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改變決策邏輯,下一個騙局等著你,剖析平安60億兌付風波

不改變決策邏輯,下一個騙局等著你,剖析平安60億兌付風波

各位朋友,過了一個長假,我也換了一個新的髮型,換了一個新的形象。其實這不是關鍵問題,我們的視頻節目從今天開始,換個新的名字——《明知顧問》,取意是,以我所知,希望能顧你所問,能夠回答所有你關於理財的疑問。

長假過完,理財行業出了一件大事,各個媒體都在傳幾個關鍵詞:“60億”、“金賽銀”,還有“平安”。

還原金賽銀事件

平安,不用介紹了,是國內首屈一指的大金融機構。到底出了什麼事兒呢?

據說,就在節前,平安北京分公司,有數百個客戶投訴,他們之前購買了由平安代理的一款、由金賽銀基金管理公司發行的一款保本保息的基金產品,結果呢,血本無歸。鬧到了平安,監管機構那裡,經過長假,平安開始回覆,這個產品平安從來沒有代理過。

當然,現在各執一辭,媒體上關於這件事的披露還不詳盡,僅以我們現有的信息,儘可能幫大家還原一下整個事件。

這個事兒,牽扯到平安的幾個金融機構。

據說產品是平安人壽的業務員推薦給高端客戶的,保本保息,收益非常高,而且和平安本身有合作關係。什麼合作關係呢?說是由平安財產險公司承保,而且是由平安銀行作託管的。

你看,多可信,一間世界500強的金融機構,三個分支機構都牽聯進去了:平安人壽的代理人賣的,又是平安銀行託管的,還有平安財產險公司進行承保的,結果就是這個產品,時隔不到一年就出事了。

最近的信息披露,金賽銀這家公司基本上處於不復存在的狀態。具體的事情我們也搞不清楚,只知道,9月份金賽銀的法人已經失蹤了。這間註冊在深圳的金賽銀資產管理公司,曾經有一千個員工,現在已經離職到不到20個了。在售的100多億的私募基金產品,現在還有大幾十億都沒有兌現。

官方網站上宣傳,金賽銀產品都投資在各種房地產項目上,年化收益高達50%。最近凡是炒股的,虧50%就常見,年化收益50%能不吸引人嗎?而且還是平安人壽的代理人,拿著平安的名片去售賣的,你說大家能不相信嗎?

平安大辟謠:從未官方合作

出事後,平安的回饋是:金賽銀公司確實曾經參與某些基建項目,平安財產險公司只是承保了某個產品所牽扯的基建項目的“工程一切險”,這是個非常常見的險種,也就是說,一個工程的承建過程中,如果發生一些風險,可以理賠,這和投資這個工程能不能賺錢,是兩碼事。經過業務員的包裝,就成了平安公司承保的項目。平安公司撇清了金賽銀與平安財產險的關係。

第二,關於資金託管。金賽銀公司,在平安銀行開了個賬戶。錢的確是放在平安銀行的賬戶上,它只要不違法違規地用這筆錢,錢投資收益究竟怎麼樣,作為託管銀行也無權干涉,更談不上所謂賠償。

至於是不是平安人壽售賣的,平安就更加闢謠:我們從來沒在官方代理過這款產品,這完全是平安人壽的業務員,自行所謂的“飛單”賣的。

當然,現在官方一致認為,平安怎麼樣都要承擔一定的連帶責任。到底最後這個連帶責任應該怎麼承擔?平安表示會積極地幫當事人去追討。據說相關責任人僅平安內部的員工和代理人加起來有200多個涉案。所有售賣這個產品的業務員,都跟媒體說,我們領導是允許的,甚至是鼓勵我們賣這款產品的,這種事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說起來很簡單,就是一個金融機構,拿著金融機構理財顧問的名片,在售賣不是本金融機構發行,也不是本金融機構代理的其他的所謂的金融產品。至於這個金融產品誰發行的,到底有什麼樣的風險,跟金融機構的名片上印的名字,是毫無關係的。

“飛單”事件層出不窮

這事兒,是不是今天才有的?

我隨便搜了搜啊,冰山一角,就從2015年往前推,隨便給大家說幾個案例:

2015年7月,在北京的廣發銀行,又是北京,員工私自以廣發銀行的名義,銷售某非廣發代理的基金,767萬血本無歸。廣發銀行的負責人說,經內部調查,我們從來沒有代理過“大觀言”基金公司的這款產品。

2015年4月,有17個人在農業銀行,一共購買了2248萬的理財產品,到期未兌現,農業銀行也是這種說法,我們銀行從來沒有代理過,是員工私下“飛單”的。

在光大銀行的高端理財室裡,甚至私人銀行理財室裡,總共售賣了7億,最大一筆單是3000多萬元,又說不是光大銀行代理的,血本無歸。

今年3月,民生銀行的客戶又遭遇飛單,將近1000萬,大概980萬的產品,又是非銀行代理的產品,不知道錢去哪兒了,“不翼而飛”。

到底這種事兒有多少啊?坦白講,我也不知道。

因為這種事,自從我們關注信託產品大賣的五六年來,有大量的所謂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理財顧問用“飛單”的方式來賣理財產品。

