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最光榮(1)——盤點工藝美術中的“勞動者”

國際勞動節又稱“五一國際勞動節”、“國際示威遊行日”(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或者May Day),是世界上80多個國家的全國性節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勞動人民共同擁有的節日。

“五一”快樂!

今年這個特殊的五一假期,可能大多數人會選擇居家過節了。五一是勞動者的節日,勤勞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先秦古詩《擊壤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就表達了中華先民自力更生、怡然自得的生活哲學。質樸高古、純淨無塵。

工藝美術的起源雖然說法不一,但相對而言,勞動在其中起到的決定性作用卻毋庸置疑。原始社會時期,無論是5000年前良渚文化中的玉琮(圖1),還是8000年前河南賈湖遺址出土的骨笛(圖2),其精妙的鑽孔技術、玉石切割打磨技術,都體現出了中國先民的聰明智慧和高超的製作技藝。是中國最早勞動者的見證物。這一件件文物穿越數千年的歷史,訴說著中華民族悠久的勞作歷史和文明發展。

勞動最光榮(1)——盤點工藝美術中的“勞動者”

圖1-玉琮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 浙江省博物館藏

勞動最光榮(1)——盤點工藝美術中的“勞動者”

圖2-骨笛 舊石器時代-賈湖遺址 河南省博物院藏

從奴隸社會直至當下,中國漫長的5000年文明史中,勞動人民所創造的智慧結晶一部分隨著歲月更迭,漫漶在歷史長河之中;一部分被歷代帝王貴族或帶入了地下或歷代傳續,得以出土或傳續的至今大多珍藏於世界各大博物館。這一件件精美絕倫的文物,無一不包含了中國人世代的聰明創造和文化血脈。

在今年這個特殊的五一假期裡,我們不妨將焦點放在勞動者身上,選一部分體現中國曆代勞動者的工藝美術精品,來一起在家感受“勞動創造價值”“勞動最光榮”的真實內涵。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現藏於故宮博物院的宴樂水陸攻戰紋銅壺(或“宴樂漁獵攻戰紋銅壺”),這件戰國時期的銅壺在中國青銅史、美術史上都佔據相當重要的位置。春秋戰國之前,表現勞動者的器物幾乎不存在,以青銅文化為代表的商周時期,製作的大量器物更多是為了滿足統治者的祭祀、禮儀和戰爭的需要。進入諸侯割據的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人性覺醒,描繪普通人生活和情感的器物開始大面積出現。這件銅壺正是這一現象的體現,它將表現對象對準了普通民眾,這在中國造物歷史上具有強烈的象徵意義。

勞動最光榮(1)——盤點工藝美術中的“勞動者”

圖3-宴樂水陸攻戰紋銅壺 戰國時期 故宮博物院藏

宴樂水陸攻戰紋銅壺侈口,斜肩,鼓腹,矮圈足,肩上有二獸首銜環耳。花紋從口至圈足分段分區佈置。以雙鋪首環耳為中心,前後中線為界,分為兩部分,形成完全對稱的相同畫面。自口沿至圈足,被五條斜角雲紋帶劃分為四區。除去最下方第四區是裝飾垂葉紋,其他三區均有相當豐富的內容(見圖4),壺紋飾中的水陸攻戰今天不做討論,我們主要看看錶現勞動人民場景的一些畫面(圖5-圖7)。


勞動最光榮(1)——盤點工藝美術中的“勞動者”

圖4-宴樂水陸攻戰紋銅壺展開圖


勞動最光榮(1)——盤點工藝美術中的“勞動者”

圖5-銅壺局部紋飾-採桑


勞動最光榮(1)——盤點工藝美術中的“勞動者”

圖6-銅壺局部紋飾-宴樂

勞動最光榮(1)——盤點工藝美術中的“勞動者”

圖7-銅壺局部紋飾-狩獵

圖5-圖7分別表現了採桑、宴樂和狩獵,在平面畫的構圖上,通過剪影式的表現方式,生動準確地呈現出了戰國時代普通勞動人民的生活場景。採桑時所攜帶的工具,酷似網兜。更有以頭頂物的勞動者,以及兒童和拄著柺杖指揮的老者。而攀到樹上的採摘者更是通過不同的肢體動作,讓人感受到當時的緊張和辛勞。

