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起义领袖代表”李自成—事实上这个称号他还真的可能当不起

在我国封建王朝的更迭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农民起义运动,在这其中有许许多多被后世尊为领袖的人,有些人名副其实,但是有些人则却是被拔高了形象。

自从大泽乡陈胜吴广喊出了那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后,这句话就成为了后世不堪忍受压迫的广大劳动人民发动起义,推翻压迫阶级的行动纲领和精神纲领。而在这大大小小上千次的农民起义运动中,有一些是真正为了广大被剥削阶级的劳动人民,譬如汉代黄巾军起义领袖张角、元末的起义军领袖韩山童;还有一些是抱了和陈胜吴广相同想法的,譬如隋末瓦岗起义军领导李密。但是还有一些,实际上并不能算作农民起义运动中的一员,比如我们下面要说的主人公:闯王—李自成。

“农民起义领袖代表”李自成—事实上这个称号他还真的可能当不起

百姓欢迎闯王进城图

这种说法想必会有一些朋友并不认同,毕竟李自成在一些人看来评价非常高。

比如郭沫若就曾经这样评价李自成:“李自成是农民革命史中一位伟大的人物。他从陕北发动革命,以抗粮均田为号召,转战十余年,卒以一六四四年三月推翻了明朝的统治。但是,可惜他的战友们,特别是丞相牛金星,为胜利所陶醉,忽视了关外的大敌,终于为满洲人所乘,遭受了失败。”

“农民起义领袖代表”李自成—事实上这个称号他还真的可能当不起

李自成与高贵英

如果,单以当时的过程来看,或许郭沫若说的没有错,但如果仔细分析一下李自成这个人的生平以及当他起兵之后的一些所作所为来看,大家就会发现为何说他不能算作农民起义运动的一员,也不能称为“农民起义领袖”了。

首先我们先来看李自成为何会走上起义的道路。

李自成出生于陕西省米脂河西200里的李继迁寨,他的家族在当地也还算作是一个大族。根据《米脂县志》中的记载:李自成的祖先是明代前由甘肃太安里迁徙来米脂,李自成家庭属太安里二甲,而太安里二甲李姓几乎遍布米脂县各个城乡。

但是李自成的家庭却比较贫穷,既不是豪奢大户也不是官宦之家,估计他的父亲也没读过什么书。据费密《荒书》记载,李自成在出生时,他的父亲梦见一个黄衣人进入土窑,结果,他的父亲居然给他取了个小名叫做“黄娃子”,不知道是不是就是因为这个,断送了李自成的帝王命。(古代黄色为尊,非皇族不能用)

家庭虽穷,但是李自成自小喜欢舞刀弄棒,这也为他后来做的事情埋下了伏笔。

天启年间,陕西连年灾祸不断,更是遇上了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旱灾,但是当时的官员们不管百姓死活,赋税没有任何的减免,结果导致陕西地区饿殍遍野,没有生路的人纷纷逃荒到了外地。在这种情况之下,李自成的父母将李自成舍去了寺庙,当了个小和尚,法号黄来小和尚。但是灾荒之年,庙里也没有什么收入,李自成只能去给一家姓艾的地主家放羊,换取吃食。

“农民起义领袖代表”李自成—事实上这个称号他还真的可能当不起

天启陕西大旱,百姓纷纷出逃

就这样,终于,在李自成13岁那年他的母亲在饥饿和病痛的双重折磨下死去,没过多久李自成的父亲也死了,李自成成了孤儿,为了生计四处晃荡一直到21岁在银川的驿站找了一份工作。

不知道是本性马虎还是因为没有读过太多书受过太多教育的缘故,李自成在驿站的工作做的并不好,结果弄丢了信件。这件事情正好处在崇祯皇帝整顿驿站的风口浪尖上,在被驿丞狠骂了一顿之后,李自成下岗了。

没了收入来源的李自成,很快便因为欠了当地豪绅文举人的账无法偿还吃了官司,并且被判了披枷游街的惩罚。原本惩罚结束,这件事情就过去了,李自成只需要再找一个工作来赚钱慢慢还债就行了。但谁都没想到,他的几个朋友帮助下,李自成选择了越狱,并且杀了自己的债主文举人逃回了家里。

回到家中的李自成才发现,就在自己外出的这段时间,他的老婆韩金儿和村上名叫盖虎的通奸,一不做二不休,李自成干脆把自己老婆也杀了。

连背了两条人命的李自成知道如果这样下去自己绝对没有好果子吃,正好那个时候明朝的边境被满洲人攻破,满洲八旗威逼北京,崇祯皇帝召集军队进京勤王。李自成所幸拉伤了自己的侄子,两个人一起去投了军,希望日后能评功来洗掉之前罪名。

