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線》:從情節設定、角色設置、情感元素,解讀起跑線焦慮


《起跑線》:從情節設定、角色設置、情感元素,解讀起跑線焦慮

印度電影《起跑線》是一部低成本、高票房的“口碑電影”。它沒有華麗的視覺佈景,沒有獵奇的性感元素,卻在中國,上映三天票房破億。其成績取勝於故事的內容和深度。

電影男主角是伊爾凡·可汗,參演過《侏羅紀世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國際大片;女演員薩巴·卡瑪爾,是巴基斯坦目前“最受歡迎”以及“酬勞最高”的女演員之一。戲中,他們因愛結合,在婚姻裡圍繞下一代教育問題,碰撞出了歡樂、卻深刻的火花。

《起跑線》:從情節設定、角色設置、情感元素,解讀起跑線焦慮

電影裡,男主角拉吉出身舊市街,靠做服裝生意起家,改變了命運,卻始終“高雅”不起來。他的妻子米塔家境好一些,從小說標準的英語長大,讀好大學畢業,深諳“起跑線優勢”的重要性。所以,她逼著丈夫一起“搶學位”。

丈夫因為愛妻子,不忍心她憂慮,就努力配合她——買名校學位房、託關係走後門、裝窮人爭取RTE入學資格(當地教育公平政策)。但妻子對他的所作所為,始終不滿意。

巧的是,現實中,伊爾凡的父親是輪胎工人;薩巴出身巴基斯坦富裕家庭。兩個演員把“出身於不同階層”的思維、感覺差異,演繹得淋漓盡致,有那麼幾分本色出演的味道。他們的衝突,讓人啼笑皆非,但笑過之後,又引人深思。

起初,這對中產夫妻,只是不想讓自家孩子輸在“起跑線”;最後,他們卻因為想透了教育的本質,而放棄“起跑線焦慮”,去做教育公益,惠及更多孩童。

這部電影口碑很好,因為它反映了一個深刻的社會問題:全球家長都怕孩子輸在起跑線,而這種“起跑線焦慮”又導致了“尋租行為”。結果,好的教育資源過度集中,最終將窮人家、甚至普通人家的孩子徹底排擠在優質教育資源門外。

“尋租行為”是一個經濟學術語,原指掌握權力的人憑藉政府保護,進行尋求財富的活動。而教育資源上的“尋租行為”,是指掌握權力的人用手裡的權力,人為地集中優質教育資源,供自家後代享用。

《起跑線》:從情節設定、角色設置、情感元素,解讀起跑線焦慮

本文以影片情節和角色為依據,從3個層次展開剖析,解讀電影所探討的“起跑線焦慮”、教育公平問題,給予父母們、孩子們啟發。

  • “廣視角”情節設定:影片讓男女主角為了孩子學位,在上流、中產、貧困生活裡“三界遊走”,展現了印度不同階層享有的教育資源差距,也揭露了“起跑線焦慮”的原因。
  • “代表性”角色設置:電影塑造了來自不同階層的父母角色;讓他們與“有人性光輝”的正面角色交鋒、碰撞,得到不同程度的啟迪,找到了解決“起跑線焦慮”的合理路徑。
  • “共情式”情感元素:影片用感人的夫妻真愛、鄰里友情,表明給孩子最暖的教育,是愛意融融;用底層孩童的聰慧與潛力,激發觀眾對社會底層受教育權的同情。從而,這些情感元素指向一個主題——以共情、互愛、平等,來對抗廣泛的“起跑線焦慮”。

最後,基於這些分析,本文提出關於此影片的幾個現實思考。

《起跑線》:從情節設定、角色設置、情感元素,解讀起跑線焦慮

“廣視角”情節設定:

影片讓男女主角為了孩子學位,在上流、中產、貧困生活裡“三界遊走”,展現了印度不同階層享有的教育資源差距,從而揭露了“起跑線焦慮”的原因。

《起跑線》:從情節設定、角色設置、情感元素,解讀起跑線焦慮

首先,通過男女主角在上流社區買房、迴歸中產生活、搬進貧民窟的情節,我們全方位地看到了印度社會的教育資源現狀——“馬太效應”愈演愈烈,即富人掌握優質教育資源,而窮人的教育資源越來越少。