宴樂一場分工明確,上有舞者敬酒,下有奏樂者鐘磬齊奏,笙簫和鳴。右側雙人擂鼓,舞者翩躚。幾乎可以感受到廟堂之上歌舞昇平的和諧景象。這背後正是不同行業勞作者的勤奮與配合。

狩獵場景也十分生動,飛鳥成陣,獵者或開弓,或設網。而從圖中可以看出,當時弓箭之上還帶有繩子,免去了射落之後尋找的麻煩。


第二件,我們看看藏於四川省博物館的漢畫像磚射獵農作圖(圖8)。漢代畫像石、畫像磚遺存豐富,大多為墓葬出土。尤以山東、河南、四川三地最多。由於兩漢時期風行厚葬的習俗,其時“事死如事生”的喪葬觀念,為後代留存下了大量反映漢代不同階層人士的生活場景。其中以畫像石、畫像磚、陶俑最為集中。

勞動最光榮(1)——盤點工藝美術中的“勞動者”

圖8-射獵農作圖畫像磚 東漢 四川省博物館藏

這塊畫像磚高39.6釐米、寬45.6釐米,1972年四川省大邑縣安仁鄉出土。畫面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上圖“射獵”以蓮花蓮葉池塘作為背景,水下有大魚數條,左側樹下二人正張弓欲射,射者身旁擱置一架,架內有四“磻”(磻:古代射鳥用的拴在絲繩上的石箭鏃)。下圖“農作”,共有五人在稻田裡幹活,最左側一人擔著禾擔,像是送飯的樣子。

這塊畫像磚極為生動呈現了東漢時期勞動人民的日常生活。拋開其歷史研究價值,其藝術價值更值得我們仔細欣賞。畫面依舊是採用中國傳統的平面式構圖,以直線劃分上下兩部分。“射獵”部分整體構圖疏朗、均衡。左側兩個射箭的人物姿態各異,一射向上方,一射向右側。由此引著觀者視線向天上的飛鳥看去,而飛鳥由分別飛向畫面的左右兩側,以此呼應射者。而為維持畫面的均衡感,池塘的數條大魚相當誇張,且均向右側游去。由此形成了畫面的平衡與張力。而下方的“農作”,則通過人物的聚散關係,來達到了畫面的均衡。但右側兩個人物又姿態不同但同時回頭,將畫面的視線引向了左側。進而形成了畫面的聚焦。

我們不得不佩服畫像磚創作者對生活的細緻觀察和對構圖的巧妙把握。渾然天成。

1956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發行《東漢畫像磚》特種郵票一套,共4枚。“射獵農作圖”正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枚。另外三枚分別為:“井鹽生產”、“住宅建築”和“車馬過橋”(圖9)。

勞動最光榮(1)——盤點工藝美術中的“勞動者”

圖9-東漢畫像磚特種郵票 1956年10月發行 (左上:井鹽生產 右上:住宅建築 左下:射獵農作 右下:車馬過

秦漢時期,反映勞動者的作品極為豐富。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形象幾乎都能看到,農耕、射獵、廚師、說唱、雜技、礦工、樂者、舞者,不一而足(圖10)。

勞動最光榮(1)——盤點工藝美術中的“勞動者”

圖10-畫像石、畫像磚中各行各業的勞作者形象


漢代陶俑,有大量表現日常生活勞作的人物,例如著名的說唱俑,雜技俑。下面我們看兩件藏於成都博物館的勞作陶俑——庖廚俑(圖11-圖12)。

勞動最光榮(1)——盤點工藝美術中的“勞動者”

圖11-陶庖廚俑 東漢 成都博物館藏

勞動最光榮(1)——盤點工藝美術中的“勞動者”

