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推荐家庭自酿葡萄酒?

很多朋友喜欢在葡萄丰收的季节,在家里自酿一些葡萄酒,但自己酿出的酒真的更好吗?和酒庄酒的差别及存在的安全隐患又有哪些呢?

原料选择

曾经有人形容:“酿酒葡萄是帅大叔,而鲜食葡萄是小鲜肉;一个经得起岁月的沉淀,一个则让人忍不住想尝口鲜。”。那么,二者之间的差距究竟有多大呢?

△ 恩…也就这么大吧

事实上,对比二者可以发现,鲜食葡萄的多酚类物质含量不足,酸度和含糖量也较低。

此外,用于酿造葡萄酒的葡萄还需达到成熟度较高、无破损、无霉变等多种要求。

但家庭自酿一般很难买到酿酒葡萄,很多时候在菜市场买了巨峰等鲜食葡萄即进行酿制,这样酿出的葡萄酒由于缺乏单宁等酚类物质,往往缺乏结构感,陈年潜力也很差。

酿造过程

正常情况下的葡萄酒酿造,除了酒精发酵,有时还需要进行苹乳发酵(MLF)来柔化酸度,并进行下胶,过滤等工艺,品质较好的葡萄酒还需要进行橡木桶陈酿等工作,这些工序都是自酿葡萄酒很少具备的。

除此之外,自酿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中,糖分,果胶酶,酵母等添加量和添加时间也很难进行准确的控制。

而且,自酿葡萄酒往往不加硫,发酵温度也没有合理的控制,很容易导致杂菌超标,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毒素,保质期也往往很短;

质量监控

家庭自酿酒往往不经农残检测,很容易将农药带入自酿酒中。此外,酿造葡萄酒的过程中很多因素无法控制,容易产生甲醇、杂醇油超标,杂菌生长过多等安全隐患,且家中又缺乏测量这些物质的专业仪器,导致不少人在过多饮用自酿葡萄酒后,会产生身体不适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