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先民及其他——试论赵陀、张九龄的地位和贡献

一部人类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移民史。一个民族、一个民系的产生和发展,总是和移民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中国的移民活动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古代有山西大槐树的传说,近代有闯关东、走西口等大规模的移民活动。而广东,是几千年来中原移民的主要目的地,也是中国海外移民的主要出发地之一。广东省的三大民系:广府人、潮州人和客家人,其主体都是中原的移民,不过是大批到达广东的时间有所不同而已。

客家先民及其他——试论赵陀、张九龄的地位和贡献

中原向广东移民,从古至今持续不断。第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是在秦朝。这次移民可说是军事移民。秦始皇灭了六国,完成统一中原的大业后,即开始经略岭南。据《淮南子、人间训》所载,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年),秦始皇派屠睢率领50万大军分五路向岭南(当时为越地)进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嶷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郡,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三年不解甲驰弩---以与越人战。”秦军受到越军的顽强抵抗,几乎全军覆没,屠睢阵亡。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又派任任嚣和赵陀领军出击南越“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委任任嚣为南海尉,赵陀为南海下属的龙川县县令。任嚣死后,赵陀继任南海尉。任嚣、赵陀所率领的几十万大军,可说是广东省第一批中原移民,因为他们驻防和管辖的范围主要在今珠江三角洲、东江流域和粤东沿海一带,可以说他们就是现在的广府人、潮洲人和客家人三大民系最早的先民。

客家先民及其他——试论赵陀、张九龄的地位和贡献

赵陀,史称中县人,也就是中原人士,河北省真定人。他曾担任龙川县令六年,当时的龙川县管辖范围包括现在的河源市各县和汕尾市的海丰、陆丰、惠东等县,还包括韶关市的新丰,梅州市的五华、兴宁、丰顺,江西省的寻乌、龙南、定南等地。这一大片地域基本上是东江流域,又是现在客家人的聚居之地。赵陀治理龙川六年,为东江流域的开发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秦始皇统一岭南之前,相对于中原,广东还是一片蛮荒之地,楚人还是化外之民,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都处于极其落后的状态,地处东江上游的龙川只有更为滞后。赵陀主政龙川期间,在政治上,引进秦朝的政治理念,建构先进的政治架构。在经济上,兴修农田水利,在农业社会,这是保障和发展经济的最重要的措施。“南越王赵陀氏,昔令龙川时,建池于敖山湖之东,阻山带河,四面平旷,登山景望,惟此为中,厥土沃壤,草木渐包,垦辟定规制------凿井于治之东偏,曰越井------井周围为二丈许,深五丈,虽当亢旱,万人汲之不竭。其源出敖山山泉,极清冽,味甘而香,自秦距今八百七十余年,其迹如新。”在文化上,引进中原文化,又尊重楚文化。此外,赵陀还上书朝廷,要求派三万妇女到岭南,朝廷结果派来一万五千名妇女,“秦使尉陀逾五岭攻百越,尉知中国劳极,止王不来,使人上书,求女无夫者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秦皇帝可其万五千人。”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向岭南的纯女性移民。这对于中原民众在龙川以至岭南一带的繁衍生息具有重大意义。赵陀后来任南海尉,之后又自立为南越王,影响更扩大到全广东,所以说赵陀所率领的秦朝几十万大军是广东三大民系的先民,可以说是有史为证。龙川是客家第一县,河源称为客家古邑,可说是顺理成章。

客家先民及其他——试论赵陀、张九龄的地位和贡献

自秦之后,由于战乱和其他原因,中原向广东的移民络绎不绝,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和粤北、粤东都有一批又一批的中原人迁徙而来居住。西晋末年,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大批中原人,其中包括客家先民被迫南迁。之后辗转万里,历经千年,一部分客家人从福建来到河源地区定居,和先期到达的中原移民后裔(人数应该很少)一起生活,创造了灿烂的东江客家文明。南赵王庙和赵王井见证了客家先民的历史;连平的忠信花灯和紫金的花朝戏是珍贵的文化瑰宝;和平林寨的四角楼,东源的南园古村,都显示了客家建筑文化的独特风格;东源的苏家围,浓缩了客家文化的精华;紫金的石楼书舍,更是客家人诗书传家,崇文重教的见证;河源人文荟萃,和平下车镇兴隆村的徐氏,一门三代四进士,其中客家研究鼻祖徐旭曾所著《丰湖杂记》,被誉为是客家人的宣言,是客家文化研究的开山之作;连平颜氏家族“一门三代四督抚,五部十省八花翎。”,不但以显赫的家世闻名,更以其“三十六字官箴”传世,朱镕基总理引述的“民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生明,廉生威。”就是出自颜氏所藏的“三十六字官箴”,可见河源客家人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作出了贡献;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祖籍在和平,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祖籍在紫金。包括龙川在内的河源,历史文化的积淀颇为深厚,河源在广东移民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河源在客家移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河源客家在客家文化画册中占有辉煌的篇章。

