救了1000多人,何鳳山估計應救了至少10000人,是一位非常值得紀念的人物。

然而,何鳳山的事蹟為何塵封了半個多世紀,直到近年才被世人所瞭解?美國作家尼克莫尼斯歷史小說《夜上海》第一次將何鳳山的事蹟在虛構歷史作品中呈現出來。

5個月時間 1900份簽證

何鳳山生於1901年,在很小的時候,父親就辭別了人世,母親無力撫養他,只好把他送到挪威路德教會。1932年在慕尼黑大學獲得政治經濟學博士學位,能流利地講德語和英語,1935年成為國民黨政府外交部的官員,開始了其外交生涯。1937年他被派往中國駐奧地利大使館工作,1938年3月,希特勒的軍隊吞併了奧地利,這讓居住在奧地利的猶太人異常恐慌。當時,奧地利的猶太人口在歐洲居第三位,而且90%居住在首都維也納。鑑於當時的形勢,中國大使館只好於1938年5月把駐奧地利大使館降格為領事館。何鳳山被任命為總領事,身邊有一名助手。當時何鳳山只有37歲。

彼時的奧地利猶太人陷入獨立無援的困難境地,納粹大屠殺已經開始,除非他們得到一個逃往歐洲以外的國家的簽證,否則難保不落入納粹的魔掌。就在這個時候,何鳳山向猶太人伸出了無私的雙手,他冒著國民黨的禁令,勇敢地向猶太人發放前往中國的簽證,拿到簽證的猶太人興奮地把簽證稱為“通向自由的車票”。當然,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最後並沒有來到中國,而是去了古巴、菲律賓、澳大利亞、南美和北美等國。

從1938年5月到10月僅僅5個月的時間裡,何鳳山向奧地利的猶太人發放了1900個前往中國的簽證。

中國版本的“辛德勒”:他為何被歷史遺忘了這麼多年?

回憶錄無意中透露真相

何鳳山的女兒何曼麗目前仍居住在美國洛杉磯,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雖然這些事情都極具傳奇色彩,但何鳳山很少說起這段在奧地利任領事時的經歷。時光進入80年代後,何鳳山已經80多歲了,他決定寫一本書。1990年,這本書正式出版,書名叫《我的四十年外交生涯》,全書長達290頁,但只有10頁簡單地記錄了戰時那段難忘的歲月。

關於這段歷史,何鳳山在回憶錄中寫道:“自從奧地利被德國兼併後,惡魔希特勒對猶太人的迫害便變本加厲,奧地利猶太人的命運非常悲慘,迫害的事每天都在發生。當時美國一些宗教和慈善組織開始緊急救助猶太人,我一直與這些組織保持著密切聯繫,我採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全力幫助猶太人,大量猶太人因此得以活了下來。”

有不少猶太人在奧地利社會有很高的地位,但他們也逃脫不了被迫害的命運。由於何鳳山是外交官,所以他與這些猶太人中的一些人保持著很好的私人關係。看到他們等待死亡的無奈神情,何鳳山終於下定決心,只要是猶太人提出申請,他就向他們發放前往中國的簽證。難民們進入上海雖不需簽證,但離開奧地利,卻需有前往目的地的簽證證明。這一消息迅速在猶太人中間傳播開來,從早上到晚上,中國領事館門前排起了申請簽證的長龍。

國民黨曾對何鳳山進行調查

國民黨政府派駐柏林的大使陳杰很快就知道了此事,他給何鳳山打了一個電話,嚴肅地發出警告:為了保持德國和國民黨政府之間的良好關係,必須立即停止向猶太人發放簽證的行動!

在這種形勢下,何鳳山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但他沒有聽從陳杰大使的命令。陳杰心生疑惑,於是派了一名部下到維也納調查,看看何鳳山在發放簽證方面如此固執是不是因為靠發放簽證賺錢。然而,那名調查官員沒有找到這方面的任何證據。

此後,猶太人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但他們遭受的苦難越深,何鳳山救助的人也越多。  11月10日,何鳳山來到一戶已經領到他發放的簽證的人家,去給他們送行,剛好在那裡碰上了蓋世太保。這戶人家的男家長已經被抓走了,何鳳山與蓋世太保發生對抗,蓋世太保掏出手槍,對準了何鳳山。但當得知何鳳山是一名外交官,他發放的是有效簽證後,蓋世太保只好准許這家人踏上了前往中國上海的行程。

1939年年初,納粹沒收了何鳳山的領事館,理由是這座領事館原來是猶太人的房產。何鳳山請求國民黨政府撥款尋址重建領事館,但他的要求被拒絕,國民黨政府聲稱,中國正在與日本開戰,挪不出建館資金。何鳳山尋求資金無望後,只好自己出錢租了一座很小的房子--領事館重新開張。

到1940年5月何鳳山離開維也納時為止,他到底發放了多少個簽證,連他自己也說不清。但現在掌握的證據顯示,到1938年10月,何鳳山來到維也納僅僅5個月,他就已經發出了1900個簽證。

曾蒙受不白之冤

令人遺憾的是,那些接受過幫助的猶太人自離開奧地利後就再也沒有見到過何鳳山。他女兒曼麗最近透露說,雖然何鳳山為國民黨政府服務多年,但由於他無法清楚地解釋大使館200美元的開支情況,而被國民黨剝奪了領取養老金的資格。何曼麗認為,何鳳山之所以受到誹謗,不是因為他在維也納違抗命令,而是因為他冒犯了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何鳳山去世後,臺灣當局並沒有派代表參加他的葬禮,倒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舊金山領事館給他送去一個製作精美的花圈,讓何曼麗極為感動。

因為何鳳山很少提及他在維也納的義舉,所以公眾對此幾乎一無所知。何鳳山死後,何曼麗在報紙上登了一則訃告,其中一句話提到他父親在維也納的工作,引起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歷史學教授埃裡克.索爾的注意——他從事的研究與此有關,他很想查證究竟是什麼原因促使何鳳山採取這種冒險的義舉?

何曼麗說:“我父親是一個典型的中國人,非常慷慨、大度,他認為幫助他人是很自然的事,即使從人道主義的觀點出發,做這種事也是應該的。”

這是一段傳奇: 夜上海的幕後故事

中國版本的“辛德勒”:他為何被歷史遺忘了這麼多年?

1936年,古典鋼琴家托馬斯•格林應聘前往上海,指揮一支爵士樂隊,在這個沉湎於音樂、金錢、快感和權利的城市,音樂家搖身變為上海灘的寵兒。杜月笙身邊的女人、同時也是共產黨線人的宋玉花與托馬斯在十里洋場、歌舞昇平中相遇,在上海被日軍入侵之後,兩人在亂世之中走向彼此。然而在音樂和生存、自由和承諾、愛情和戰爭的漩渦之中,他們的命運面臨無法預知的轉折……《夜上海》的作者尼克·莫尼斯 (Nicole Mones)是一位美國女作家,她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和尋訪創作此書,還原了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中國外交官何鳳山發放簽證庇護猶太人,大約兩萬多名猶太人因他而重獲新生。同時書中還復原了二戰初期爵士音樂家在上海的生存狀況,重現了一個被世人遺忘的上海爵士時代。

何鳳山後來移居美國,戰時回到重慶,幫助國民黨政府對日作戰。1973年何鳳山退休,在美國加州定居。1997年9月28日去世,享年96歲。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像何鳳山這樣暗中幫助猶太人的無名英雄並不少見,但歐洲歷史學家認為,單就個人行為而言,何鳳山救助的猶太人比其他任何人救得都多。

《夜上海》作家出版社

京東http://item.jd.com/11782820.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