夫妻倆為給孩子選校,買了上流社區的房,然後參觀國際名校。通過他們的視角,我們看到,名校裡的孩子們穿著精美的制服,唱著歌,在草地上學英語和數學;學校的草地碧綠齊整;教學樓高大優美。更令人心動的是,這些學校的升學率很高,畢業生們大都考上了印度知名大學、甚至世界名校,最後一展宏圖。米塔看見這樣優質的教育資源,很想把孩子送進去。

可被一系列好學校拒絕後,機構老師告訴他們:“你們是個體戶,聽起來不重視教育。學校只接受高學歷的精英家長,所以你們被拒了。”

現實的殘酷,讓拉吉想妥協,迴歸他們的中產生活——為女兒選一所中檔學校。這些學校有師資、設備,將來也有機會考上頂尖大學;可是它們沒什麼校友人脈,也沒有政客庇護下的升學資源,成功概率有限。米塔不要女兒“有機會”成功,要女兒“必須”考上名校、進入外企、擁有美好人生。

《起跑線》:從情節設定、角色設置、情感元素,解讀起跑線焦慮

於是,他們為了孩子,鋌而走險,去貧民窟假裝窮人,拿一個RTE入學資格(教育公平政策),就讀排名第一的德利文法學校。

通過這個情節,我們在貧民窟,看見了最真實的教育資源匱乏:儘管窮人的孩子有RTE政策,但被隨機抽到的孩子是少數,大多數孩子會去就讀公立學校。在公立學校,沒有好課本、正式桌椅;廁所陳舊,沒有自來水;更沒有合格的英語老師。正如公立學校的校長所說,有點錢的家長,都不願意送孩子來公立學校,所以公立學校的資源越來越差。

電影通過“廣視角”故事情節,將印度三個階層的教育資源進行對比,揭露了“起跑線焦慮”愈演愈烈的“真兇”:教育資源的兩極分化,讓一般學校的孩子沒有出路,所以家長們過度緊張孩子的“起點學校”。

其次,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長期助長“教育資源兩極分化”的因素,也很值得深究。它們也隱藏在這些“廣視角”情節中。

在拉吉與上流社會的交往中,我們看到:既得利益者自覺形成了一張嚴密的、互相庇佑的關係網。

家長們會在豪宅裡舉辦派對,邀請名單上只有他們的同類——資源享有者。他們結交彼此,討論孩子的未來,為集中更多好資源出一份力。這張家長織出的名校關係網中,還有窮苦出身、靠讀書改變命運的女校長,她長大後變得冷漠自私,成為了名流、警察、政客們的利益守護者。她對要求“教育公平”的拉吉說:“你想以一己之力,舉報‘窮人教育權利被竊’,簡直舉步維艱。沒有人會支持你戰鬥,因為這所學校裡,有政客的孩子、警察的孩子、名師的孩子。

正因為教育資源兩極懸殊,每個家長才焦慮下一代的起點;家長們有了更多“起跑線焦慮”,才會更自覺地投入到關係網當中,成為“助紂為虐”的一員。這是個惡性循環、難以終結的怪圈,裹挾著人性的自私、制度約束的失敗。

《起跑線》:從情節設定、角色設置、情感元素,解讀起跑線焦慮

在嚴密的關係網中,還充斥著家長們的“極端思維”。很多家長沒經歷過真的貧窮,眼界有限,僅通過自身經歷和電視節目,臆想出兩種生活:優渥而愉快的,或貧困且悲慘的。

比如,米塔出身中產,從小享受的教育資源不錯,順利進入大學;她在大學眼見精英們高談闊論,還和“上流子弟”談過戀愛。她非常焦慮孩子的未來會如何。她跟丈夫拉吉嘮叨:“如果米塔進不了好學校,一事無成,她就會感覺沮喪,最後她就會和社會人一起吸毒!”

