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不聽話?一招幫你忙

| 陳錢林

從事教育三十多年,經常碰到些熊孩子,一會兒破壞公物,一會兒傷害他人。而這些孩子背後,往往是深感無奈的父母,困惑於“孩子怎麼就是不聽話,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讓熊孩子服管”。

熊孩子不聽話?一招幫你忙

通過我做校長多年的觀察,熊孩子大多是因為缺乏規則教育。規則教育要從家庭教育開始,給孩子立家規是第一步。教育的藝術,在於通過他律最終形成為自律,使用家規的目的也在於培養自律。當孩子慢慢形成好習慣,他律變自律了,家規就要淡出。我的經驗,最好在孩子的青春期來臨之前,家規就完成教育使命。如果在少兒期家規混亂、家規不嚴,等到了青春期孩子出現問題了再定家規,那是亡羊補牢,需要付出加倍的精力。

很多家長認可立家規,但不知道怎麼立。我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立家規的方法和原則:


家規不能模糊 量化要求

家規必須是孩子能夠聽明白的,有具體標準的規定,特別是禁止類的家規,就不能含糊其辭。比如,“每天18:00-18:30可以看電視,其它時間未經父母同意都不能看”,這規則就很清楚。如果說成“少看電視”,孩子就不清楚,怎麼是“少”?

我家龍鳳胎孩子小學階段上網的家規是“可以查資料、收發電郵、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可以看科學類網站、作文類網站、新聞類網站,但不能看無關的內容;一般一次不能超過半小時;單獨一人不能上網”。


從生活的小事情中樹立規矩

我家家規的約定,都是在生活中動態形成的。如我孩子2歲多的一天,分葡萄乾時吵架了。我先從女兒這兒拿一些吃掉,兒子的多了,女兒不肯;又從兒子那兒拿一些吃掉,女兒的多了,兒子不肯;最後兩人的葡萄乾都被我吃光了,這下都哭了。我藉機教育他們,不相讓的雙方最終都會有損失,後來就有了“吃零食要相讓”的家規。

熊孩子不聽話?一招幫你忙


家規不能“一言堂” 讓孩子們參與立規

我家家規大多是民主協商而來。比如,好幾次孩子在樓梯上摔倒,我們就討論了走樓梯時如何講安全,後來有了“走樓梯時要互相提醒講安全”的家規。比如,孩子倆吵架了,我想這是孩子的天性,吵吵哭哭沒關係,經討論後,有了“可以吵架、不能打架”的家規。因為孩子參與討論,相對好執行。


設立獎罰機制對孩子最有效

有了家規,要講究“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獎罰要跟上。孩子畢竟是孩子,要表揚為主,表揚多了,對家規的執行力會更強。違反家規了,該批評時就要批評。多次批評無效的,要麼是家規不合理,那就早點改;要麼就要嚴厲批評,甚至進行必要的懲罰。孩子幼兒期,我創新了“100個好”評價,凡孩子表現好,加幾個“好”;違規了,減幾個“好”;這個評價方法,作為對家規的獎罰,效果很好。

熊孩子不聽話?一招幫你忙

作者簡介:長三角知名校長,資深家庭教育專家。《人民教育》、《南方都市報》、浙江新聞網等“陳錢林說家教”專欄作者,家庭教育專著《家教對了孩子就一定行》入選“2015年影響教師的100本書”,龍鳳胎子女均獲世界頂級名校全額獎學金攻讀博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