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相早就预测到安史之乱 力谏玄宗除掉安禄山

唐朝名相早就预测到安史之乱 力谏玄宗除掉安禄山

唐朝名相早就预测到安史之乱 力谏玄宗除掉安禄山

唐朝开元年间,有个著名的宰相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属广东韶关)人,世称“张曲江”,西汉留侯张良后裔,西晋名臣张华的十四世孙。

张九龄在任内恪尽职守,秉公办事,清正廉洁,不惧权贵,为“开元盛世”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

张九龄不仅是个政治家,还是一位文学家,诗人,他的五言诗诗风清丽,语言质朴,为世人所称道。

唐玄宗开元年间,大唐帝国处于巅峰时代,盛世的同时,社会又危机四伏,张九龄针对种种社会弊端,提出以“王道”代替“霸道”的政治主张,强调革新吏治,“省刑罚,薄征徭,扶持农桑”,反对穷兵黩武。

张九龄还多次直言劝谏皇帝整肃朝纲,居安思危。当时,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密谋废掉太子李瑛,立自己生的儿子为太子,武惠妃特意派中官奴游说张九龄,被张九龄叱退。

唐朝名相早就预测到安史之乱 力谏玄宗除掉安禄山

唐玄宗重用李林甫、安禄山等奸佞之徒,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安禄山曾入京拜见过张九龄,明朝秋毫的张九龄看出安禄山早晚必反,他对侍中裴光庭说:“乱幽州者,必此胡也。”

安禄山奉命出征,犯了军法,被押送京城,边将张守珪奏请朝廷判决,张九龄毫不犹豫批示,判处安禄山斩首之刑,以严肃军纪——“穰苴出军,必斩庄贾;孙武行令,亦斩宫嫔。守珪军令若行,禄山不宜免死。”

唐玄宗认为安禄山作战勇敢,有些舍不得,对张九龄呈上来的批文作了指示:“卿岂以王夷甫识石勒,便臆断禄山难制耶?”

——你怎么能以王夷甫慧眼识别石勒,就凭空臆断安禄山也是反贼呢?于是开恩赦免了安禄山,留下了安史之乱的祸根,上演了与晋朝羯族人石勒乱华神相似的一幕。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春五月,张九龄回乡扫墓,途中染病去世,享年六十八岁。

唐朝名相早就预测到安史之乱 力谏玄宗除掉安禄山

他死后不久,安史之乱爆发,导致大唐盛极而衰,唐玄宗逃往蜀地,途中想起张九龄的远见卓识,懊悔不已。

唐玄宗特意派遣使者,到曲江祭拜张九龄,寄托哀思,表达忏悔之意。后来,唐玄宗对朝廷推举宰相,总不忘要和张九龄比较一番:“风度得如九龄否?”——他的风度、学识能比得上张九龄吗?

唐朝名相早就预测到安史之乱 力谏玄宗除掉安禄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