很多家長潛意識裡覺得,事情只有最好和最壞,孩子要麼很有出息,要麼就是廢柴。可現實中,往往有很多中間地帶,不少人都過著平安喜樂、清閒知足的日子;不管起點如何,努力了總比原來過得好。

這些家長,閱歷不廣,不夠理性,用一種常見的“極端思維”預測未來,結果引發了廣泛的焦慮。焦慮的印度有錢家長們,怕孩子讀“資源一般”的學校,更要在一起抱團取暖,排擠“手無寸鐵”的人。

而面對優質教育資源越來越集中,窮人們幾乎無法反抗。拉吉在貧民窟的朋友,每日坐遠車去打工,已經耗盡了一天的力氣。當他發現連RTE政策也被富人們染指,被抽出來的窮小孩很多都是“裝窮”,他很憤怒,要找女校長告狀。可他並不知道,在資源享有者的相互庇佑下,他的舉報不會有回應。

《起跑線》:從情節設定、角色設置、情感元素,解讀起跑線焦慮

電影通過故事情節,給觀眾打開了一個“廣角鏡頭”,來觀察印度;它全方位展現了上流社會、中產階級、貧困階層的教育資源不公平從而,影片引發了觀眾的深度思考—— “起跑線焦慮”與教育資源的不平等,是連結在一起的問題。這種焦慮很普遍,每一個國家都存在;在教育資源匱乏而不平等的國家,則更為嚴重。

《起跑線》:從情節設定、角色設置、情感元素,解讀起跑線焦慮

“代表性”角色設置:

電影塑造了來自不同階層的父母角色;讓他們與“有人性光輝”的正面角色交鋒、碰撞,得到不同程度的啟迪,找到了解決“起跑線焦慮”的合理路徑。

《起跑線》:從情節設定、角色設置、情感元素,解讀起跑線焦慮

影片中著重塑造了一對出身階層、性格、對事情思考模式都不相同的父母角色。拉吉、米塔這樣的婚姻組合,也很符合影視劇裡“經典父母形象設定”:媽媽更焦慮、更感性化;爸爸更理性、更清醒。

女主角米塔、皮婭的母親,在教育機構、其他家長的推波助瀾下,愈發焦慮。所以她哪怕知道欺詐不對,也要求丈夫把“裝窮”的日子進行到底。皮婭作為“窮人孩子”,最終抽中了好學位,米塔覺得很開心。上流、中產階層裡,多得是獨善其身的父母。他們認為,只要自家孩子能就讀好學校,優質資源越集中越好;為了入學,耍一些手段也是應該的。米塔只是這一類人的典型代表。

但拉吉這個角色不一樣。雖然他通過做生意,改善了生活,但他始終有更為清醒的良知,對教育權被剝奪的窮人抱有同情。他代表的是“私心中留有餘地,渴望世界美好公平”的人。他的女兒皮婭抽中好學位,他並不那麼開心;看著無法入學的真窮人小孩,他覺得很難過。他為自己加入了“剝奪窮人教育權”的大軍,感到羞恥。他提出要做公益,彌補對貧困孩子的愧疚,所以去了公立學校捐款,讓孩子們用上了新課桌椅、英文課本、自來水。

《起跑線》:從情節設定、角色設置、情感元素,解讀起跑線焦慮

其次,一個關鍵角色的出現,轉變了焦慮的“中產家長”,讓他們開始關注人性中寶貴的感情、善良、正義,思考並批判現狀。

希亞姆是勤勞、善良的底層人民代表,這樣的角色在西方現實主義小說中尤為經典。這類角色的出現,會感化內心保有良知的中產角色,讓有力量的中產們,渴望投入戰鬥,為窮人爭取公平。

希亞姆的出現,為不適應貧困生活的拉吉一家,打開了局面。希亞姆帶著拉吉找工作;他的妻子帶著米塔去取公共水源、領米糧配給;希亞姆的兒子帶小皮婭玩,讓一向不善交際的皮婭感受到友情和快樂。拉吉看在眼裡,暖在心裡,也漸漸意識到:很多寶貴的精神財富,如真情、快樂、替他人著想,是錢買不到的。

希亞姆甚至為了皮婭能入學德利文法學校,跳到車前被撞,好換取醫藥費,送給拉吉。因為他知道,對於一個貧困家庭來說,送孩子去好學校是改變命運的唯一希望。拉吉拿著這份沉甸甸的、好友賭命換來的學費,心裡很不是滋味。

最終,拉吉想通了:如果我無法做一個好人,一個正直、善良的人,就無法做一個好丈夫、好爸爸。如果我默許欺騙、包庇的存在,就算給孩子再好的教育資源,也無法成為孩子的榜樣。

