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为何没能像刘邦、朱元璋一样一统天下?

中国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者,惟汉与明。为什么?史学家孟森在《明史讲义》中写到:

匹夫起事,无凭借威柄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

也就是说,刘邦和朱元璋原本只是普通老百姓,没有任何权力可以倚仗;同时由于二人并非前朝权臣悍将,不是杨坚、赵匡胤那样的篡位之君。

在我国历史上像刘邦和朱元璋一样起于草莽的乱世枭雄很多,而最接近成功的非李自成莫属。

由于成王败寇的思维以及对教科书的逆反心理,许多人对李自成十分轻蔑,直接斥之为“流寇”,并将李自成的失败简单的归因于进入北京后的迅速腐化,以及李自成本人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但这并非史实的全部,事实上,李自成几乎已经完成了改朝换代。

李自成,为何没能像刘邦、朱元璋一样一统天下?

那么李自成在攻下北京城后为何最终失败了呢?明末的官僚士绅们为何最终倒向了清朝?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李自成失败的原因。

1、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李自成在襄阳制定了“三年免征”的赋税政策,正是这一政策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支持。因此,“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同时也正是这一点为李自成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应当说,崇祯十六年的大明,依然还有相当的实力,并没有到了马上就要亡国的地步,以军力而言主要分为三部分:

  • 辽东有吴三桂,用于抵御清军扣关
  • 长江中游有左良玉,威胁农民军的后方,同时防范其进攻南方财赋之地
  • 陕西则有孙传庭,主攻李自成

不过,这三部中,吴三桂不能动,而左良玉越来越拥兵自重,于是大明对付李自成的真正王牌其实只有孙传庭。

但也正是这一年,崇祯做出了一个重大决策:严令孙传庭出潼关与左良玉东西夹击李自成。对于击败李自成,崇祯过于心切,孙传庭不同意这一冒险,但崇祯认为孙传庭按兵不动便是白吃皇粮。于是,孙传庭无奈只能出兵。

李自成,为何没能像刘邦、朱元璋一样一统天下?

这一战,李自成大胜,并在潼关歼灭孙传庭部,孙传庭战死。此战后,大明再无主攻李自成的兵力,《明史》中写到:

传庭死,而明亡矣。

所有人都看到了这一点,大明的官僚士绅们更不例外。于是,从崇祯十六年冬天开始,李自成不仅得到了农民的竭诚拥戴,大明在北方的官僚集团也开始攀龙附凤。史载当时的情境:

真若沛上亭长、太原公子复出矣。兵民望贼愈急。

沛上亭长,便是刘邦;太原公子,便是李世民。当时的世人皆认为改朝换代的时候到了,所以李自成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内便接管了山西、山东、河北(北直)三省,加上此前占据的河南、陕西,李自成已经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李自成,为何没能像刘邦、朱元璋一样一统天下?

李自成在击败孙传庭之后的迅速成功,得益于大明官僚集团的集体倒戈。而也正是这一点,后来导致了李自成的速亡。

2、李自成攻占北京后没有时间腐化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北京城破,崇祯自缢。

此时,大明朝廷的官僚数以千计,而殉国的不过二十几人,其它全部投降了李自成,包括吴三桂。

那么李自成有没有时间迅速腐化呢?我们看一下时间表:

  •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进入北京。
  • 崇祯十七年四月十三日,李自成率军前往山海关大战。

那么,李自成的数十万大军可能在不到二十几天的时间内腐化到不能打仗吗?显然腐化并非主因。

李自成,为何没能像刘邦、朱元璋一样一统天下?

相反,根据史料记载,李自成在北京期间的军纪是严明的,个别的腐化违纪并不能代表全部。况且山海关一战,刘宗敏亲冒箭矢,身负重伤,完全不是腐化后的形象嘛!

李自成在山海关战败,的确由于麻痹轻敌和对清军出兵的估计不足,但后来兵败如山倒绝非一个骄傲自满就能解释的。

3、三年免征赋税,那么粮草和维持政权运转的钱粮怎么办?

李自成的“三年免征”赋税并非空话,而是真正实施了。但随着,大顺军的壮大和接收整个北方,如何维持各级政府机构的开支和军队的粮草便成了一个大问题。

方法无非有二:

其一,收回“三年免征”,走历代开国轻徭薄赋的老路。

其二,追赃助饷。

李自成没有采用第一种方法,而是开始了对整个北方地区官僚士绅阶层的查抄追赃。查抄追赃,士大夫们失掉的不仅是钱财,还有颜面扫地,这是倒戈的大明官僚们始料未及的,也是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最大的隐患。

李自成,为何没能像刘邦、朱元璋一样一统天下?

大明旧臣归顺李自成,无非想找一个新的靠山,而李自成的做法显然让他们觉得“所托非人”。于是,当李自成兵威正盛之时,大明旧臣们引而不发,李自成一旦兵败,其结果便是墙倒众人推,胜利的有多快,灭亡的就有多快!

4、吴三桂率先发难

吴三桂,在归顺李自成返回北京的路上复叛,其原因便是知道了北京城内的真相:抄家、财富充公,小妾陈圆圆被抢,所有这一切都使吴三桂跻身大顺开国新贵的美梦破裂了。

吴三桂一直是一个很现实的人,否则李自成围攻北京城时,不会在勤王路上行动缓慢。假如李自成善待吴三桂,吴三桂绝对不会反。

吴三桂倒向清朝,根本原因便是李自成对待大明旧臣的态度和政策,“冲冠一怒为红颜”只是导火线。而正是吴三桂与清朝多尔衮的联合,以及在山海关大败李自成引起了连锁反应。

李自成,为何没能像刘邦、朱元璋一样一统天下?

于是,整个北方地区饱受李自成“追赃”之苦的大明旧臣纷纷公开叛乱,迅速投入了清朝的怀抱。大明群臣从倒向李自成到全部倒向清朝,不过半年的时间。

许多人说,李自成在攻占北京之后骄傲腐化,失去了民心,这个“民”,假如解释为大明的士绅阶层的话,倒是很贴切。

5、李自成有没有成功的可能?

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的整个官僚集团叛乱投清,造成了李自成的“大顺”政权迅速土崩瓦解。

李自成,为何没能像刘邦、朱元璋一样一统天下?

与李自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清朝以“为大明复仇”为名,并迅速公布了保护大明旧臣的政策,同时通过已经投降的官员招降大顺政权中和南明政权中的官员,而正是这一点使大明旧臣铁了心追随清朝。

李自成的失败,源于未完成向统治阶级的转变,其仍旧把大明旧臣作为对立面。假使李自成在占领北京城后停止追赃抄家,缩小打击面,那么相信大明旧臣在“大顺”和“大清”之间选择大顺的可能性更大,毕竟大顺是汉族政权。

但历史没有假如,李自成没有抓住机会,或者说历史没有足够的时间供李自成选择。因为当年朱元璋起兵之时,最初对待官僚集团也是如此,但朱元璋最终完成了向统治阶级的转变。


李自成的失败,是因为进入北京之后依然打击大明旧臣,没有完成向统治阶层的转变;是因为大明的旧官僚集团在公元1644年最终倒向了清朝。

不过从大明旧臣的不断倒戈,我们也不难看出明朝灭亡的端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