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觀察14年後,發現尖子生家長都是這樣輔導孩子學習的

這位老師14年來一直做初中班主任,接觸過非常多的家長,也感受過各種各樣的家庭教育。在此過程中,他看到許多成功的案例,也有一些讓他覺得痛心的教訓。

他的一些經驗在此跟各位家長分享,談一談到底怎樣更好地幫助家長輔導孩子。

班主任觀察14年後,發現尖子生家長都是這樣輔導孩子學習的

小學階段,“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的場景經常發生,並且勝利者往往是您,孩子不寫作業,您吼他幾句他就聽了。

但是上了初中以後,家長和孩子之間因為寫作業等產生的矛盾越來越少了,為什麼?

1.知識難度的加深,讓家長不能“吼”了

即使家長之前學歷是博士,碩士,初中的各個科目已經好久不學了,一旦放下,就慢慢忘記了,很正常。所以到了中學階段,輔導孩子學習的難度就加大了,難度一大,家長吼的也就少了。

班主任觀察14年後,發現尖子生家長都是這樣輔導孩子學習的

2.孩子的變化,讓家長不敢“吼”了

初中階段的孩子長大了,長高了,長壯了,與小學階段相比,初中階段孩子體格變化明顯,家長已不再具有小學階段的優勢。

班主任觀察14年後,發現尖子生家長都是這樣輔導孩子學習的

不僅如此,心理上也發生了一些變化,一不小心孩子就離家出走了,最後著急的還是家長。

班主任觀察14年後,發現尖子生家長都是這樣輔導孩子學習的

上初中以後,就會發現學生的成績開始下降,(其實是名次下降), 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不夠,和家長衝突開始增加。

進入初中後,會有一個摸底測試,半期考試後,會有一個家長會。在這樣的家長會上,老師會舉出一些好學生的例子,大部分家長開始鬱悶。

初一下學期開始,學生的成績還會滑落,家長會要求家長配合,督促學生學習。比較嚴重的還會訓斥,責備家長。大概初一下學期,大部分家長會進入臨戰狀態,開始全力配合學生學習。

初中生這個時候,表現出來幾種情況,學習很好的,會經常關起門來,不讓家長參與,學習差的就有點破罐子破摔的勁頭,總而言之家長和學生的關係就是一個“僵”字而已。初中生的家長開始感覺不像小學那樣,對子女的功課有輔導的把握,很多題目已經不會做了,這個時候,會去找資料來複習。老師會要求家長和學生練習背誦了,英語口語了,聽寫了等等。

到了初二以後,學生的成績名次基本就保持不變了。那些感覺名次不理想的,就會心中憂慮,言語之間會流露出來,引起學生更大的反感。有的家長會把家裡的電腦收了,不讓子女用。好一點的,會只把網絡斷掉,引發更大的對立。家長會花更多的時間陪伴,有錢的家長會把子女送到老師那裡補習。

到了初三,大部分子女就和家長形成對陣的架勢,關係相當緊張,家長形同任勞任怨的奴隸。這個時候,家長對於子女的學習已經起不到任何實質的作用,但是老師仍然會喋喋不休地要求學生家長做這做那。直到中考結束,噩夢終於告一段落。

如何破解這樣的困局,與孩子良好溝通,促進他學習的目的呢?

班主任觀察14年後,發現尖子生家長都是這樣輔導孩子學習的

1.如果你的子女是中游,和老師關係比較融洽。

那麼你就要重點培養子女的學習作風,培養學習的認真程度。毛主席說過的話,“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一個學習中等,但是學習穩健的學生,往往在最後關頭,能夠衝出去,成為一匹黑馬。

這樣的學生,最忌諱家長一直讓他趕超別人。同時這樣的學生,往往還有些特長,也要積極鼓勵。一個有突出優勢,其他方面都能達到中等的人,是最有競爭力,最有前途的人才。

2.如果你的子女是中游,和老師關係一般,不是老師喜歡的學生。

那你要認清這個殘酷的現實,你的子女可能很有才,但卻不是當前教育體制的寵兒。在這個環境下面,他不可能名列前茅了。一味地逼迫,會讓他越來越差。和子女的關係也會越來越僵,會把自己弄成了子女的對立面。

