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產品運營一定要知道的12種“用戶心理”

在做活動運營或者做營銷活動的時候,吸引新用戶、促進老用戶的活躍以及提高品牌的曝光度是其中比較普遍的目的。

那麼怎麼做才能讓更多的人參與你的活動?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做的就是問自己:

用戶為什麼要參加你做的這個活動?

當你在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實際上是想知道:

用戶因為一種什麼樣的心理參加你這個活動?

對於用戶心理以及人性的探討,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和七宗罪理論是用的比較多的,但是我認為這些理論較難記憶,所以我自己從4個角度總結了一套框架,希望能夠更好的記憶與應用這些用戶的心理。4個框架主要從用戶參與活動的流程的角度提出,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第一眼看到你的活動

● 看到周圍的人都在參與

● 自己也想參與

● 參與後願意分享傳播

做產品運營一定要知道的12種“用戶心理”

一、第一眼看到你的活動

一般來說,無論是線上的活動還是線下的活動,只有你的活動能在第一眼通過文案或者場面的方式吸引住用戶,用戶才會產生接下去的行為,從而參與到你的活動中來。那麼用戶在第一眼看到你的活動後,為什麼會被你的活動吸引呢?

做產品運營一定要知道的12種“用戶心理”

1.1 好奇

很多用戶被你的活動吸引,就是因為它不知道你想做什麼,很想知道。這時候你要做的就是在文案中或者活動現場製造一定的神秘感,讓用戶有一種很想知道的衝動。主要可以通過文案、圖片、具體的物體來引起用戶的好奇。

栗子:

文案:知乎的各種話題,如何優雅的吃一碗麵,如何活的有情趣;UC的各種標題黨,震驚!沒想到他竟然會做這種事;QQ之前開通的匿名吐槽,讓人們很想知道到底是誰寫的,是一種窺探的心理;

圖片:微信之前過年前做的模糊圖片活動,只有給主人紅包才能看清晰的圖片;

具體的物體:線下活動擺一個巨型的黑色柱子,讓用戶好奇到底想幹嘛。

1.2 有趣

對於用戶知道的一些東西,已經無法引起用戶好奇的情況下,直接讓用戶產生覺得活動很有趣的心理也能在短時間內吸引大量用戶。主要可以從這幾方面讓用戶感覺很有趣:看上去有趣、玩起來有趣。

栗子:

看上去有趣:目前很多依靠寵物火起來的微博大V,也是調動了用戶覺得寵物看上去很有趣的心理;

玩起來有趣:之前很火的臉萌和目前很火的Faceu,讓用戶覺得玩起來很有趣。

二、看到周圍的人都在參與

當用戶已經被你的活動在第一眼吸引了之後,用戶就會有一種想參與進來的衝動,但是人們總是害怕風險以及不願意做出改變的,所以這時候,大部分的人會選擇觀望,先看看別人怎麼玩的,然後再決定自己要不要也參與進來。那麼當用戶在觀察周圍的人為什麼參與的時候,會產生哪些心理呢?

做產品運營一定要知道的12種“用戶心理”

2.1 從眾

從眾心理是應用的比較廣泛的用戶心理。如果你讓用戶覺得有很多人都參與到了這個活動中來,那麼用戶就更加容易參與到活動中來,因為用戶不希望自己是一個另類,而希望自己是和大家一樣的,否則可能會被周圍的人說“你怎麼這個都不知道”,“你好out哦”。從眾的這個“眾”到底有哪些“眾”?簡單來說可以分為這麼幾類:明星偶像、自己想成為的人、和自己一樣的人等。

栗子:

明星偶像:利用明星效應來吸引粉絲進行產品的使用,微博大V的推薦;

自己想成為的人:情人節構造一個浪漫男人的形象,讓男性用戶因為想成為一個浪漫的人而購買鮮花;

和自己一樣的人:海底撈每次門口這麼多人排隊,營造出來的氛圍很容易讓沒有吃過的人因為從眾心理而很想去嘗試;香飄飄奶茶的文案,一年賣出七億多杯,告訴大家很多人買從而引發從眾心理。

2.2 害怕失去

想讓用戶儘快參與到活動中來,就要讓用戶感受到這種機會的難得。一方面,你可以通過設置一定的准入門檻來提高用戶參與的難度,從而讓能夠參與到這個活動中的用戶珍惜這次機會;另一方面,你可以讓用戶感受到這次機會如果不趕緊參與就會錯過,從而讓用戶產生害怕失去的心理。害怕失去的東西主要包括:時間上的失去、空間上的失去、失去自己等。

栗子:

時間上的失去:常見的電商網站秒殺活動,實體服裝店的限時打折活動,只有前100名才能參加的活動,優惠券的限時使用活動;

空間上的失去:網易雲音樂只在杭州地鐵站舉辦了活動,會讓杭州本地的用戶更想去看看;

失去自己:害怕失去自己目前的身材,失去自己目前的社會地位。

2.3 攀比

由於有很多用戶同時參與到活動中來,所以用戶會希望看看別的參與人是什麼情況,從而就會引起攀比心理。攀比的對象主要是和你一起參與到活動中的人。

栗子:

電腦開機時候會顯示你擊敗了90%的全國用戶;

你玩小遊戲的時候會顯示出你在好友圈的排名,類似的還有你每天走的步數,跑步跑的公里數;

支付寶賬單,微信紅包的賬單等。

三、自己也想參與

當用戶觀察完別的參與人的情況,知道了活動具體是怎麼樣的之後,就會有一種自己也想參與的衝動,那麼你通過什麼樣的用戶心理來刺激用戶,讓他更加可能參與到活動中來呢?

