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答应我三个条件,我立刻俯首称臣,崇祯:那我还是死吧

李自成:答应我三个条件,我立刻俯首称臣 崇祯:那我还是死吧

李自成是明朝末年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也是古代的军事家,明朝崇祯年间社会阶级矛盾严重,以李自成为领袖的起义大军势如破竹,直逼明朝的首都北京城想要推翻明朝政权。李自成这时候攻入京城的时机并不太好,因为此时关外也不太平,和部队手下商量一番之后,他们决定先和明朝政府做一个谈判,然后再悄悄的回老家招兵买马,等到关外太平以后再重整旗鼓平定明朝。打好小算盘以后李自成就开始派手下去紫禁城里与崇祯帝谈判,李自成:答应我三个条件,我立刻俯首称臣。历史资料对这段谈判的内容并没有什么详细的介绍,只能够从一些零碎的历史片段中得知三个信息:

第一:李自成向明朝政府要钱。李自成本来的目的就不是和明朝政府和平谈判,只是先打个幌子而已,所以开口要的钱并不多,只是够回乡的路费罢了,从史料上显示李自成要了100万两银子,这些银子虽然不算多,但是对当时的明朝政府来说也是短时间里难以凑到的。

第二:他向皇帝要了封地。李自成虽然是农民起义军的头目,但是他也非常清楚推翻明朝是多么艰难的事情,尤其是处理不当自己还会背上千古罪人的骂名,所以他也考虑过自己要不要只当一个西北王就行了,所以他在谈判的时候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把陕西以及西北的地盘划分给他,这样的话,他就愿意做一个潇洒的西北王。

第三:自己可以在明朝有难的时候出兵相助,但是不会奉旨觐见。明朝最大的外患就是关外的八旗铁骑,所以他提出这一个要求也是为了表达自己对明朝的忠心,但是后面一条不缝制,赵健又表明了自己,只想享有大臣的权利,却不想履行自己的义务。

可想而知,崇祯帝在听到这三条要求以后非常生气,果断的拒绝了和平谈判。既然明朝的皇帝都不愿意和平解决这件事情,那么李自成也就没必要再装好人,他马上就顺理成章的进攻了北京城。而拒绝接受这三个条件,就意味着崇祯已经做好死的准备了。之后崇祯皇帝在后山吊死,后来得事想必也不用小编说了。

对于崇祯皇帝这样的做法有很多人不理解,觉得他很不会变通,也不会顾全大局。但其实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崇祯皇帝十分重视祖先留下来的祖训,保留了他明朝天子的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