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航空工業創建69週年昂首闊步向前走

中國航空報訊:進入2020年,一場新冠肺炎疫情來勢之猛、蔓延之快讓所有人都始料未及,整個中國社會迅速進入“戰時狀態”,疫情在改變著個人生活與社交方式的同時,也讓各個行業經受著前所未有的考驗與挑戰。

對於中國來說,疫情之下的考驗有著太多的內涵,一方面要高強度做好疫情防控,一方面要復工復產保證科研生產;既要堅守強軍首責滿足軍隊裝備需求,更要履行社會責任為全國“抗疫”勇挑重擔。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航空工業保障運20先後出動15架次,將醫護人員和醫療物資運抵湖北;一天時間內完成700多件負壓救護車配套產品;用平時一半的工期完成42臺急救車空調的研發和製造;用最快的速度製造和交付製氧方艙、制水消殺方艙、淋浴方艙、移動CT車、紅外體溫篩查預警系統等特種裝備,“AVIC”與航空藍躍動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線。

2020年度第一架運20按時交付客戶;初教6、教10、“山鷹”等機型按照既定目標實現批量交付;“新舟”700靜力試驗機交付,新一代渦槳支線民機研製加速推進;AG600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海上測試即將展開;AC352、AC312E、運12E+進入密集試飛期;C919、ARJ21、高級教練機同場交叉試飛等。轟鳴的戰機,飛轉的旋翼,繁忙的車間,航空工業堅持全國“一盤棋”,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在復工復產保證科研生產的“戰場”上同樣火力全開。

有人說,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可是在航空工業69年的奮鬥歷程中,又何曾有過一年是在平凡中度過。新冠肺炎疫情,像一團試金的烈火, 再次驗證了航空工業作為軍工央企的使命擔當,這種使命與擔當源自從未間斷的基因傳承。

基因決定使命,紅色即是本色。新中國成立之初一窮二白,迎著抗美援朝的烽火,航空工業與人民軍隊面對共同的敵人,在戰火中凝成的初心和使命,成為新中國航空工業最閃亮的本色。1951年4月17日,當新中國航空工業創建之時,西方的航空工業已經走過了半個世紀。既然起步已經遲了,那我們能做的就是如何在前行的道路上將時間趕回來。1954年7月3日,初教5在南昌首飛成功,這是新中國製造的第一架飛機,僅僅過了一年之後,伴隨著殲5的首飛, 中國航空工業正式邁入了噴氣時代。1969年7月5日,殲8飛機成功實現首飛,這是我國擺脫仿製道路,獨自研製的第一種噴氣式戰鬥機。殲8系列飛機的研製,開啟了航空工業自主研製高空高速殲擊機的新紀元,並逐漸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專業體系、技術創新體系和研發流程,為後續航空主戰裝備的研製奠定了基礎。

走過了初創階段的步履蹣跚,完成了從仿製到自研的跨越,中國的航空工業開始了對世界航空強國的追趕。1998年殲10飛機首飛,2004年設計定型並批量裝備部隊;2010年, 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和世界先進水平的專用武裝直升機直10設計定型;2012年11月25日,殲15艦載機在“遼寧號”航母上完成首次起降試驗;2013年1月26日,大型運輸機運20首飛成功,並於2016年7月6日正式列裝部隊;2018年2月9日, 殲20開始列裝空軍作戰部隊,我國成為第三個能自主研製第四代隱身戰機的國家……

從第二代到第三代,再到第四代,中國的航空工業憑著堅韌和奮鬥, 不斷縮小著與航空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

2019年的10月1日, 當“20”家族首次集體亮相,新型空中預警機、無人攻擊機、艦載戰鬥機、戰略轟炸機編隊轟鳴著飛越天安門廣場上空, 在航空工業的助力之下,人民軍隊空中作戰力量已經實現了從單一機型、單一兵種向體系化的轉變。

航空工業是有著明顯軍民兩用特點的戰略性產業,其在軍事、經濟、科技等諸多領域的引領作用日益凸顯。69年的發展與積澱,航空工業實現了從傳統國企到現代公司的跨越,實現了航空裝備對世界強者從望塵莫及到同臺競技的跨越,實現了我國民機產業從蹣跚起步到振翅欲飛的跨越,實現了航空科技研發從亦步亦趨到自主創新的跨越,實現了航空工業從以軍為主到產業融合的跨越,實現了航空工業從國內企業到跨國公司的跨越,實現了航空工業綜合軟實力由弱到強的跨越。

如果說為人民軍隊提供先進的航空裝備是航空工業踐行強軍首責的使命擔當,那麼適應市場和時代的需求、發展民品產業則是企業的社會責任所繫,為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自創建之初,航空工業就把發展我國民機產業作為使命任務,不斷探索適合我國民機產業發展道路。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後,航空工業民機產品不斷提升自主供給能力,逐漸形成了“新舟”系列渦槳支線飛機、AC系列民用直升機和AG系列固定翼通用飛機三大產品系列,在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同時,開始向國際市場尋求突破。1986年1月,運7-100飛機正式投入使用,一舉突破了國產客機在國內航線運營零的紀錄;“新舟”系列飛機累計交付100餘架,在18個國家和地區32家用戶的近300條航線上運營,為打造國產民機品牌做出了重要貢獻;經過10多年的努力,民用直升機逐步形成了從1噸級到13噸級相對完整的AC系列民用直升機產品譜系,品牌形象日益突出,市場競爭力不斷提高;在通用飛機方面,實現了活塞、渦槳、噴氣公務機、水陸兩棲飛機和浮空器等產品全面發展格局。

隨著民機產業的發展與壯大,其對國民經濟的推動作用日益明顯。由航空工業所屬企業擔任研發主力的ARJ21客機已經形成機隊,開始在越來越多的國內、國際航線運營;在汶川地震、玉樹地震、雲南大火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等突發事件中,直8、運12、運8、運9等國產航空裝備都承擔了大量的應急救援任務。出色的產品質量與高可靠性,加之頻頻亮相, 航空工業的民機品牌越來越閃亮。

新中國航空工業誕生於抗美援朝戰火紛飛的激情歲月之中,成長在新中國百廢待興、萬眾一心的沃土之上, 它所走過的道路註定是一條不平凡之路。歷經69年奮鬥歷程,航空工業逐漸發展壯大,為維護國家統一、建設強大國防、促進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偉大事業源於偉大夢想,偉大夢想催生偉大力量,偉大力量護航偉大征程。夢想是偉大事業的開端。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中華民族的發展進程中,無數夢想拔節生長,美好希望競相綻放。黨的十九大吹響了立足新時代、展望新目標、開啟新徵程的號角,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論斷,提出了“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擘畫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藍圖。航空工業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不斷聚焦航空主業,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先後提出了航空強國“兩步走”戰略目標和“一心、兩融、三力、五化”新時代集團發展戰略,提煉了“忠誠奉獻、逐夢藍天”的航空報國精神。航空工業將繼續集智聚力落實國家戰略,服務強軍目標,用一流裝備和服務支撐世界一流軍隊建設,助力航空夢、強軍夢、中國夢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