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三国末期名将,为何姜维败于邓艾,廖化给出了答案

民间俗语有云:“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一部《三国演义》将东汉末年的诸侯纷争,当世武将、谋臣刻画得栩栩如生。而在三国末年的历史中,姜维和邓艾无疑是最耀眼的将星。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在蜀汉开始崭露头角,费祎死后姜维开始独掌军权,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姜维北伐总计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

同为三国末期名将,为何姜维败于邓艾,廖化给出了答案

姜维

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其人文武全才,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本名邓范,后因与同乡人同名而改名。邓艾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

同为三国末期名将,为何姜维败于邓艾,廖化给出了答案

邓艾

众所周知,姜维乃是诸葛亮的嫡传弟子,而邓艾却未遇名师,那么为什么姜维会败在邓艾手中?

公元234年,卧龙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诸葛亮的死对于蜀汉来说绝对是一个晴天霹雳!这件事不但让北伐兴汉的除贼大任停止,而且又让蜀汉陷入混乱之中,例如公元240年的南蛮再次作乱,向宠不幸战死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为了继续北伐的大任,诸葛亮临终之前特意吩咐,将蒋琬,董允,费祎等人作为蜀汉后续领导人,而将自己生平所学传授给了姜维,作为自己的继承人,以备日后的北伐。

同为三国末期名将,为何姜维败于邓艾,廖化给出了答案

蜀国地图

姜维,在诸葛亮第一次率军北伐曹魏之时与之相拒,常胜将军赵云都曾败在姜维的手上,其武艺在三国二十四名将之末,亦有“卧龙凤雏,幼麟冢虎”之称,与诸葛亮、庞统、司马懿相提并论!之后诸葛亮亲自出马利用反间计将姜维收服,孔明发现姜维是一个将才,于是便重点培养他,并在临终之前将自己平生兵法均交给了姜维!诸葛亮一生用兵以谨慎为先,以奇为首,以谋为重!姜维在拿到诸葛亮兵书之时,刚好33岁。而姜维真正意义上开始北伐是在大将军费祎死后。

费祎,同样是诸葛亮所托大事之人。他主政之时,采取休养生息的战术,并没有主张北伐,帮助北伐后的蜀国恢复元气。但尽管如此,他最后还是遭到了曹魏降将的行刺,不幸身死!这年是公元253年初。而此时姜维已经52岁,离诸葛亮授予其兵法将近20之久,以姜维的才智20年绝对是学会了诸葛亮所有的兵法,及行军打仗的战法。但从之后的历史进程之中,我们明确发现,虽然姜维尽得诸葛亮真传,但是最终却失败了,这不禁让人感到疑惑?

按理说,姜维得到诸葛亮的兵法理应是可以一统天下的,但为何最终却还是以失败告终呢?公元253年3月,姜维率领数万蜀中精锐出石营与吴太傅形成战略联盟,一举包围南安城。而此时曹魏名将陈泰率军迎击,由于所带军粮不多,而又无奈只好撤军回蜀中。

同为三国末期名将,为何姜维败于邓艾,廖化给出了答案

公元254年,由于曹魏内部李丰、夏侯玄事变,姜维抓准时机率领精锐之师开向襄武(当时的曹魏陇西地段),由于出兵神速,姜维斩杀了将军徐质,破河关,不仅如此,姜维还将河关、临洮、狄道这三个县的民众迁入至蜀中,以添蜀中户口,此战可以说是在诸葛亮死后难得的胜利!公元255年大将军司马师病逝,姜维再次向狄道进军,并且在洮西打败王经导致曹魏兵马损失过万!

洮西大胜,曹魏派邓艾援救陇西。邓艾为了挽救曹魏战势与陈泰合兵,而且兵发三路避开蜀军精锐,直插狄道东南部,此时姜维处于被动状态!而敌强他弱,只得退守钟堤!这次大好的战机也就被邓艾所阻了!公元256年再次与邓艾交手,由于胡济失期,导致姜维大败!直到公元258年,诸葛诞败亡,262年姜维再次出兵洮阳,这次又大败于邓艾之手,从此姜维以攻代守的战略布局被打破,只得防御。

直到公元263年司马昭发动伐蜀计划并任用钟会邓艾为主要攻伐大将,此时蜀汉几乎能征惯战的将领除了廖化之外几乎没有可用之人,故而有“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之称。钟会主力牵制住了姜维主力,而邓艾则绕过蜀汉防御地,直插后方!刘禅投降!姜维与廖化无奈只得投降于钟会。虽然姜维抓住钟会的野心制造与邓艾的矛盾,但最终姜维还是死于乱军之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那么姜维为什么会失败呢,廖化总结出了姜维失败的原因!“智不出敌,而力少于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廖化说姜维的智力不比邓艾等人高明,而兵力又少于曹魏,最要命的是还长期过度征战!廖化的话可以说是切中要点,姜维虽有满腹谋略,但无奈兵不足,而且还统领疲惫之师,焉能不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