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香玉號”飛機是怎麼來的?

1951年6月的一個晚上,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發了一條來自朝鮮前線的消息: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高地遭受百餘架敵機狂轟濫炸,全連官兵壯烈犧牲,舉國震驚。

時任香玉劇社社長的常香玉事後回憶說,聽到這個消息後,她輾轉反側,悲憤難眠,一夜沒睡,第二天一大早就忍不住對丈夫陳憲章說:“咱倆是經歷過舊社會的藝人,新中國使我們挺直了腰桿。現在美帝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企圖扼殺咱新中國。正是因為我們的武器裝備太落後了,敵人才敢這麼猖狂!志願軍在朝鮮打得真是太艱苦了!現在全國人民都在積極捐獻,咱們前些時雖然捐獻了3天的演出收入,但我覺得還是太少了,咱能不能為前線的將士們再做點啥事?我想咱們就捐一架飛機,你看中不中?中咱就幹。”陳憲章連聲說:“中!中!中!我看可以,咱就幹吧!”

就這樣,他們夫妻倆經過初步商量,決定用義演募捐的方式為志願軍捐獻一架戰鬥機。

“常香玉號”飛機是怎麼來的?

1992年3月22日,常香玉在中國航空博物館參觀“常香玉號”飛機。

“這架飛機我捐定了!”

1951年夏,在西安召開的文藝工作者參加的抗美援朝群眾動員大會上,西北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柯仲平號召西安文藝界繼續以各種文藝形式,深入宣傳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運動,揭露美帝國主義的侵略罪行,同時號召大家積極參加捐獻活動。

作為西安私立香玉劇社社長的常香玉,事先未經領導批准,就直接上臺講話了。她摩拳擦掌、擲地有聲地說:“我是個演員,我要以我的演出參加抗美援朝的戰鬥!”次日,在與香玉劇社全體同仁商量著通過義演捐獻一架戰鬥機的事時,常香玉義憤填膺地說:“敵人轟炸我們,我們難道就不能把歌聲變成炸彈去轟炸敵人?”她的倡議得到大家一致贊成,此事經過初步商量在劇社內部就基本上定了下來。緊接著,常香玉就去找中共西安市委書記趙伯平和市長方仲如,彙報了捐獻飛機的想法,得到了他們二人的鼓勵和支持。趙書記說:“就用‘香玉劇社號’戰鬥機的名義進行捐獻演出吧!”於是,她又向中共中央西北局寫了一份報告,決定用實際行動來表明自己的愛國熱情。

西北局的領導收到常香玉的報告後,在書記習仲勳同志的主持下,立即組織了由宣傳部、文化部及西北文聯等有關方面領導參加的座談會研究了這件事情。會上,習仲勳在眾人發言之後總結說:看來,常香玉是來自人民並深知人民之苦的。她在新中國成立前同情人民的苦難遭遇,到新中國成立後又熱愛共產黨、熱愛新中國,這在邏輯上來講更是必然的。因此,我們要重視她的愛國行為。她要用義演來捐獻一架戰鬥機,我們要支持她。事情如果成功,這在西北、在全國可以說是樹立了一個好的榜樣。會後,西北局宣傳部部長張稼夫派人馬上通知常香玉,要她把劇團整頓好,並做好動員工作,準備募捐演出。同時,他又委派馬運昌、毛雲霄、荊樺三位幹部協助劇社從事捐獻演出工作。西北文聯主席柯仲平也專程來到劇社,找常香玉談話,並親自給全體演職人員做思想動員工作。大家深受感動,常香玉已經下定了決心,並做好了吃苦受累、艱苦奮鬥的思想準備。

“香玉劇社”的組成人員個個出身貧寒,苦大仇深。在劇社組織的“義演”動員會上,大家說起自己的身世,無不痛哭失聲。最後大家一致表態:所有演出收入除吃飯外,一律捐給國家。就是累死苦死,也要把這架飛機買回來,送到朝鮮戰場去,教訓教訓美國鬼子,讓美國兵知道,咱們翻了身的窮藝人也不是好惹的。

可是,捐獻一架飛機談何容易啊!當時,香玉劇社還是個民營劇團,按照劇社的演出收入計算,就算場場爆滿,至少也需要演出200場。況且,日常演出也要有一定的花銷啊!當大家振奮欣喜過後,有的人又不免犯嘀咕:買一架戰鬥機需要15億元(舊幣),這對於僅有59名演員且其中多數是學員的香玉劇社來說,簡直是一件難乎其難的事。