但是还没等李自成他们部队走到北京城,就因为朝廷无力支付军饷发生了兵变,亲王均变成了讨王大军。最初,李自成最多算是一个小头目,不过也许是运势到了,李自成的职务提升的飞快,等到崇祯八年十三家七十二营起义军在河南荥阳召开荥阳大会的时候,李自成已经摇身一变变成了起义军的一支兵马首领。

“农民起义领袖代表”李自成—事实上这个称号他还真的可能当不起

李自成亲上战场图

表面上看李自成是迫于生计无奈起义,但实际上,李自成在最开始属于被裹挟着被动做了这些事情。在他的内心里对于“朱明王朝”并没有抵触和不尊,他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掠夺财富的抢劫者的角色。

甚至于,据说即便是到了后期,李自成兵围北京,即将破城的时候,还曾经给崇祯皇帝写了一封信,信件之上提了三个条件,只要崇祯答应,他马上撤兵俯首称臣。这三个条件就是:第一,要西北的土地;第二,要做西北王”。第三,要大量的钱财去犒赏士卒。

很显然,对于李自成而言,他的内心的真实想法和目的,在攻破北京,崇祯皇帝吊死煤山之前其实一直都是通过这种起兵造反来实现自己的身份有平民转化为权贵阶层,这一点上,他倒是有些像是《水浒传》之中的宋江: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铺路无尸骸;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而后期,见事不好,便投向了满清的牛金星,也是一个道理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这也证明了在理支撑的阵营之中,绝大多数的想法都应该与这类似。

其次,我们再看李自成起义过程中干的一些事。

第一、李自成虽然一度打下明朝北方半壁江山,但是却并没有真正踏实治理,巩固并发展他的势力范围,而是象征性的占领之后便转战下一个地方。虽然在李自成的大顺王朝之中,也曾经提出过相应的治理政策和施政方针,但是并没有真正落实过。并且李自成对待那些可以帮助他施政,治理天下的文人学子态度恶劣,极尽羞辱。在占领北京之后李自成虽然也曾经开科取士,但是为时已晚。

第二、大顺军以解放百姓、均分田产等口号招揽人心,但是实际上却缺乏军纪,或者说李自成在有意纵容自己麾下军队大肆劫掠,抢夺财富,甚至屠杀无辜平民。

根据《明季北略》记载:大顺军于占领区皆设官治事,首为追饷,例如在城固县,“贼索饷,加以炮烙”;在汾阳,“搜括富室,桁夹助饷”;在绛州,“士大夫惨加三木,多遭酷拷死”;在宣化,“权将军檄征绅弁大姓,贯以五木,备极惨毒,酷索金钱”。

谈迁《枣林杂俎》称:农民军拷掠明官,四处抄家,规定助饷额为“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刘宗敏作夹棍五千,“木皆生棱,用钉相连,以夹人无不骨碎。”城中气氛凝重,人心惶惶,“凡拷夹百官,大抵家资万金者,过逼二三万,数稍不满,再行严比,夹打炮烙,备极惨毒,不死不休”。

“农民起义领袖代表”李自成—事实上这个称号他还真的可能当不起

大顺军劫掠军饷

而这种种行为,也导致了李自成和他的大顺军在后期所遇到的实际情况是:从最开始的百姓夹道欢迎,到后来见旗而逃。

由此可见,李自成和他的大顺军与其说是要建立一个大顺王朝的起义者,还不如说是一群四处劫掠的强盗。

不过,如果抛开这些来看,至少李自成达成的一些结果还算是好的,也正是由于他的出现,打破了由于明末土地兼并导致的地主阶级对于生产资料的统治性垄断,使得当时一部分人民重新获得了活下去的机会。

正如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对于李自成的评价:“当时陕北大饥,自成乘机而起,至山西、张家口、南口、土木堡等处,后至北京,卒为清兵所败……后被三桂引清兵入关,迫至无路可走。这可见李自成是代表农民利益的。不过他们的举动,多为暴动,是其失败之主要原因也。”

总体来说,李自成虽然有所贡献,但是称其为“农民起义领袖代表”,还是言过其实了。


参考资料:《明史》、《枣林杂俎》、《明季北略》、《米脂县志》、《毛泽东文选》

“农民起义领袖代表”李自成—事实上这个称号他还真的可能当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