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有哪些功效?

明天會更好132845866

薤白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小根蒜和薤的地下鱗莖。5月掘取,去苗洗淨曬乾即可用,既可入藥,也可食用。



薤白性溫,味辛、苦,入肺、胃、大腸經。

主要功效:通陽散結,行氣導滯。

一、藥用功效:

1、因薤白辛開行滯,苦洩痰濁,能散陰寒之凝結,而能溫通胸陽,常用於寒痰溼濁凝滯胸中,陽氣不得宣通所引起的胸悶胸痛或兼有喘息、咳痰的胸痺症。常與瓜蔞配伍,如瓜萎薤白白酒湯、瓜萎薤白半夏湯、枳實薤白桂枝湯。如果胸痺兼有血瘀,則常配伍丹參、紅花、赤芍等活血祛瘀之品。

2、因有行氣導滯的功效,常用於胃的氣滯,瀉痢後重,配伍柴胡、白芍、枳實等;如果有溼熱,則配伍秦皮、黃柏等清熱燥溼藥。


二、食療功效

1.能溫中散結:薤白含有大蒜辣素,其主要成分為硫化丙烯,具有降脂作用;又因其性味辛溫,能溫陽散結,可用來防治高膽固醇和高血脂症。

2.能寬胸通陽:薤白含有一種大蒜配糖體,有降低血壓的作用,高血壓有胸悶的患者,常食薤白有宣通陽氣、寬胸的效果。

3.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薤白所含的大蒜辣素能殺菌消炎,對多種細菌有明顯抑制作用,可作為感染性疾病患者的食療佳品。

4.能健胃祛溼:薤白所含的特殊香氣和辣味,能促進消化功能,增加食慾,還可加速血液循環,起到利尿祛溼的作用。



怡享中醫

薤,葉似蔥葉,根如小蒜,一叢數棵,相依而生。入藥的部位為薤的鱗莖,鱗莖色白,故稱薤白。薤白性溫,辛散苦降,善散陰寒之凝滯,通胸陽之閉結,為治胸痺之要藥。

所謂胸痺,是指以胸部悶痛,甚則胸痛徹背、喘息不得臥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疾病,輕者感覺胸悶、呼吸不暢,重者則有胸痛、嚴重者胸痛徹背、背痛徹心。如遇氣候驟冷或突感風寒會使病狀加劇,胸痺與現代醫學所指的冠心病關係密切。

胸痺是由於素體陽虛、陰寒凝結、氣血痺阻所致,陽虛則生寒,寒邪阻遏了氣血的流通,氣血受阻,不通則痛,所以胸痺證以痛為主症。薤白性溫,溫能祛寒;味辛、苦,辛能散,苦能降,因而薤白具有辛溫散寒,宣通胸陽的功效,適用於陰寒凝滯,胸陽閉結的胸痺證。

今朝春氣寒,自問何所欲。

酥暖薤白酒,乳合地黃粥。

豈惟厭饞口,亦可調病腹。

......

早春時節,乍暖還寒的時候,暖上一壺薤白酒,除了能一飽口欲,還能調理自己身體。以此看來,白居易應當是胸中有寒氣凝滯,內有所缺,外有所求,故好飲薤白酒散胸中的陰寒凝滯。

胸中寒氣凝結,可飲薤白酒。反之,若胸中內熱,則應慎用。

/完/


至美中醫、至樸之言!


抱朴言


春華秋實141335758

薤白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和薤的地下球狀鱗莖,道地藥材以江蘇浙江質佳。味辛性溫,含有大蒜氨酸、大蒜糖、琥珀酸、谷甾醇、胡蘿蔔甙、紫丁香甙、腺苷等,有行氣導滯、通陽散結的功效。



用於因消化不良的脘腹脹悶,常配伍枳殼、陳皮,或痢疾所致裡急後重(便意下墜感)常配伍枳實、木香;痰濁滯胸而陽氣不展的胸悶脹痛、喘咳多唾(中醫所謂胸痺),常配伍半夏、瓜蔞。現代用於冠心病心絞痛,多配伍瓜蔞、丹參、紅花,用於鼻竇炎配用豬鼻管、木瓜花,用於反流性胃炎乾嘔者配伍雞蛋黃、白粟米,其臨證用量為9~15克,臨床療效顯著。


薤白雖是食藥併兼之物,因辛溫而滑利,故氣虛無滯、陰虛發熱及胃弱納呆者不宜用,蒜類過敏體質者禁用。歡迎點評諮詢!


運久80187932

大家好,薤白,我們這裡叫小野蒜。記得小時候媽媽這個季節就去地裡挖野蒜。挖來後洗乾淨,用醋和糖醃上。給我們下飯吃。今天剛好碰到這個問題。我就給大家說一下。薤白在中藥中的用法用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