對於這樣的學生,家長要找出他適應的那些方面,加以鼓勵,冷處理那些不適應的地方。

不能用批評的方法,不能讓孩子有放棄心理。處在鼓勵下的學生,往往會逐漸往上走。

3.如果你的子女是下游,或者成績名次像過山車一般不穩定。

這樣的學生肯定不是學習努力的學生了。這樣的學生千萬不要給他樹立標杆,跟他說,誰誰誰怎麼樣, 他是不可能一下子追上什麼人的。要求他追,反而會加大他的挫折感。

要把重點放在培養他平和的心態上面,化解他的偏激觀點,儘量找出他的特長,爭取在一個地方取得超過其他同學的突破。

不要牢騷,不要埋怨,學習部分重點、掌握基礎知識,穩定住成績。如果請家教,也不要做難題,能夠把基礎知識和作業題做好,就可以大加鼓勵

4.如果你的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已經名列前茅。

那麼你一定不要在子女的學習上過多的下功夫,子女已經是坐上了順風船。再用力,結果往往會欲速則不達,你需要做的是培養學生經受挫折的能力。

很多學習相當優秀的學生,經不起一場考試的失敗。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學習再怎麼好,也不見得場場必贏。我有一個大學的同學,學習成績也不錯,但是一到考試的時候,右胳膊就不能動彈。神經出現問題。究其原因,是一次考試考不好的後遺症。 還有一個需要注意的是,應該鼓勵和學習中等的同學交流。

很多家長希望自己的子女和學習比自己好的同學來往,其實這是個誤區,那些學習中等的同學,往往在其他方面有長處。我們國家已經處在一個轉型期了。單純靠學習成績在社會上無法立足。也不能保證她或他將來的人生幸福。重點培養穩定隨和的心態,避免高分低能,是最重要的。

班主任觀察14年後,發現尖子生家長都是這樣輔導孩子學習的

孩子到了初中,家長做好下面這幾點,比教孩子多少知識都管用。

方法一:引導孩子做好各階段的準備

家長多學習,瞭解各個階段的特點,引導孩子提前做好準備。

比如,為了順利進行中學階段的學習,假期中除了積極地休息外,聰明的同學還會做好如下準備:查缺補漏;進行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準備;準備適應中學的學習方法;通過閱讀、參觀等擴大知識面;學會生活自理;學會安排時間;積極鍛鍊身體;準備一些其他的物質準備,等等。

我曾接觸過這樣一位家長:在孩子即將去讀初中的那個暑假裡,他幫孩子借來了初一的歷史、地理、生物等課本,讓孩子去讀。

一開始,孩子很不理解,便問:“爸爸,你為什麼讓我讀這些‘副科’的課本,而不讓我預習那些語文、數學、英語等‘主科’的內容呀?”

這位家長笑著對孩子說:“到了初中,學習語文、數學、英語等科目有很多的技巧和學習方法可言,這些在老師講課的過程中才可以體現出來。爸爸希望你到時候認真聽課,所以不贊同你提前預習那些學科。而歷史、地理、生物則不同了,這些學科記憶性的東西很多、有意思的內容很多,你現在翻一翻這些書,日後等老師講完課,你基本上就可以把這些內容記住了,就不用在這些科目上下太大工夫了。所以,到時候你再學起習來就得心應手了。”

孩子真的按著爸爸所說的去做了,結果在初一,這個孩子很快就進入了初中的學習狀態。我們不得不佩服這位家長的英明。

當然,在初中開學前的那個假期,家長也可以不引導孩子去預習功課,但卻必須引導孩子多與那些高年級的孩子多多接觸,引導孩子去了解初中的環境和生活、引導孩子去安排自己的時間、管理自己的生活……這些對孩子適應初中的學習狀態、適應初中的生活等,都是有很大幫助的。

