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國教育正名,應試教育也有可取之處!

一直以來,中國教育問題廣受詬病,應試教育模式常常被痛批,而之所以批評應試教育,無非是因為存在高分低能現象,沒有培養出來特別優秀的人才,獲得諾貝爾獎的鳳毛麟角,這些藉口成為了批評應試教育的有力武器。

在媒體的持續灌輸下,似乎我們已經習慣並認可了這種觀點,那就是我們的教育確實是有問題的,以至於我們不懷疑這種觀點是不是真的正確。但我今天要提出一種不同的觀點,要為中國教育正名,我們的教育是成功的,教育的主流是沒有問題的,應試教育並非十惡不赦。

一、差距是因為底子太薄,起步太晚,並非是因為教育模式的原因。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說從前有一個窮人,他通過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模式一年時間賺到了一百萬,還有一個富人,人家用另外一種方式一年賺到了1000萬。於是大家就紛紛批判這個窮人,說他賺錢的模式不好,而富人的賺錢模式才是好的,因為他賺到了1000萬。

這個例子裡,我們肯定覺得批判窮人是很荒唐的,因為他雖然賺的少,但他相比於自己的現實條件來說,已經算是非常大的成功了。但是,通過獲諾貝爾獎次數少來批判中國教育的人,他的思維模式不就和這個故事裡批判窮人是一樣的嗎,他們只看到了結果,而忽略了歷史和現實條件。


為中國教育正名,應試教育也有可取之處!

確實,我們的教育成果相比世界還存在差距,尤其是以諾貝爾獎數量來衡量的話,我們的數據是非常差的。但這並不是因為我們的教育模式造成的,把這個因素歸結到教育模式上是不公平的。

中國之所以沒有太多獲得諾貝爾獎的,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在於我們的教育基礎太差、底子太薄,現代化教育起步太晚。西方早在幾百年前就開始了規模化、正規化的院校教育,而在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教育到1978年恢復高考才能開始起算。之前清政府時期的私塾肯定不是現代化教育,後來百年戰爭,教育受到了巨大沖擊,建國初期由於經濟底子太薄等種種因素影響,教育也沒有大規模普及。

直到1978年恢復高考,才能算是中國現代化教育開始起步,自1978年至今,不過才42年。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育人,教育是一個特別需要積累的領域,首先要培養出足夠多的優秀教師,然後優秀教師再一代代培養人才,這個過程是很漫長的,不是一下子就能達到很高高度的。而42年,對培養人才來說顯然時間還是短了點,相比西方几百年來積累下來的優勢,所以我們的教育從結果來看是差了一些,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的教育模式有問題。


為中國教育正名,應試教育也有可取之處!

如果從進步幅度來看,我們的教育模式不僅沒有問題,反而是非常成功的。我們僅僅用了42年時間,在很多行業就追上了世界先進水平,甚至在一些行業取得了領先地位,也出了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我國高校在世界排名年年進步,論文數量年年遞增,中國經濟實力及影響力已經不可同日而語,支撐這些的,是人才,而這些人才,大多都是我們本土自己培養的。

從結果看,我們還有差距,但是從過程來看,我們是進步最多的。對這個問題,我們應當清醒的認識,不能僅僅因為結果而否定了過程,過程恰恰說明我們的教育是正確的。

二、應試教育真的刷掉了很多人才嗎?

有人反對應試教育,說應試教育刷掉了很多人才,讓很多本來是人才的人失去了進一步求學的機會。

我不認同這種說法。就拿目前高考本科錄取率45%左右來說,如果一個人進不了45%,他以後會成為一個人才的概率有多大?他能夠取得科研成果的概率有多大?我認為這個概率幾乎可以忽略,不論一個人是否努力,如果他不能做到在高中階段進入前45%,那麼幾乎可以宣佈他的智商是不適合科研的,及時刷掉也是可以讓他儘快選擇別的行業去施展自己的才能,對大家都有好處。所以,那種說應試教育刷掉了很多人才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為中國教育正名,應試教育也有可取之處!

每個人自身才能所適合的行業是不同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要想在科研上有所作為,一個人的智商水平應該要處於前45%區間裡,這點應該沒有疑問,因此應試教育不會刷掉人才,只會讓每個人儘快選擇適合自己的行業。

三、是應試教育造成了高分低能嗎?

