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要如何激發學習動力?家長們一定要看一看

高中生要如何激發學習動力?家長們一定要看一看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我曾接待過一個案例,一位母親帶著她上高二的孩子著急上火地找到我,希望我能幫忙勸勸她兒子,因為她兒子最近說什麼也不上學了,整天在家裡上網,學校說再不上學就要除名了。為此,他爸爸訓過他,揍過他,但都無濟於事,鬧得父子二人見面都不說話,形同路人。

眼前這個小夥子比他媽媽高出一頭還多,精瘦精瘦的,顯得有些疲憊,也許是長期上網生活不規律導致的,穿得很時尚,尤其引人注意的是他的頭髮,是那種流行的飛機頭或子彈頭之類吧,還染了幾種顏色。給我的第一感覺是:像一個不務正業的小痞子。再看他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還帶著耳機聽著音樂,恐怕是個家長見了都會冒火。我知道,家長一定是什麼招都用了,真是到了山窮水盡無計可施了,才通過朋友找到我。知道我從事生涯諮詢,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想法來試一試了。

孩子的問題,往往和家長的問題分不開,所以,我首先提出先和他媽媽聊聊,瞭解一下孩子的家庭背景。下面是我們的對話:

母親說:“你就叫他小輝吧,他爸爸搞裝修的,自己開公司,天天忙得不著家,倒是賺了不少錢。家裡的大小事都是我操持,因為就這一個孩子,家裡也不缺錢,小時候要什麼給什麼,可能是慣得吧,這孩子很任性,雖然挺聰明,但怎麼強調學習,就是不愛學習,結果初中勉強夠高中分數線,靠他爸爸的關係,主要還是花了一大筆錢,才進了現在這所重點中學,指望他能考上所好大學,誰知道,他現在居然要退學,簡直把我和他爸爸氣瘋了,他爸爸就知道打罵,可越是這樣,孩子就越對著幹,現在乾脆連屋都不出了天天打遊戲。他爸爸指責我慣壞了孩子,可打罵不是也不管用嘛,我真是愁死了!你說,這麼大孩子,不上學,幹什麼去啊?!

我說:“您也別太著急了,我們一起來想想辦法,我覺得孩子們都有一顆向上的心,關鍵是我們做家長的如何激發他的這種上進心。這樣吧,基本情況我也瞭解了,我先和孩子單獨談談,這樣的目的,是孩子不必顧慮家長的看法,也許能敞開心扉,幫助咱們找到孩子想退學的真正原因。您看行嗎?”

母親說:“行行行,我現在是徹底沒招了,一切聽您的安排。”

接下來是我和孩子的單獨對話:

我說:“小輝是吧,如果我沒猜錯,是你媽媽強迫你來的吧?”

小輝說:“是”,還是那副不以為然的樣子。

我說:“第一眼看到你,你知道我的感覺是什麼嗎?”

每個人都關心自己在別人眼裡的形象,尤其是眼前這個時尚的年青人。

小輝說:“是什麼?”

我說:“我覺得你很潮,很時尚,很有個性的一個人。”

小輝說:“還行吧。”依然是漫不經心。

我說:“尤其是你的髮型,非常個性,這叫什麼頭型?我不太懂這個。”

小輝說:“這個啊,是從韓國引進來的,說了你也不懂,你想說什麼就說吧,不用兜圈子,不就是勸我回去上學嘛!”

我說:“看來你很聰明,那就明人不說暗話,我的確是受你母親之託,勸你回去上學。因為你母親付了錢,所以我也就有責任勸你回去上學,但到底上不上,還是取決於你自己。”

小輝小聲嘟囔了一聲:“白花錢”。

我說:“也許確實是白花錢,可我想在你走之前,搞明白一件事,就是你上得好好的,為什麼就不想上學了呢?我很好奇這一點。”

小輝說:“沒意思唄!”

我說:“沒意思是——什麼意思?”

小輝說:“就是聽也聽不懂,學也學不會,考也考不好,老師、家長總批,同學看不起,換了你,你願意啊?”

“不願意!”我的第一反應是。只要還是分數這樣一個單一的評價標準,學習差的學生就會度日如年,有誰能站在他們的角度,想想他們的處境呢?

我如實地說:“如果是我,我也不願意上。”

小輝沒想到我會這樣說。我認同他絕不是迎合他,是我真得這樣認為。只要能換位思考一下,你就知道,這種只用分數評價人的標準,對於學習不好的學生打擊有多大,有多麼不公平,我沒有理由不認同他。

小輝說:“如果不是心痛家裡花了錢,我早就不上了,現在是實在呆不下去了,所以——”

我說:“看來你還挺替家裡著想的。好吧,不上就不上吧。”

小輝有些吃驚地說:“您不勸我回去上學啦?您怎麼給我爸媽交待?”

我說:“這個就不用你操心了,我會去說服他們。不過呢,我需要你給我一個說服你父母的理由,就是不上了學,接下來你幹什麼,要知道,你已經十八歲了,已經是成年人了,如果不上學,就應該自食其力,總不能天天在家上網吃白食兒吧?”

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承擔後果,你可以不上學,但接下來你靠什麼生存呢?每個想輟學的學生都要問問自己。

小輝遲疑了一下說:“那是當然,其實我也不願意天天在家上網,我想過去學髮型設計,但不知道行不行得通?”