《起跑線》:從情節設定、角色設置、情感元素,解讀起跑線焦慮

最後,有良知的男主角想為窮人們爭取教育公平,但個人力量在面對嚴密的關係網時,是微弱的。這時,其他致力於教育公平的力量,會作為“志同道合的友軍”出現,與主角一起刺揭露黑暗舊物、構建美好的世界。

影片中,德利文法學校的印地語老師、某公立學校校長,是致力於“教育公平”的代表性人物。他們是有文化、對社會現狀有洞察的知識分子,能體會民間疾苦,想改變“優質教育資源集中、窮人無法好好讀書”的現實局面。

當印地語老師得知“RTE政策”被富人染指,窮人改變命運的機會被擠佔,他是憤怒的。為了叫停這樣的行為,他把消息捅給了媒體和警方。正如他所說:“我只是一個老師,我能做些什麼呢?” 他把能做的事,做到極致——每家每戶多次走訪、細緻觀察;不放過每個疑點,也不造成冤枉失學。

而那位公立學校校長,多年“耕種”貧民區域的基礎教育,親眼看見公立學校的軟硬件資源,一年不如一年。他能做的,便是在有慈善家、投資人來參觀時,儘可能展現孩子們的聰慧可愛、卻學習條件有限,以獲得有錢人的同情和幫助。在拉吉夫婦答應投資後,他把每一分錢用到實處,把學生、老師們組織得井井有條,參與校區建設。最終,孩子們有了乾淨的廁所、明亮的教室、嶄新的課本,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位校長的恪盡職守,也守護了貧窮孩子的受教育權。

拉吉醒悟後,首先想起的就是這樣兩位“英雄”,他決定聯合他們,將貧窮孩子的聰慧、卻沒有發展機會,展現給名校的上流、中產家長們看,喚醒更多人的良知。正因為有這樣一幫人投入戰鬥,才讓教育公平有了希望。

影片對這些“平凡英雄”角色的塑造,點出了“起跑線焦慮”的出路:教育工作者恪盡職守、有錢人做慈善、當權者改進並執行制度,大家一起為教育公平、教育資源平等而戰鬥。希望有一天,當你把孩子送進任意一間學校,他都有可能通過自身努力,有所成就。

《起跑線》:從情節設定、角色設置、情感元素,解讀起跑線焦慮

“共情式”情感元素:

影片用感人的夫妻真愛、鄰里友情,表明給孩子最暖的教育,是愛意融融;用底層孩童的聰慧與潛力,激發觀眾對社會底層受教育權的同情。從而,這些情感元素指向一個主題——以共情、互愛、平等,來對抗廣泛的“起跑線焦慮”。

《起跑線》:從情節設定、角色設置、情感元素,解讀起跑線焦慮

影片用男女主角之間真摯的愛情和相守,來表達了一種正向呼籲:父母的真愛,是孩子安全感、幸福感的基礎;讓孩子一個擁有安全感的內心狀態,比“硬件起跑線”重要。

拉吉和米塔相識於一家舊市集裁縫店。那時,米塔是美麗時尚的女學生,拉吉只是裁縫店的打工仔。拉吉儘管愛慕米塔,卻只敢遠遠給她送去關愛,偷偷製造驚喜。比如,米塔想要一件露背的紗麗,但長輩不理解,拉吉就親自給她做;米塔打不到車上學,拉吉就蒙了面假裝車伕,載她上學;米塔偶遇大雨忘了帶傘,拉吉把自己縫了星星的雨傘,偷偷送過去,自己淋成了落湯雞。

《起跑線》:從情節設定、角色設置、情感元素,解讀起跑線焦慮

上流派對上,米塔偶遇了精英男校友,表情尷尬;我們可以猜測,米塔在大學交往過優質男友。但無人像拉吉一樣,對她真心關愛,事事有回應,暖到細節裡。所以,她心甘情願下嫁,感受這份愛意和幸福。果然,兩個人結婚後,拉吉非常尊重老婆,在乎她提出的每個要求。他為了她的“起跑線焦慮”,而去解決各種問題,奔跑在“搶學位”的路上。