關於對應試教育的批評裡,指責應試教育高分低能是一個重要觀點,但我認為這個觀點也是不正確的。高分低能現象存在,但不是應試教育的鍋。首先,這僅僅是個別現象,不是所有的高分均低能,也不是所有的低分均高能,高分更多的情況下還是高能的,看看現在知名企業家,大多都是名校畢業。其次,素質教育裡也會出現高分低能情況,高分低能的出現並不是取決於應試教育還是素質教育,而是取決於一個人發展了什麼能力,社會需要什麼能力。再次,高分低能是針對兩個緯度來說的,其實講的不是同一個事情,一個是描述智力問題,一個是描述解決問題能力,其實這兩者之間沒有必然聯繫,有人智力好但就是不擅長把智力運用到實際中,看上去好像是高分低能,但一旦這種人忽然開竅,決定把智力往實際運用,往往能力提高也會非常快。


為中國教育正名,應試教育也有可取之處!

因此,高分低能是指智力和能力不匹配的現象,是一種支流,是少數和個例,這種現象的存在不是因為應試教育,而是一個人側重於發展了大腦的某個方面,這種現象在素質教育以及應試教育中均有可能出現。

四、教育的直接目的到底是什麼?哪種教育方式更能促進這種目的實現?

教育的直接目的是開發智力,開發腦力。很多人都會有這樣一種感覺,那就是每到一個新的學習階段,再回過頭來看以前內容的時候,會感覺很簡單。從高中看初中的內容,感覺很簡單,從大學回看高中的內容,又感覺高中的內容很簡單。這是因為,每到一個階段,我們的大腦被開發的程度不同,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不同,而教育最重要的目的還是要開發大腦,開發智力。

從開發大腦這個目的來看,一種有競爭的教育機制更能夠達成這個目標。人總是在越有壓力的時候,越能夠產生前進的動力,相比於一種沒有壓力的環境,能夠讓人成長更快的往往是一種有壓力的環境。應試教育能夠創造一種競爭環境,促使人通過對知識的不斷思索來磨礪自己的大腦和思維,往往一個人成長最快的階段就是高中三年。


為中國教育正名,應試教育也有可取之處!

或許很多人身邊都會有這樣的例子,就是自己小學和初中同學裡面,學習不好的往往能夠走出來的很少,但是高中同學不一樣,高中同學裡即使沒有走進大學的,後來往往發展的也不差。這是因為在高中三年的極致競爭環境刺激下,每個人都充分利用了這三年時間,對自己的思維能力進行了充分磨鍊,這種磨鍊雖然沒能讓自己邁入大學門檻,但是對人生或許還是受益很大的。

與此相反的是,有很多邁入了大學門檻的同學,進了大學後失去了競爭壓力,反而是無慾無求,虛度光陰。人一旦處於一個沒有競爭和壓力的環境下,單憑素質教育的口號,往往就毀在了自己的自制力裡面,失去了奮鬥的動力,進步也不明顯。

因此,從實現教育的直接目的這個角度來看,應試教育也要比素質教育更好一些。

五、從教育現狀來看,並無嚴格意義上的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之分。

教育改革喊了那麼多年,要求提倡素質教育,但素質教育真正能夠落到實處的也僅限於小學或大學階段,在初高中階段很難有真正的素質教育。因為初高中階段都要面臨升學壓力,能夠進入下一個階段的學習才是最重要的。只要高考的時候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進大學,那麼高考就只能是應試教育,因為你不努力取得高分,你就必然會被淘汰,說再多其他的都沒用,而為了不被淘汰,那麼你就只能竭盡所能提高自己成績,而這就是應試教育。

對於初高中階段來說,就算是實行素質教育,最後還是要以成績來決定誰能夠進入下一個階段學習,因為只有成績是可以用一個統一標準衡量的,也是最公平的。假如不通過成績來衡量的話,還能用什麼標準篩選呢?思想品德成績是一個很虛的東西,不好定量化,包括解決問題能力,也是一個很玄幻的東西,很難來定量。為了公平,還是要以考試成績為主,那就不可避免的要以應試為主。

從目前教育現狀來看,應試教育及素質教育並無嚴格的區分和界限,小學大學階段,是素質教育中有應試教育,初高中階段是應試教育中有素質教育,而這種搭配就是最合理的。

六、展望未來,中國教育已經到了厚積薄發階段,未來將是一塊教育高地。

如果說之前的40年是中國教育完成初始積累的階段,那麼接下來,中國教育將迎來爆發期,會慢慢的成為世界教育行業的領頭羊,我對我們的教育有這個信心,因為過去40年的進步速度就告訴了我們答案,而中華民族又是一個非常勤勞的民族,再加之我們的人口優勢,未來將會湧現越來越多的人才,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獲得諾貝爾獎,這是毋庸置疑的。2019年全球科研機構TOP50論文數量及貢獻指數排名前15有6家中國的機構或大學,這就是一個信號。


為中國教育正名,應試教育也有可取之處!

過去的經歷已經證明,我們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媒體沒有必要盯著應試教育的問題不放,因為我們都清楚,適當的壓力對一個人的成長是有好處的,而過於寬鬆的環境,只會毀掉一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