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加油站——《責任感與新課程》分享

責任感與新課程

作者:管建剛

教師加油站——《責任感與新課程》分享

說到國家責任感,你可能會覺得又大又空。其實不然。

新課程標準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一些教師對此卻感覺無所謂。在他們眼裡,只要把學生的考試成績弄好,新課標、舊課標與我何干。

課程標準實施數年來,教育界發生了多大變化?即便有所謂的“量”的變化,也只是專家聽課或必要的“新課標彙報會”上“熱熱鬧鬧”的展示。君不見,應試教育大回潮在全國氾濫?或許,再來幾次課程改革,情形也不會太好。

20世紀80年代“片面追求升學率”之後提出了“素質教育”觀,90年代的“應試教育”卻越演越烈。21世紀進行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目前的境況卻是“全面追求應試教育”的味道越來越濃。不是課程改革好不好的問題,不是培訓到不到位的問題,不是各級領導重不重視的問題,問題的癥結在於,越來越多的教師失去了必要的國家責任感。

教育事關民族興衰。一份又一份的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學生與歐美國家學生相比,缺少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缺少合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這些能力的嚴重缺失,將使中國無法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知識經濟的今天,國家綜合實力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在我們這樣一個很難吸納其他國家優秀人才的發展中國家裡,培養本土的具有創新性的人才,顯得尤為必要與迫切。如果這一點無法取得突破性進展,那麼中國還將在漫長的歲月裡徘徊於“發展中國家”的行列。“發展中國家”其實是“落後國家”的代名詞,2002年中國的人均GDP,據官方的信息發佈也只有1000美元,而當時國際上認定,人均GDP超過2999美元才能摘掉“發展中國家”的帽子。一份報告表明,2002年中國人的生活水準相當於1858年的英國、1892年的美國、1957年的日本、1976年的韓國。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到2050年,中國人的生活水準才達到2002年的美國。這話不無道理。這幾年中國發展很快,2010年,中國的人均GDP,官方消息4400美元,突破了2999美元的關口;然而2010年,美國人均GDP是47000美元,是我們的10倍,差距依然巨大。

年輕的老師們,你在做教育這份工作的時候,有過這樣的國家責任感嗎?你感受到自己每一個教育行為,都折射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要義嗎?你想過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和中國人的尊嚴有著如此密切的關係嗎?你想過日本人說“即使不參拜靖國神社,韓國人也不會買我們的貨;即使參拜靖國神社,中國人也照樣買我們的貨”意味著什麼嗎?

就我有限的閱歷來看,中國教師正大面積地、岌岌可危地喪失起碼且必要的國家責任感,沒有這樣的國家責任感,課程改革所著眼的未來的巨大效應,有誰會去理會呢?具有國家責任感的教師群體,才會成為一個民族的精神脊樑,為民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的資源和精神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