方法二:熱處理——讓孩子產生學習目標

到了初中,孩子們一般都會有自己的愛好,女生喜歡收藏漂亮的首飾,男生迷上了手槍、汽車。在學校裡,我們老師常把孩子們的這些“愛好”稱為孩子的“熱點”。

大部分家長都會認為孩子的這些“熱點”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因此家長們對這些東西十分反感,經常把孩子的這些東西鎖起來、藏起來,或者乾脆毀掉,並且還會很生氣地教訓孩子:“現在都上初中了,哪有時間玩這些東西,還不趕快去好好學習!”但家長這樣做不但沒有使孩子好好學習,反而會使孩子怨恨家長。

其實,我認為,對待孩子的“熱點”,家長就要實行“熱處理”。“熱處理”不僅能使孩子心甘情願地去學習,而且能使孩子明確為什麼去學習。

我就曾教過這樣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很不愛學習,但特別喜歡汽車,他的臥室裡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汽車模型,並且每種汽車的標誌他都能清楚的記得,而且能夠很流利地說出這些汽車的出產國。他不僅愛汽車模型,而且愛真車,每當聽說他所在的城市有汽車展時,他都會曠課去一飽眼福。

這個孩子的父母對孩子的這種“熱點”深惡痛絕,又不知如何對待,於是他們找到了我,我給他們提了一個這樣建議——對孩子的“熱點”進行“熱處理”。即家長也要培養自己對汽車的興趣,努力理解孩子的行為。

於是,這兩位家長閱讀了大量關於汽車的書籍,參觀了好幾次車展,在做好了準備之後,家長開始與孩子聊天。這次不聊學習,專門聊車,什麼世界上最貴的汽車、世界上款式最好的汽車……從世界最頂級的造車技術,到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一家三口有問有答,聊得不亦樂乎。

在這種聊天氛圍中,親子之間的感情在一點點升溫,孩子對父母既感激又崇拜。這時,孩子的爸爸趁熱打鐵道:“你對汽車如此在行,說不定你將來能成為汽車研發人員呢?”

孩子聽了很高興,說:“爸,你知道我為什麼對汽車這樣感興趣嗎?我就是想成為一名汽車研發人員。憑什麼外國的造車就得先進,憑什麼中國人制造汽車還要從外國進口零件呀?”

“真沒想到你有這樣大的抱負,但汽車製造行業需要的是高科技人才,一般人是進不了這個行業的。”

“那怎樣才能進入這個行業呢?”

“只有進入高等學府去深造,掌握大量的科學知識,在前人技術的基礎上有所創造。”

說到這樣,孩子真正明白了:他應該去好好學習了。

後來,這個孩子真的考入了一所重點大學的汽車製造系,正用自己的行動在一點點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對孩子的“熱點”進行“熱處理”,其實就是幫孩子確定學習目的的過程。

到了初中,家長利用這種方式對孩子進行學習目的教育,不僅容易使孩子接受,而且不易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所以,當你的孩子出現痴迷的“熱點”時,做家長的不要認為孩子是不務正業,而是要欣賞孩子的“熱點”,並利用這種“熱點”引導孩子明確學習的目的。

方法三:幫孩子戰勝惰性

初中的孩子正處於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正處於身體的第二個“迅速發育期”,身體的快速生長會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這些孩子經常會感覺到很累。家長們應該有體會,這些初中的孩子只要在家,不是躺在床上,就是躺在沙發上;家長讓他們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他們喊累;即使什麼事情都不做,他們還是喊累……

同時,由於青春期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較差、意志力也正處於薄弱階段,所以在學習方面,孩子很容易就會成為惰性的“俘虜”。惰性不僅包括身體的懶惰,還包括思想的懶惰。

身體的懶惰會使孩子慢慢忘記學習的目標、失去學習的動力;思想的懶惰會失孩子找不到初中學習的規律,喪失創造力。因此,在惰性的影響下,孩子的學習成績會一天天下降。

那做家長的應該如何幫助這些戰勝惰性呢?

