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瘦西湖有一座揚派盆景博物館,這裡的盆景藝術很江南

在瘦西湖有一座揚派盆景博物館,這裡的盆景藝術很江南

揚派盆景博物館位於揚州西北郊瘦西湖風景區內,佔地面積40餘畝,分為室內展示區、室外展示區、製作養護區三大部分,是集收藏、展示、普及、研究揚派盆景藝術等各項功能為一體的博物館。

在瘦西湖有一座揚派盆景博物館,這裡的盆景藝術很江南

中國盆景藝術的誕生由來已久,漢晉時期初見端倪,直到唐代才形成系統流派,興盛於明清時期,近代由於社會環境影響一度衰落,發展至今已成為大眾喜聞樂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愈發枝繁葉茂,生機盎然。

在瘦西湖有一座揚派盆景博物館,這裡的盆景藝術很江南

揚州盆景的發展歷史與中國盆景大致相同,在明代時期形成了端莊大氣、工筆細膩的藝術風格,成熟於清朝時期。揚派盆景與蘇派、川派、嶺南派、海派被人們稱作中國盆景藝術的“五大流派”。

在瘦西湖有一座揚派盆景博物館,這裡的盆景藝術很江南

揚派盆景博物館內珍藏有精美盆景500多件,古盆景200多件,常年展示的盆景保持在280件左右,為人們提供了了解揚派盆景藝術的窗口和平臺。

在瘦西湖有一座揚派盆景博物館,這裡的盆景藝術很江南

揚派盆景生動地詮釋了“小小世界、千變萬化”的含義,盆景的體量大多較小,古人稱“以几案可置者為佳”,小小的身軀卻承載了老手藝人對古老藝術的堅守和對盆景文化的熱愛。

在瘦西湖有一座揚派盆景博物館,這裡的盆景藝術很江南

學習製作盆景之前,首先要學會選擇優良的樹形,包括樹樁的頭、根、幹、枝,尤其是頭、根、乾的選擇直接關係到盆景的成功與否,因為樹形不好的話很難培育出優良的藝術精品。樹形選好後,接下來就要醞釀構圖、挑選良幹、疏整根系、精心培植,製作盆景就是不斷挖掘樹樁獨有風韻的過程,藉此表達主人不流於俗的處世哲學。

在瘦西湖有一座揚派盆景博物館,這裡的盆景藝術很江南

培植完成的盆景還要經過不斷的修剪,枝條的疏密、粗細、長短和間距直接影響著盆景的外觀情況,如果遇到不符合構圖要求的紙條就要果斷的裁剪,使其重新生長後再按照意圖修剪。

在瘦西湖有一座揚派盆景博物館,這裡的盆景藝術很江南

博物館室內展示區主要有盆景展區、圖片展區、骨盆展區、幾架展區等,藝人們會在博物館內修剪盆景,遊人可以一睹揚派盆景的製作過程,感受盆景藝術的魅力。

在瘦西湖有一座揚派盆景博物館,這裡的盆景藝術很江南

揚派樹樁盆景大多選用松、柏、榆、黃楊及五針松、羅漢松、六月雪、銀杏、碧桃、石榴、梅、山茶等樹種,藉以表達作者寄情山水的超然心境。揚派盆景大師告訴我們:“盆景是活的藝術品”,要經過無數次的修剪才能形成它最終的藝術形態,每一個完成後的盆景經過一段時間後又會需要再繼續的修剪加工,匠人之心也需要傳承與發展,大師之後還會再有大師嗎?

在瘦西湖有一座揚派盆景博物館,這裡的盆景藝術很江南

“樁必古老,以久為貴;片必平整,以功為貴一”是揚派樹樁盆景的製作理念,從遠處望去要做到層次分明、和諧自然,因此對藝人的製作手法要求非常高。據說,單是從造型技法方面的棕法就有11種之多,看來盆景的門檻還是挺高的。

在瘦西湖有一座揚派盆景博物館,這裡的盆景藝術很江南

徜徉於揚派盆景博物館,彷彿時空穿越一般在古老的揚州與現代的休閒城市之間自由切換,栩栩如生、氣韻生動、變幻莫測的無數精品盆景讓人眼花繚亂,給人以美的享受。

在瘦西湖有一座揚派盆景博物館,這裡的盆景藝術很江南

“以少勝多,瑤草琪花榮四季;即小觀大,方丈蓬萊見一斑”,揚派盆景堪稱一部濃縮的揚州藝術史,將其發展千年的歷史文化浸潤於方寸之間,反映了古揚州對休閒生活的追求和美好生活的嚮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