此事傳開後,社會上也有人不斷說風涼話,認為常香玉是想出風頭。常香玉沒有被困難所嚇倒,黨和政府的支持使她信心倍增,她說:“這架飛機我捐定啦!我們進行義演,有人看戲這不就有錢了嗎?咱們半年不行就一年,一年不行就兩年,我一定要把捐獻的飛機送給志願軍!”為圓滿實現目標,常香玉帶頭拿出自己多年的積蓄,拍賣了孩子的金鎖和首飾,又賣掉劇社僅有的一部大卡車和自己的房子以及家裡一些值錢的東西,並從中先拿出4000萬元捐給國家,然後再用餘下的錢作為劇社巡迴義演的基金,購買義演時所必需的行頭和裝備。她還與大家約法三章:劇社的所有演職人員不拿一分錢的報酬;所有義演收入全部用於為志願軍購買飛機;家屬一律留在西安,人人輕裝上陣。因此,香玉把年邁的父母留了下來,三個不滿10歲的孩子全部送進了西安市保育院。

義演要想取得成功,必須得有好的劇目做保證。常香玉對丈夫陳憲章說:“各級領導都說我們義演這是愛國主義行動,愛國主義行動也得有愛國主義劇目。”陳憲章是常香玉最堅定、最有力的支持者,他憑著自己政治上的敏感和寫作才華,以及對妻子表演藝術的熟悉,將著名劇作家馬少波先生1943年編寫的京劇劇本《木蘭從軍》改編成適合豫劇演唱的劇本,更名為《花木蘭》。

戲排好了,首先在西安進行“實驗演出”。常香玉真情投入、豪情滿懷的表演,和她那韻味悠長、動人心魄的優美唱腔,讓人百聽不厭,獲得了觀眾的一致認可和好評。加上劇社過去演的《拷紅》《白蛇傳》等傳統劇目,此即人們常說的“《紅》《白》《花》”三齣戲,便成了常香玉義演期間和後來久演不衰的經典劇目,深受廣大觀眾喜愛。

1951年8月7日,常香玉踏上了義演募捐的漫漫征程,她率領劇社全體演職人員從西安啟程,為捐獻“香玉劇社號”戰鬥機開始在全國進行巡迴演出了。

“我再把它捐獻出來!”

捐獻義演的第一站是當時的河南省會開封。8月8日到達開封,古城為之轟動,捐獻義演的消息,立刻成為人們街談巷議的話題。“香玉回來啦,她是咱們河南人,是三十年代在開封唱紅的名角!”一些年紀大的人說:“香玉她人很仗義,把錢看得很輕,新中國成立前她就用義演的收入為家鄉人民救災、修堤,辦了不少好事。”談話間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種自豪。

按照當時的習慣,演出每場3個多小時,前面有墊戲,有中軸戲,壓大軸的是常香玉。她經常演出的是《紅娘》《白蛇傳》和《花木蘭》。每場演出演職員都十分認真,氣氛也非常熱烈,大幕拉開後,臺下常常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特別是到常香玉出場時,掌聲更是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浪,這不僅是對錶演藝術的欣賞,更重要的是對他們愛國熱情的鼓勵和支持。劇終後觀眾久久不願離去,有的在後臺出口處等候,想和常香玉見上一面;有的拿著本子,想請常香玉簽名留個紀念。出了劇院大門,前呼後擁,掌聲又一次次自發而起,猶如歡迎凱旋的英雄。不少鄉下農民都是揹著乾糧去看戲。他們說背的是翻身糧,看的是愛國戲。在開封每晚演出一場,連演23場,場場爆滿,可謂盛況空前。

“常香玉號”飛機是怎麼來的?

常香玉與丈夫陳憲章

接下來是在鄭州、新鄉和信陽演出。

鄭州是隴海、京廣兩大鐵路交會點,是東西、南北的交通樞紐,雖然是在北下街一座木椽草頂、十分破舊的戲園子裡演出,但觀眾卻格外踴躍,場場座無虛席,有的買不到票還在一旁哭泣。有一位60多歲的老大娘,挎著一籃子雞蛋,費了好大勁找到常香玉,緊緊握住她的手、眼含熱淚地說:“閨女,俺家是北鄉的,離這裡30多里路,想看看戲,也想見見你。聽說你要捐一架飛機,這能行嗎?我看你身子骨還行,可也不能大意,你天天熬到三更半夜,怪累人的,你可要操心調養啊!”老人接著又問:“你孩子哪?都多大啦?”香玉答道:“大孩子7歲,老二孩子5歲,小孩子3歲,都留在西安,由保育院阿姨照看。”這時,老大娘掀起竹籃子上蓋的毛巾,指著雞蛋說:“你出來演出真不容易啊!俺大老遠來看你沒啥好帶的,這些雞蛋是大娘攢的,新鮮著哩,你調配著吃,保養保養身體。”當常香玉執意要給錢時,老人死活不要。她說:“我不是來這裡賣雞蛋的,這是我的一點心意,你說啥也得收下,你捐飛機愛國,就不興大娘我關心關心你!”這件事使常香玉深受感動,進一步增強了信心。