女兒皮婭看見爸爸媽媽相處的場景,成為了一個有愛、有安全感的孩子。她看見熟人的時候,會去擁抱他們,和小夥伴也相親相愛。由於孩子的擇偶觀很大程度上受到父母相處模式的影響,皮婭未來遇見良性婚姻對象的可能性比較大。而且,因為內心有安全感,她在努力創造生活的人生路上,不會因為感情的支離破碎,而飽受心理疾病的折磨。

《起跑線》:從情節設定、角色設置、情感元素,解讀起跑線焦慮

影片還表現了貧民小孩的天賦、聰慧、值得培育,從而激發了對社會底層受教育權的同情。

拉吉深知,只有他一個家長關注底層孩童受教育權問題,遠遠不夠。他聯合“友軍”,排練了一場表演,讓底層孩童的音樂、英語天賦,被所有德利文法學校的家長看見。看臺底下,很多家長陷入深思,很多家長鼓掌,拉吉贏得了更多的支持者。

影片讓當印度權者們、乃至全世界家長們,看到底層孩童們的天真聰慧、值得栽培,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有爭取未來的權利。這樣的正向情感元素,讓自私的人羞愧,更推動著有力量的人,去發揮影響力,改變公立學校的現狀。總有一天,教育資源不再差距懸殊,全民良好的基礎教育可被保障。

《起跑線》:從情節設定、角色設置、情感元素,解讀起跑線焦慮

《起跑線》將令人動容的情感元素融入電影,呼籲父母互敬互愛;號召保障所有小孩的教育權。當我們營造一個有愛的家庭環境,我們的下一代就可以健康成長;當我們有心去體會他人的苦難、去爭取教育資源的平等,所有人的下一代都會發展得更好。我們要以共情、互愛、平等,來對抗廣泛的“起跑線焦慮”。

《起跑線》:從情節設定、角色設置、情感元素,解讀起跑線焦慮

《起跑線》是一部優秀的現實主義電影。一開始,你會被男女主角幾次搬家、三界遊走的故事逗笑,看下去,你卻會因為教育公平問題而陷入深思。

這部電影給了我們三個啟示:

從前,很多影評人說,“深刻”和“票房”無法兼顧,選擇承擔社會責任,去啟迪觀眾,就註定要遭遇票房滑鐵盧;追求高回報率,就要拍“商業片”。我卻認為,近年很多電影都解決了這個難題,如開心麻花出品的《西虹市首富》、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等。《起跑線》更在這方面做了一個示範,它請了名演員、寫了好劇本、融合幽默元素,寓理於樂。

其次,《起跑線》引發觀眾思考教育的本質和目標。很多家長都以為,“拼爹”把孩子送進優質小學、中學,最後考進頂尖大學,就是教育的成功。其實不然,近年很多就讀頂尖學府的孩子心理失衡、覺得人生無意義而自殺;不少孩子人格不健全,走極端而害人害己。我們要引導孩子追求“真、善、美”,成為一個有良知、會努力、不焦慮、有幸福感的人。這才是“軟件”上的優越起跑線。否則,孩子再“優秀”,也是一場教育的失敗。

《起跑線》:從情節設定、角色設置、情感元素,解讀起跑線焦慮

最後,就各個國家目前存在的教育公平問題,我提出一個觀點:中國的教育環境更為公平,很多優質的公立學校以非常低的就讀成本,向普通民眾開放;儘管頂尖的學校附帶了“學位房成本”,但同地區的學校與學校之間,資源差距並不很大。而印度與歐美資本主義國家一樣,優質教育機構都是私立學校,名額有限,且學費、活動費高昂;政府開設的公立學校,條件卻很一般。當優質教育資源過度集中,底層孩童會失去追求未來的權利;中產階層會陷入“起跑線焦慮”;上流社會則永享優質教育特權,日漸冷漠。

小結

《起跑線》講述了一個充滿歡樂的家庭故事,結合了對教育公平、家長“起跑線焦慮”的思考。這部電影最感人的是,男女主角做出了“利他選擇”,為了窮人的受教育權,去搖旗吶喊、去做公益。他們也不再焦慮自己孩子的起點、前程,選擇讓她去普通學校,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真、善、美。

這樣的結局,雖然有些理想化,但真誠地表達了電影對人們的正向期待——別再焦慮了,去做點什麼,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原創不易,抄襲必究)

作者:張煎橘,優質情感領域作者,專注寫深度好文,請關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