我說:“怪不得你的頭髮這麼個性,原來你喜歡幹這個啊!當然可以,俗話說‘行行出狀元’,不一定非考大學這一條路可走。”

小輝有些激動:“我覺得也是,叔叔,我感覺您比較理解我,我看到很多髮型設計師都很牛逼,收入也很高,還上中央電視臺呢!”

他已經叫我“叔叔”了,還敢用“牛逼”這個詞,說明我們的諮詢關係終於建立到位了,還有比信任更重要的嗎?

我說:“你也希望像他們一樣?”

小輝說:“是啊,其實我也賭著一口氣,想證明自己即使學習不好,不上大學,也能成功。”

我堅信每個年青人都有上進心,因為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而尊重的前提是你的成就。所以關鍵是找到他願意付出努力的方向。

我說:“從一開始我就覺得你不是沒有追求的人,只是你追求的方向和他們不大一樣罷了。想成為一個優秀的髮型設計師是一個很棒的想法,那些上中央電視臺的髮型師,肯定都非常專業了,你瞭解過他們的專業學習是在哪裡完成的嗎?”

小輝說:“我瞭解過,有的是中學畢業後直接到廣州、深圳的專業培訓學校去學的,有的是高職院校髮型設計專業畢業的。”

我說:“看來這一行要想做好,對專業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小輝說:“那是當然,這裡面分著級別呢,學問多著呢,我只是瞭解一些皮毛而已。”

我說:“也就是說,你現在也需要進行專業的學習。”

小輝說:“是的。”

我突然發問:“那你覺得是退學上個培訓班好呢?還是考個職業院校髮型設計專業好呢?”

小輝沒想到我會這樣問,愣了一下,想了想說:“應該考個職業院校髮型設計專業好些吧,有學歷,學習也比較系統,何況我現在就上高中,只差一年畢業,退學有些浪費。再說,我父母也反對我退學。”

我補充了一條:“還有就是以你現在的水平,考上一所高職院校,應該不是問題吧?”

小輝說:“肯定不是問題,如果我再堅持一年,努努力,也許能考上更好一些的高職院校。雖然我學習名次靠後,但畢竟我們學校是重點學校。”

我說:“是啊,高三這一年努努力,爭取考上一所好一些的職業院校,學習自己喜歡的髮型設計,未來成為一名優秀的髮型設計師,咱也上中央電視臺露露臉,給自己爭口氣,給父母爭爭光,這不是很好嗎?”

小輝說:“是啊,我怎麼就沒想到呢,過去一直苦惱自己成績差,連學都不想上了。其實,我完全可以走自己的路,不和他們比。條條大路通羅馬嘛!”

這幾句話我真希望他父母能聽到,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孩子並不是不努力,而是我們家長沒有讓他們看到希望。

“可是——”小輝有些擔憂,“我父母會不會反對我學髮型設計呢?他們總跟我說,要考上好大學,才能有前途。”

我說:“你爸爸是好大學畢業嗎?”

小輝說:“不是啊,他職專畢業,還不如我呢。”

我說:“他的前途怎麼樣?”

小輝說:“也不錯啊,我爸開了好幾家裝修公司,賺了不少錢,很多大學生在他公司裡工作。”

我說:“可見,未必考上好大學才有前途啊。”

小輝說:“我覺得也是。”

家長的功利化,一元化,絕對化,往往是孩子問題的始作俑者。從自私出發,為了攀比,為了面子,當然還有無知,逼著孩子去實現他們根本無力承擔的所謂“家長都是為了你好”。家長啊,有些時候,你不是在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而是充當孩子學習動力的攔路虎。

我說:“不用擔心,你父母的工作我來做。只要你回去好好上學,努力學習,不管別人怎麼看,也不和別人比,只和自己比,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一天天進步就行。”

小輝說:“只要讓我將來學自己喜歡的專業,這些我都能做到。謝謝叔叔!非常感謝您,是您讓我看到了希望。我明天就回學校去!”

我說:“不用謝我,要感謝你的父母讓你有機會上這樣的學校,要感謝自己有一顆向上的心。祝你考上嚮往的學校,為實現你的夢想而出發!”

小輝父母的工作,我只用了一句話就做通了,我說:“你是願意看到孩子天天在家上網打遊戲不上學,還是願意看到他回到學校好好學習努力考大學?”當然,我也沒有忘記提醒他們,只要孩子努力就是好孩子,不要用結果論優劣。

今天的小輝,在深圳已經擁有了自己的髮型設計工作室,收入遠遠超過很多同齡人,正在為登上更大的舞臺而努力奮鬥著。他父母今年春節專程到家裡來看我,買了很多禮物。說了很多感謝的話。

這個案例讓我對高中生的學習動力有了更多的思考:現在很多家長為孩子學習動力差而苦惱,但有沒有想過,只有合理的期待才能產生實際的動力。這個合理的期待包含兩層含義:一層含義是合理的期待一定是一個“跳一跳就能夠得著”的目標,如果目標太高,學生屢遭挫折,就會失去動力。另一層含義是合理的期待一定是學生自己的期待,而不是家長的期待。孩子真正想要的,自然會努力去追求,去想辦法實現,要知道,那期待裡面有他對美好生活的詮釋和嚮往啊。

文章源於網絡侵權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