10月中旬,香玉劇社來到了中共中央中南局和湖北省會所在地武漢市。湖北省和武漢市文藝界為他們舉行了熱情隆重的歡迎茶會。在武漢義演即將結束的時候,中南局第二書記鄧子恢接見了常香玉,他握住香玉的手說:“你們決心捐獻一架飛機,這種精神很了不起。我們要號召大家向你學習,學習你這種愛國精神。”他還詳細地瞭解了在武漢的演出情況,並說有什麼困難儘管去找他。最後,他又應常香玉的要求,用行書為劇社題寫了“發揚愛國主義精神”8個大字,以示鼓勵和支持。

武漢演出後,又先後到濟南、南昌、長沙進行義演,都取得了成功。最後來到了廣州,劇社全體人員都是第一次來廣州,大家感到語言交流上雖有些難懂,但當地人們的態度是非常友好的。有的劇院為他們降低場租費,有的聽說是為抗美援朝義演就乾脆不要場租費。有一次換臺時,10多位搬運工人用大板車為劇社搬運戲箱行李,從午夜幹到黎明。當給他們工錢時,他們堅決拒絕了。他們說:“要是收捐獻義演的錢,那就太沒有覺悟了。”並且表示下次換臺,他們還願意義務承擔搬運任務。

廣東省婦聯首先發動廣大婦女,以3000萬元的高價包看了一場。當晚演出的劇目是《花木蘭》,能容納2000人的平安大劇院座無虛席。演出開始前,省婦聯領導致歡迎詞。掌聲剛剛平息,一位30多歲的婦女走上了舞臺。當主持人還沒弄清楚是怎麼回事時,她就開始說話了,她說:“我叫梁惠珍,是印尼華僑,我們華僑在國外也過得很苦啊!祖國母親多年來受人欺辱,我們這些在海外的兒女也沒有地位。這次我回國,常香玉女士的愛國行為使我深受感動,作為一箇中國人,我也深愛自己的祖國,我看到全國上下萬眾一心,真叫人高興啊!可惜我這次帶的錢花完了,我值錢的東西就剩下這塊金殼手錶了,我把它捐給香玉劇社,以表達我的一點心意和對祖國母親的赤子之情吧!”說著,她就把一塊精緻的坤錶交給了省婦聯領導,最後轉交給了常香玉。

常香玉十分感動,收下了這塊金錶,並當即拿到劇院門口義賣。立即有人買下了這塊手錶,出價是60萬元。但買主又把它交給常香玉,說:“我再把它捐獻出來!”接著第二個人又買,出價100萬元,買後又捐獻了。於是,許多人買了又捐,捐了又買,反覆多次,到最後這塊手錶的價錢竟然上升到1000萬元!

省市統戰系統的各民主黨派包場看戲,更是採取了別開生面的辦法,特地印製了捐獻義演入場券,票分4種,即榮譽券、和平券、勝利券和解放券,票價分別為10萬元、4萬元、2萬元和1萬元,演一場戲便可收入4000萬元左右。露布貼出,購者如潮,3場戲票不僅很快售完,而且每場都是榮譽券最先售出。

“扶著門框大哭一場!”

在廣州演出期間,中共中央華南分局第一書記、廣東省人民政府主席葉劍英不但親自帶頭看戲,而且特地會見了常香玉和劇社其他幾位代表。他仔細詢問了義演的情況,當得知沒有帶蚊帳時,他說:“廣州天氣比較熱,南方蚊蟲多,演員們睡不好覺是個大事,必須要有蚊帳才行。”他立即通知省政府有關部門給劇社送來了60條潔白的蚊帳。同時給劇社又安排了座位更多、條件較好的劇院供他們演出使用,且還欣然給常香玉贈寫了“愛國藝人”四個大字的題詞,並署了名,以示關心支持和鼓勵。

為了節省開支、增加收入,早日完成捐獻任務,香玉劇社的全體演職人員過著相當艱苦的生活。他們迎酷暑、冒嚴寒,馬不停蹄地東進、北上、南下,天天都在趕,天天都在演。經常睡地鋪,經常在破舊不堪、條件很差的老舊劇院乃至露天場地演出,吃的是大夥,常吃的菜是綠豆芽、涼拌黃瓜等素菜,很少能吃到帶肉的葷菜。常香玉和大家一樣吃大鍋飯,坐火車硬座,睡舞臺地鋪,從不因為自己是社長和名角搞半點特殊。半年多時間,她沒有買過一件新衣,沒有添過一雙新鞋,哪怕是能省下一分錢也要用到捐獻上。她每場都要出演,都唱主角。每場演出,常香玉都一絲不苟,扮相、表演都十分精彩傳神。