一位家長這樣介紹經驗:上初中以來,孩子慢慢變懶了,為了幫助他戰勝惰性,在我和他的商議下,我們決定製作一個作息時間表幫孩子克服惰性心理。這個作息時間表很詳細,從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覺整天的安排都明確地標示出來。

例如,每天的作息安排是這樣的:

早晨

7:00——起床;

7:05~7:20——洗漱完畢;

7:20~7:35——吃早餐;

7:35——準時出家門,去學校;

晚上放學回家

6:00~6:45——看電視、玩;

6:45~7:20——吃飯,飯後把自己的碗筷收拾好;

7:30~9:30——寫作業、看課外書,中間可以休息10分鐘;

9:30~9:50——洗漱、洗澡;

10:00——準時睡覺。

從這個時間表執行之前,我就告訴孩子,要想徹底戰勝惰性,就在嚴格按著這個作息表的時間安排行事,否則這個作息時間表就是一張廢紙。

孩子也怕戰勝不了自己的惰性,就這樣對我說:“爸,早上起床對我來說是最困難的了,這樣吧,就先辛苦您兩天,如果7點的鬧鐘響了,我還是不肯起床,你就把我‘拎’起來。”就這樣,我“拎”了孩子兩天,他就能自己戰勝惰性,自己準時起床了。

在這個作息時間表的幫助下,孩子比以前勤快、積極多了,當然學習成績也一直在上升。

從起床這些小事做起,如果家長能夠成功地幫孩子戰勝“惰性”,那孩子的思想和行動就會便得積極起來,從而就能以積極的態度去對待學習了。孩子的學習態度積極起來,提高學習成績就是很容易的事情了。

方法四:給孩子介紹科學的學習方法

到了初中,父母不應該過多地介入到孩子的學習中去了,但也不可對孩子的學習情況一點都不關注。到了初中,孩子的學習狀況與小學相比有了很大的差異,孩子僅僅是埋頭苦學並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績,這時,家長不妨給孩子介紹一些科學的學習方法。

一位家長是這樣教孩子學習的:李曉是個很懂事的孩子,小學時,她從來沒讓父母為她的學習操過心,每天放學回家就會主動寫作業,學習成績一直都是名列前茅。但上了初中之後,情況就有所不同了,她開始覺得老師所講的內容有點難了,學習成績也一直呈下降狀態。一次測驗之後,李曉的成績很差,她的情緒沮喪極了。

這時爸爸這樣對他說:“爸爸剛考上初中的時候,在學習方面也感覺很吃力,但那個時候我遇到了一位高人,高人教我了一個有效的學習方法,從那以後,我的學習就進入了狀態。”

“什麼高人呀?也介紹給我認識吧?”李曉有點興奮地說。

“只可惜那位高人現在不在了,不過我可以把那個有效的學習方法傳授給你。”爸爸神秘地說。

“爸爸,你就別賣關子了,快點說吧!”李曉有點著急了。

“這個學習方法叫做‘過電影’,也就是每天在睡覺之前,躺在被窩裡回憶、思考當天學過的內容,想想當天學了些什麼?哪些懂了?哪些還沒弄懂?然後起床翻書看一下不懂的部分,看完書後閉上眼睛回想一下,歸納一下要點,以加深記憶。這樣,當天學過的知識,就在這種‘過電影’中消化了、記住了。

李曉覺得爸爸的這個方法很有道理,便迫不及待地去試用了。沒想到試用了還不到一週,她便告訴爸爸這個方法很有效,因為她覺得學習不再像以前那樣吃力了。

這個方法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它裡面有很強的科學性:每天晚上睡覺前,躺在床上像放電影一樣,把一天所學的知識在大腦裡過一遍,就等於是把所學的知識做了個總結,並根據知識之間的聯繫,把所學的知識都串起來。

這其實是一個把知識系統化、條理化的過程。並且在這一過程中,孩子對知識的記憶也加深了,等於把所學的知識又複習了一遍,所以學習的效果會很好。

其實,每一位家長都是孩子的“高人”,在孩子小的時候,他們學不會知識,家長可以手把手地教他們;當孩子上了初中之後,家長不可能再像小學時那樣教孩子,但家長們可以在大的方向上給予孩子指導——教孩子有效的學習方法。

這樣在“高人”的陪伴下,孩子在學業上才能一點點走向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