什麼叫“飛單”?不是賣自己的金融機構發行的產品、因為要高佣金,幫其他機構來售賣產品。

中間出事的究竟有多少呢?大家可以隨便在網上搜一搜,以上這些案例和金額只是冰山一角。只不過這一次爆出了60億的金額,又是平安這樣的大品牌,才如此受人關注。

無論是四大國有銀行,還是上市的股份制商業銀行,都已經牽扯其中,更不要說各地的農商行,還有保險機構代理人兜售的產品了。如此多的飛單,最終都造成了客戶的血本無歸,中間不乏有金融詐騙的身影。

以我的基本金融常識,凡是敢宣稱年化收益50%的投資產品,還保本保息,基本上就是類傳銷金字塔遊戲的這種龐氏騙局了。這樣的龐氏騙局的產品,竟然會從正規金融機構的理財顧問的手裡銷售出去,我們怎麼樣才能防止這種事情呢?

網上的招數都沒什麼卵用

有人在理財網站上支招:

第一,關注這個產品的資金是不是匯入了銀行賬戶。剛才這個事,放在我們這個案例裡是無效的,它當然是匯入了私募基金在平安銀行的賬戶了。

第二,要自我強化投資風險意識。這話說了等於沒有說。

第三,要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坦白講,如果能讀得懂理財產品說明書的話,就是一個專業的投資者了。

第四,要看清理財產品的合同條款。合同條款一般都是用嚴密的法律文本來寫的,有幾個人能讀得懂呢?

第五,要理性維權,發生這種事情,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現在報告了又怎麼樣呢?金融機構如果撇清關係的話,你只是被一個騙子騙了錢,又應該向誰去索賠呢?

當然,應該說凡是牽扯到其中的金融機構,毫無疑問都有失察之責,至於法律上該如何認定,我們今天還真討論不出個所以然。

這種事千差萬別,到底有沒有銀行行長參與其中?到底有沒有更高層的人在中間給予暗示或者明示收受好處?我們都不知道。可是,以上幾招,說起來都沒什麼用。

試想:在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理財室裡,一個人拿著這間金融機構的卡片,向你來推薦一款行裡的產品,這款產品他說是保本保息的,你看在我們銀行裡賣,你放心,你還能有什麼懷疑的呢?大家受騙絕無倖免可能。

這些招,的確都沒什麼用。

必須改變決策邏輯:

先問問自己的需求是什麼

如果我們不改變購買金融產品的決策邏輯,你永遠會跌入這個陷阱。

你一下子就被引入到了產品銷售邏輯中,這個產品保本保息,收益又高,風險又低,中間還有金融機構的背書等等。這些都是金融機構銷售人員的銷售邏輯。如果我們的購買邏輯順著銷售邏輯來走,遲早會受騙的。

在過往的幾年,我們接觸過很多朋友,我們說要做一個理財規劃,結果第一個問題就問我們,到底哪個產品好?

很不幸,你就是在金融產品的銷售邏輯下面,進行購買的決策。如果這種邏輯不改,下一個騙局就在等著你。因為這種騙局背後,有太多看似靠譜的信用背書,有一張張閃閃發光的名片,防不勝防。

要想改變,只有從我們最根本的決策的購買邏輯入手,不是為了購買一款好的產品,而首先要問,我到底有什麼需求。

如同去看病,我們如果天天說,這個藥好不好,不好意思,你只能看到晚上十點半以後的虛假醫藥廣告。

如果你先去做檢查,到底我的身體怎麼樣,就能杜絕90%以上的藥品詐騙。

請大家以後先不要問,到底哪個金融產品好,除非你等著金融機構的理財顧問來騙你;而是先幫我做一個分析,到底我的家庭財務狀況和未來的需求,到底有哪些是我必須要解決的問題?病症查清楚了,再去配藥。

用這個邏輯,我相信,幾乎所有的金融詐騙,都能規避。

之前所說的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查證產品背後有沒有人兜底等等,這一切都是在產品的銷售邏輯中滾動。我相信,在一個拿著金字卡片的人面前,所以關於產品問題的解讀,你一定不夠TA專業。

所以,要想防範下一個詐騙,最重要的還是從改變自己開始。

公號作者

孫明展,中山大學統計系碩士畢業,國際金融理財師,候選北美精算師,中山大學金融系和統計系的專業碩士導師。創必承公司創始人。

微信公號“孫明展-真理財”(zhenlicaiAPP),分享家庭財務規劃、兒童財商教育、家庭保障、經濟觀察等方面的原創文章。

本公號所有文章及視頻

如無標註均為原創

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

否則“舉報”沒商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