圖12-花冠陶庖廚俑 東漢 成都博物館

這兩件庖廚俑製作的惟妙惟肖,刻畫精細,造型生動,濃郁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上面的廚師笑容可掬,雙手抬起,面前的案板上放有豬頭、狗頭、牛腿、魚等肉食,看起來正要動手下廚。下圖的小姐姐左手一隻雞、一條魚,右手一壺酒、一串錢,頭戴菊花,笑逐顏開,似乎剛從市場採購回來,極富感染力。這兩個陶俑不僅反映了東漢四川地區的富足生活,也呈現出了勞動者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從藝術欣賞的角度來說,這兩件陶俑可謂是陶俑中的精品了。尤其是五官和表情的處理,用氣韻生動四字來形容極為恰當。中國藝術向來重意蘊輕寫實,畫品六法中,就將“氣韻生動”位列第一。這兩件陶俑的五官絕不寫實,眼睛甚至只有上眼瞼,但眉眼下彎,嘴角上翹,露齒含笑的神情,卻表現的極其傳神。衣紋處理同樣概括洗練,簡潔明朗,這種概括能力和透過現象抓本質的表現手法直追當代的知名雕塑家。如美研君大學時候的雕塑老師、中國當代知名雕塑家李鶴先生的《微軀》系列作品(圖13),其對五官及衣紋的處理,雖說手法不同,意韻卻曲藝同工。

勞動最光榮(1)——盤點工藝美術中的“勞動者”

圖13-“微軀”系列 當代 李鶴(雕塑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


我們再來一起欣賞兩件唐朝勞動人民的鮮活形象。

一件是反映唐朝廚房勞作的文物——彩繪勞作泥女俑(圖14)。

勞動最光榮(1)——盤點工藝美術中的“勞動者”

圖14-彩繪勞作泥女俑 唐代 新疆博物館

這套彩繪泥俑出土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得益於新疆乾燥的氣候環境才有幸保存下來。從左至右分別為:擀麵烙餅、推磨、舂米、簸糠。生動記錄了1300年前從事廚房勞作的婦女形象。

彩繪泥俑高不過10多公分,人物外形沒有追求形似,也沒有精雕細刻,而是採用類似速寫的表現方式,通過人物的不同姿態和質樸的人物神情,表達出了不同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情感。與當時表現宮廷貴婦勞作的傳世名畫《搗練圖》,可謂截然不同。一個華服盛裝,一個清新淳樸;一個刻畫入微,一個渾然趣成。可以說看到這套勞作女俑,1300年前人們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

生動而鮮活。

第二件是現藏於國家博物館的彩繪陶馬和胡人馴馬俑(圖15)。

勞動最光榮(1)——盤點工藝美術中的“勞動者”

圖15-彩繪陶馬和胡人馴馬俑 唐代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勞動最光榮(1)——盤點工藝美術中的“勞動者”

馴馬俑局部

這套陶俑出土於甘肅慶城縣趙子溝村。由陶馬和馴馬俑組成。陶馬體態勻稱,肌肉豐滿,筋骨分明;馬頸高揚,馬頭內勾,張口嘶鳴,前肢一蹄支撐於地,另一蹄彎曲高抬,重心向後,作欲掙脫韁繩狀。馴馬者頭戴幞頭,身著窄袖圓領衫,外套翻領半臂,衣袖挽至肘部;下著開襠長褲(脛衣),足穿尖靴。兩腿跨立,身體前傾,左手伸拳,右手握拳拉韁。袒胸露懷,青筋突鼓,瞠目咬唇,扭頭向右看馬,作用力牽馬狀。

人馬對視,相互向後用力。形象地反映了當時馴馬的場面。幾乎可以感受到馬與人之間緊張的對峙和張力。從胡人俑青筋凸起的右臂上,我們可以想到敦煌莫高窟中怒目圓睜的金剛力士,可以想象到大唐盛世開放包容、四海賓服、兼容幷蓄的時代特徵。

而這位胡人馴馬者身著融合了各國特色的服裝,頭戴典型的漢式幞頭。無疑是當時大唐長安城內一名普通馴馬者的真實寫照,也生動體現出了一名普通勞動者的辛勞和不易。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