客家先民及其他——试论赵陀、张九龄的地位和贡献

在广东的移民史上,有着独特作用的地区除河源外,还要说到韶关。秦始皇对岭南用兵,统帅屠瞧所率大军就是在韶关的曲江和乐昌附近被越军歼灭,屠瞧阵亡。之后任嚣、赵陀率领的几十万秦军,就是从大庾岭进入岭南的,大瘐岭任于韶关南雄和江西省大余县交界之处,是兵家必争之地。赵陀任龙川县令和南海尉时,都派军驻防,赵陀称南越王之后,为防中原战乱祸及岭南,更派重兵驻守在韶关北部,可以说韶关最早的客家先民,有可能也是赵陀的部属。秦之后,中原移民不断南下,经由湖南和江西进入岭南的人,不少便在韶关定居。唐宋时期,珠江三角洲还是水网地区,耕地面积很少,而韶关的南雄、始兴是米粮仓,可以容纳大量人口,但在南宋末年、元代和明初,由于战乱和“胡妃之乱”,居住在南雄珠玑巷以及韶关(包括现清远的英德,但不包括新丰)的中原人纷纷南下逃难,到珠江三角洲谋生,成为讲白话的广府人,也就是南雄珠玑巷南迁后裔。据了解,珠江三角洲有141姓为南雄珠玑巷南迁后裔,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 地语》珠玑巷条说:“吾广故家望族,其先多从南雄珠玑巷而来。”珠玑巷南迁后裔还分布在粤西和广西等地,珠玑巷南迁后裔,即广府人,又是中国向海外移民最早而且是最多的民系。这里应该说明的是,秦汉以来到有宋一代,在韶关生活的中原移民大多数并不是客家先民,更不能说是客家人,如上所述,他们大都逃难到珠江三角洲去了,留下来的只是极少数。所以说,在明代以前,韶关还不能说是客地,韶关人还不能说都是客家人。只能说其中有少数客家先民或客家人。有的学者误以为广府人原来是韶关的客家人,说客家话,到了珠江三角洲以后改说白话,变成广府人,这是以现实来代替历史。客家人大批到达韶关是在明朝初期,比客家人大批到达河源更晚,之后韶关才开始通行客家话。而韶关城区和近城区的武江河畔的人则一直使用“色拉话”(一种很难懂的汉语方言),但城郊和广大农村都通行客家话,这种语言现象跟赣南相似。直到抗日战争以后,广东省政府迁到韶关,城区的人才开始使用白话至今,而城郊和农村的绝大多数人的母语仍是客家话。根据中山大学教授庄初生先生(原韶关大学教授)的考察,韶关的客家话更接近闽西的客家话,而不更接近赣南的客家话,可见现在韶关的客家话是闽西客家大量迁移韶关时带来,而不是原来就在韶关流行。

客家先民及其他——试论赵陀、张九龄的地位和贡献

如前所述,客家人大量到达韶关是在明代,之后韶关才变成客家地区。但之前中原人到韶关安居者一直不断,其中没有南下到珠江三角洲的人中大部分也就成为客家人。从秦汉到宋元,在韶关的中原人士为韶关、为岭南、为中国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客家名人第一人的张九龄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张九龄,其先是范阳方城(今在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晋“永嘉之乱”时举家南迁至江表,定居于韶关始兴县,后其曾祖父张君政任韶州府别驾,又迁至韶州曲江。张九龄是岭南出的第一位宰相,被誉为“自古南天第一人”。张九龄在长安任宰相时,举止有礼,被唐玄宗誉为九龄风度,他曾力谏唐玄宗诛杀安禄山,未被采讷,后安禄山造反,唐朝由盛世急转直下,张九龄的远见卓识可见。张九龄在韶关期间,奉旨重修大庾岭山路,把崎岖山道扩建为车马通行无阻的大道,这就是现在仍在的梅关古道。大庾岭大道的开通,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两大交通网络,极大地促进了南北方经贸往来,有力地促进了南北文化交流,中原文化对岭南文化的影响可说是畅通无阻,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得以顺利进行。大庾岭大道的开通,还沟通了中国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联系,对中外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有着深远的影响。张九龄还是一位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对盛唐的诗风有着明显的影响,他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至今为国人,特别为身处他乡的海外游子吟诵。张九龄这一位杰出人物,是客家人的骄傲,但他先祖却不是明朝时才随大批客家人从福建到韶关的。

客家先民及其他——试论赵陀、张九龄的地位和贡献

因此,如果说客家人是宋朝时才大批从闽西到达龙川和河源的,之前到达龙川和河源的中原人不能说是客家人或客家先民,赵陀就被排斥在外;那张九龄也同样不能说是客家人,全世界的客家乡亲在感情上就很难接受的。

客家先民及其他——试论赵陀、张九龄的地位和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