做產品運營一定要知道的12種“用戶心理”

3.1 佔小便宜

這種心理也是應用的比較普遍的一種心理,用戶參與到你的活動中來,利益一直是百試不厭的吸引辦法。這裡要注意的是所送的獎品要與你的產品本身相關,如果你是一家做互聯網金融的企業,送理財紅包就比送電影票有用,因為這和你的產品相關,更能促進用戶的進一步轉化。主要包括:直接免費送、買了就送、買了後加錢就送。

栗子:

直接免費送:路展直接送你餐巾紙或者小禮品;

買了就送:買一送一,消費後即可獲得優惠券等;

買了後加錢就送:買一加5元就送一。

3.2 僥倖

人性中一直存在著一種僥倖的心理,自古以來,賭博、鑽法律的空子、彩票都是由這種心理催生起來的。這樣的心理根植於人性之中,如果運用得當,可以在預算較小的情況下換來較大的參與量。

栗子:

轉發抽獎送iphone8,用積分抽獎可以抽到iphone8;

偶爾吃一次辣條沒事的,從而刺激消費。

3.3 貪婪

當用戶比較輕易的獲得了某種物質獎勵或者是某種地位象徵的標誌的時候,會想獲得更多。在營銷和運營中,通過階段性的滿足用戶,給用戶獎勵,能夠提高用戶的粘性。對於用戶的持續滿足主要包括:物質上的滿足、心理上的滿足。

栗子:

物質上的滿足:邀請更多的好友就可以獲得更有價值的禮品;多消費一次就能獲得更大的贈品;

心理上的滿足:英雄聯盟的段位設計,遊戲中的等級。

3.4 懶惰

當消費者已經有意願參與到你的活動中之後,運營或者營銷人員要做的就是讓用戶最簡單的參與,最簡單的實現他的期望。所以在設計活動規則的時候,要滿足人性中懶惰的本質,儘可能的簡單以及利於理解。同時,這種心理能夠從反向來利用從而促進人們改變懶惰的習慣。

栗子:

簡單操作:一鍵清理垃圾,滑動解鎖;

對抗懶惰:對於不願意健身的用戶,開發了先付押金,如果每年來健身多少次,年費全部退款的活動;每天堅持打卡,簽到的活動;組隊抵抗惰性。

四、參與後願意分享傳播

當用戶參與到了活動之後,很多人都喜歡把一些自己參與的事情分享到朋友圈,吃飯發朋友圈,參加了高端會議發朋友圈,與朋友出去玩發朋友圈,鍛鍊了發朋友圈等等等等。除了記錄自己的日常生活之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用戶在表達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並且希望在朋友心中營造某些形象。

做產品運營一定要知道的12種“用戶心理”

4.1 成就感

當用戶參與了活動之後,如果獲得了比較好的結果,用戶就會獲得一種成就感,因為這可以證明他比同時參與這個活動的其他人都要優秀。這時候,你就容易分享給朋友,告訴他們你是一個很厲害的人。炫耀的東西主要包括:物質上的成就感、精神上的成就感。

栗子:

物質上的成就感:獲得了一等獎10克拉的鑽石的女性,肯定會發朋友圈讓其他姐妹羨慕;你搶了個最大的紅包,一定會告訴朋友自己運氣是多麼的好;

精神上的成就感:你通過自己21天的連續打卡獲得了成功,會分享給朋友這種成就感;玩手遊達成了一種成就,會分享到朋友圈。

4.2 表達自己

表達自己包括了很多的情緒,比如正面的感恩、同情、正義、開心、愛國等,負面的憤怒、吐槽、挑戰權威等。如果你的活動能夠讓用戶主動的去表達這種情緒,並且給用戶適當的反饋,那麼就更容易讓用戶參與進來,同時將好的內容傳播出去。

栗子:

正面:支持國足的新聞在前幾天被朋友圈刷屏,支持華為,支持一些民族品牌的文章;網易雲音樂和微博下面的評論區貢獻各種精彩內容;

負面:吐槽一些社會新聞的報道,呼籲大家還原真相;對於一些社會現象表示憤怒,不斷的轉發。

4.3 塑造形象

用戶表達自己的原因,是希望證明自己是一個具備什麼樣形象的人,當你的活動能夠賦予用戶這種個人形象和地位的時候,用戶的分享就無疑是在幫你做免費主動的傳播。塑造的形象主要包括:有社會地位、有經濟地位、有自己想法、懂愛情、懂友情、懂親情。

栗子:

有社會地位:活動請來了大明星或者行業的大咖,用戶就更容易拍照發朋友圈,證明自己的社會地位;

有經濟地位:去了一家很貴的餐廳,就會發朋友圈證明自己有情調有錢;

有自己想法:出現社會熱點後,轉發與社會輿論相反的文章證明自己不是隨大流的人;

懂愛情:情人節給女朋友買了999朵玫瑰,證明自己浪漫;

懂友情:朋友圈點贊一下子集齊很多贊證明自己朋友多,經常發與朋友聚會的照片;

懂親情:給父母買保健品,發一些感恩話題的文章。

五、總結

用戶心理的把握,需要根據具體的產品以及具體的使用場景來選擇最合理的心理來利用,也可以在整個活動中進行各種組合。如果你有好的想法,歡迎在後臺與海兔君交流。

我們為創造者和變革者而生,我們幫助企業制定用戶體驗策略,為用戶創造精彩的數字體驗,並通過品牌設計與用戶建立情感的連接,用設計驅動商業策略的成功。

做產品運營一定要知道的12種“用戶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