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多名經濟專家:疫情難以改變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比較優勢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稱,新冠肺炎大流行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全球危機。疫情給世界經濟需求和供給兩端造成了不可預見的衝擊。

此番疫情也讓中國產業鏈面臨挑戰。中國能否在“危”中尋“機”,主動作為抓住新機遇?


張連起: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的短板和弱項

對話多名經濟專家:疫情難以改變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比較優勢

“總書記在考察陝西當前經濟時特別強調,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佈局產業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經濟學家張連起在接受《今日中國》記者採訪時說,總書記此番話為疫情之下的中國經濟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施策方向。

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中國GDP增長同比下降6.8%。同時,隨著疫情在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蔓延擴散,全球跨境投資、貨物貿易、人員往來大幅減少,中國亦難獨善其身。

受疫情影響,中國傳統經濟的海外訂單嚴重受擠壓,外貿出口面臨嚴重衝擊。“傳統行業必須面臨的一個現實就是要調整訂單轉向,從國外轉向國內,但這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張連起認為,要改變傳統行業目前的頹勢,就要在轉型中引進“自主創新”。“創新就面臨著產業轉型要融入數字化、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一些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

在張連起看來,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不會是短期的。隨著疫情防控的常態化,傳統經濟的轉型是當前一個非常緊迫的任務,如果能夠在行之有效的時間內打好“經濟結構優化、動能轉換和轉型升級”這套組合拳,中國就完全能夠實現經濟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因此,這也是中央提出的全面做好‘六穩’(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落實好‘六保’(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任務的一個重要體現。”

張連起認為,面對已經受到疫情衝擊的產業鏈條,當前首要任務是完成產業鏈和供應鏈的佈局與創新,“既要有佈局,還要有創新,把在疫情中凸顯出來的短板和弱項補齊,要在自主創新的前提下,做強我們的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

張連起認為,產業鏈再造一是產品出口要轉化為國內替代,二是產業轉型必須遵循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這也是總書記特別強調的一個基本遵循”,他說。

針對西方媒體“全球產業鏈去中國化”的言論,張連起認為,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工業門類齊全的國家,內需市場還有很大的潛力,人才和技術儲備也是全球最多,這就賦予了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不可替代性。“疫情難以改變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比較優勢,中國經濟有‘頂風抗雨’的能力。”


朱民:“95%的外國資本加大了在中國的投資”

對話多名經濟專家:疫情難以改變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比較優勢

疫情中,一些國家出現的“經濟保護主義”,讓很多人認為這是延續幾十年經濟全球化的終結。對此,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副總裁朱民認為,“經濟全球化不可能取消或終結,因為整個經濟的關聯性、信息的關聯性、人的關聯性都在大大加強,這不是任由誰說了算的”。

朱民說,疫情就是一面照妖鏡,我們不願意看到的民粹主義、保護主義在個別國家已經出現。“疫情一來,很多國家都閉門自保,例如有的國家取消同中國的通航和經貿往來;英國宣佈群體免疫後,德國立即把邊境關掉;特朗普攔截髮往其他地區的醫療救助物資等,疫情本身帶來了局部和全球的衝突,這就是保護主義的具體體現。”

最近,有媒體“誤讀”認為,一些在華外企資本會出現大批“迴流”。朱民表示,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一部分產業鏈移出中國這很正常,科技的發展使得規模經濟縮小,使得資本配置重新劃定區域這是自然。“通過我們的調查和觀察,95%以上的外國資本不但沒有移出中國,而且還加大了在中國的投資。”

朱民表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包括之前的東京地震、泰國水災等,使各國對產業鏈的脆弱性也有了充分的認識,所以開始在全球進行佈局。“但是在這個過程裡中國有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鏈,中國有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今年開始,中國有全球最強的增長,是全球最好的市場。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到現在為止,外資仍然在進來。”

朱民說,此次疫情“危機”,也讓中國經濟出現了很多“生機”。“疫情給傳統行業帶來了嚴重衝擊,但電子商務、智能製造、無線配送等新興行業卻正在釋放出逆勢增長的潛力,‘線上’加速替代‘線下’,也加快了產業升級創新,比如這期間,全國僅線上教育收入較同期就增加了300%。”朱民認為,疫情期間中國的經濟雖然有很多全新的嘗試,但現在首先要做的就是積極推動傳統經濟的轉型,用更主動的作為去推動改革和開放,按照中央提出的“六保”要求保市場,推動經濟結構改革,推動中國經濟向更高質量發展。“比如我們最新提出的‘新基建’,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就要加速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等內容的建設;在創新基礎設施方面,要側重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產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等建設,這些都是我們在努力改變和轉型的積極信號。”

“人類已經經歷過了多次疫情,比如中世紀的黑死病,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我們都活過來了,我們對未來有信心,是因為我們相信經濟全球化,相信未來。”朱民說。


張燕生:中國將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發展帶來新機遇

對話多名經濟專家:疫情難以改變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比較優勢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在接受《今日中國》記者採訪時指出,受疫情影響,全球產業鏈受到嚴重衝擊,受衝擊最嚴重的是複雜程度最高、國際分工最精細的電子和汽車行業。

張燕生預測,疫情結束之後,全球可能會出現產業鏈更短、更分散、更本地化的趨勢。企業對供應鏈安全的考量,可能會大於對效率的考量。“中國在疫情結束以後,要推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建設,不僅在公共衛生和健康、生物文明和環保、保障公共安全和反恐方面,而且在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方面,也應該開展全方位的國際合作。”

就中國產業體系現狀,張燕生認為藉助疫情帶來的變化,打造現代產業體系非常重要。“重點是構建滿足高品質、多樣化、個性化需求的彈性靈活的產業鏈和供應鏈體系,形成中高端工業服務和生產性服務差異化集聚的城市群,打造科技創新驅動的新動力源和創新策源地。”張燕生指出,我們在做好自身的同時,“還要建立與全球產業體系緊密對接的產城、產創、產智、產融等深度融合的合作機制”。

談及此次疫情對全球貿易的深度影響,張燕生說,在去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浪潮疊起的背景下,疊加的新冠疫情,讓全球貿易損失巨大。“雖然傳統的服務和貨物貿易遭受重創,但新型貿易尤其是與數字網絡相關的貿易呈現出加快發展的態勢。”

張燕生表示,疫情結束後,以武漢為中心的長江中游城市群有可能成為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戰略支點。以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材料等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將有更多發展機遇。

“其中,一個最關鍵的變化因素就是中國將建成集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這將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張燕生說。


- END -

記者:馬 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