在義演過程中,劇社的少數人也曾發生過動搖,個別人甚至想捲鋪蓋走人,他們認為捐一架飛機太難了,就私下勸說常香玉,不如改為捐大炮,這樣容易些。常香玉不僅明確反對,而且還耐心地說服他們。這中間,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她都堅強地挺了過來。在武漢演出時,由於過度勞累,加之南北氣候差異的影響,有一天常香玉發起高燒,咽喉發炎腫疼,嗓子嘶啞,四肢無力,但她仍然堅持登臺演出,終因體力不支,突然昏倒在了舞臺上。這件事轟動了武漢市,也感動了武漢市民,素不相識的人們紛紛送來藥物、雞蛋和慰問品。武漢市民的熱情,又使常香玉更加感動,病情稍有減輕就又登臺演出了,她說:“我只能用更好的演出去獻給觀眾,才能對大家的關心支持多少有所回報,心裡才會得到些許安慰!”

常香玉的義舉,受到了各地黨政軍領導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廣大民眾的熱烈響應,所到之處,各族各界群眾深深為常香玉的愛國主義精神所感動,紛紛踴躍捐款捐物。每場演出,都是爆滿。當時,一張兩萬元價格的戲票,不少觀眾堅持要用3萬元、

5萬元甚至10萬元買。售票員不同意,他們就把錢塞進窗口,扭頭就走。許多觀眾還主動把自己的積蓄投進設在劇院的募捐箱裡,把身上的首飾捐贈出來,還有些愛國民主人士用高出票價幾十倍的錢買票。

中共中央華南分局統戰部負責人羅理實以統戰部的名義專門召開了有工會、青年團、婦聯和各民主黨派代表參加的座談會,講了香玉劇社捐獻義演的意義,介紹了豫劇的特色,希望大家予以支持。與會代表積極表態支持,並表示每個系統至少包看一場戲,支持他們的愛國義舉。正是有了各地黨和政府以及人民群眾的歡迎和支持,才使得香玉劇社的捐獻義演進行得非常順利,在各地的演出也非常成功。

經過半年多的巡迴義演,行程萬餘里,時間很快就到了1952年的2月,在廣州的演出也已結束了,香玉劇社進行了仔細統計,先後演出共計182場,觀眾達到32萬多人,收到捐款金額高達15.27億元,提前超額完成了捐獻一架戰鬥機的任務。統計結果出來後,常香玉和劇社的全體演職人員都非常高興,他們的美好願望終於實現了,香玉立刻把錢全部寄到了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總會會長郭沫若十分感動,親筆給飛機題寫了機名,緊接著他又給常香玉發來了親筆簽名的賀電,對她的這一義舉給予了熱情讚揚和高度評價。

當她收到抗美援朝總會寄來的收據,看到總會給她和香玉劇社的嘉獎電時,看著滿面疲憊、滿身油漬、腳蹬破棉鞋和她甘苦與共的丈夫陳憲章,想到半年未見的3個幼小的孩子,想到劇社全體演職人員半年來付出的辛勞和汗水,不由得百感交集,思緒萬千,熱淚橫流,竟扶著門框大哭了一場。不久,這架戰鬥機就翱翔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加強了志願軍空軍的力量。

“常香玉號”飛機是怎麼來的?

一九五二年三月五日《群眾日報》報道

1952年3月4日,香玉劇社全體演職人員勝利返回西安。中共中央西北局書記習仲勳派專人把常香玉接到自己的辦公室,對她慰勉有加,稱讚她是“愛國主義的典範”,號召大家向她學習。西北軍政委員會文化部和西北文聯在群眾大禮堂為香玉劇社舉行了慶祝大會,給常香玉頒發了榮譽獎狀,對劇社其他人員也進行了獎勵,並拍攝了新聞紀錄片,《人民日報》也為此發表了題為《愛國藝人常香玉》的長篇通訊,詳細報道了常香玉的愛國壯舉。

常香玉義演捐獻飛機一事,也釋放出了巨大的明星效應,一時成為全國關注的事件。眾多姑娘把自己的嫁妝都捐了出來,有的老人把一生的積蓄獻了出來,舉國上下再一次掀起為抗美援朝捐款捐物的愛國熱潮。截至1952年5月底,全國人民總計捐款55650.37億元,相當於購買3710架戰鬥機的總價值,創造了一個捐獻史上的驚人奇蹟。

2004年6月1日,常香玉在鄭州辭世,7月7日國務院追授常香玉大師“人民藝術家”榮譽稱號。2009年9月14日,她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給了她很高的榮譽。

(本文作者為河南省三門峽市政協文化和文史委員會主任)

來源:人民政協報

作者:石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