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父母意見不合時如何正確的溝通?

跟父母意見不合時如何正確的溝通?
和父母溝通不暢,是如今社會中非常常見的一個問題,在一件事情上產生分歧,父母就會認為是我們“不聽話”,而作為孩子的我們,就會感覺父母是在“控制”,有這兩種對立的情緒持續存在,那麼溝通自然也很難進行下去,更談不上有效果的解決矛盾事件了。


其實,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父母和孩子雙方都存在錯誤的認知,
作為父母,絕大多數的中國父母都是受傳統觀念影響嚴重的,他們的潛意識裡認為孩子的一生都是需要保護的,這個觀點不是說錯誤,只是很多父母會容易因此陷入一種過度保護的狀態,也就是為了孩子好,自己怎麼樣都可以不在乎,即使孩子不理解自己,哪怕是讓孩子恨自己,也要努力讓孩子變成自己期望中成功的樣子。
而他們受自己成長環境的影響,總是會認為孩子有穩定的工作、高收入、或者是擁有高社會地位才算是成功,相比於這些實打實的目標,孩子的感受常常會被認為不重要,或者是可以犧牲的,而對於孩子來說,往往更加註重在一件事情中的感受,這也就是產生分歧的原因之一。
而作為孩子,其實也是有錯誤認知的。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是成年人了,而家長還是像小時候一樣想要控制自己的人生,於是就會感到憤懣不平,覺得自己要反抗,要逃離控制,要證明自己已經長大了的事實,甚至還會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可事實上,這些行為恰恰證明了,他內心還是一個小孩,因為真正心理成熟的人,是不會做出這樣的賭氣行為的。
所以,立場不同、感受不同,產生分歧是很正常的事情,而更因為是親人,所以雙方都會認為對方做出改變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那麼在彼此都拒絕改變的情況下,衝突自然就產生了。

那麼,到底要怎麼做,才能在和父母產生意見分歧的時候,進行有效的溝通呢?
1、不要爭辯對錯,求同存異才是關鍵。
小孩子才講對錯,成年人的世界裡只講利弊。在和父母的關係中,我們不能用簡單的對錯來衡量一個觀點的性質,更不要覺得拿自己認為對的觀點去試圖說服父母,因為說服,也就是你想要對方按照你的觀點去做,那麼你的行為對於父母來說也是一種控制。
所以,正確的溝通方式應該是分享自己的觀點,求同存異,謀求在一定程度上達到共識就可以了,而不是去全盤否定對方。比如說,在選專業或者選工作的時候,你想要選擇的父母不理解,那麼你完全可以耐心的跟他們解釋自己的理由,分析一下這個選擇和父母選擇的利弊,讓父母對你的選擇有一個更加全面的認識,那麼他們可能就更加願意去聽你說話,也就不會讓溝通陷入死衚衕了。
2、客氣但堅定的維護自己的界限。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有一個私人領域,所以在任何關係中其實都存在著一條無形的分界線,即使是父母和孩子之間也不例外,但是遺憾的是,很多父母的心中是沒有這個意識的,所以當父母無意識的邁過我們的心理界限時,我們要做的不是馬上炸鍋,也不能一味的妥協讓步,而是應該溫柔且堅定的守護自己的觀點,並且請求父母支持自己。

比如說,你自己買了一個掃地機器人,媽媽嫌棄你不愛勞動還亂花錢,這個時候你就可以說,有了這個掃地機器人,我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休息來更好的面對工作,我知道這樣跟您的生活習慣很不一樣,但是我知道您肯定也會理解我的對不對?這樣說話,既表達了自己的態度,解釋了原因,又需求了父母的支持和理解,會比爭吵更容易讓父母接受。
3、和父母進行非暴力的溝通。
有的人在和父母產生分歧的時候,要麼大吵大鬧,要麼乾脆什麼都不說,和父母冷戰,拒絕溝通,其實這都屬於暴力的溝通方式。這樣做問題不僅得不到解決,反而會讓矛盾更加激化。
所以,在和父母溝通的時候,一定要用非暴力的方式,就事論事,不要翻舊賬,在表達自己的感受的同時,也多體會一下對方的感受,也就是在父母表達意見的時候, 你要去抓住他們這個意見時出於什麼想法提出的,是對你的擔憂?還是恐懼、顧慮?
嘗試去體會父母言語中所包含的感情,並且先認可他們的這些情感,然後在把自己的感受和理由解釋給他們,比如說,你給父親買了生日禮物,但是他卻責怪你亂花錢,那麼這時候你可以這樣說,“爸,我知道你是覺得我掙錢不容易,不想讓我花這麼多錢,這些我都知道,但是你對我來說很重要,我想讓您過的好一點”,這樣說,父母怎麼可能會不開心、不接受呢?

4、換一個場景或者時間溝通。
當我們在家裡和父母溝通效果不好時,我們可以換個場景,比如到外邊的找個地方繼續聊,這樣可以避免在雙方回憶起相似狀態下的不好情緒感受,或者在當前的這段時間怎麼都說不通,那麼不妨暫且擱置一段時間,等雙方的情緒平復一下再繼續溝通,但是注意時間不要太長,太長就會變成冷戰,反而會加劇矛盾。
最後,無論是什麼樣的溝通方式,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對方。你要意識到,你的父母不是完人,你自己同樣也不是,只要是人,都難免會有自私和偏執的情緒,所以嘗試去理解人性,多一點包容和理解,溝通也就能更加順暢起來。

跟父母意見不合時如何正確的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