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线》:从情节设定、角色设置、情感元素,解读起跑线焦虑


《起跑线》:从情节设定、角色设置、情感元素,解读起跑线焦虑

印度电影《起跑线》是一部低成本、高票房的“口碑电影”。它没有华丽的视觉布景,没有猎奇的性感元素,却在中国,上映三天票房破亿。其成绩取胜于故事的内容和深度。

电影男主角是伊尔凡·可汗,参演过《侏罗纪世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国际大片;女演员萨巴·卡玛尔,是巴基斯坦目前“最受欢迎”以及“酬劳最高”的女演员之一。戏中,他们因爱结合,在婚姻里围绕下一代教育问题,碰撞出了欢乐、却深刻的火花。

《起跑线》:从情节设定、角色设置、情感元素,解读起跑线焦虑

电影里,男主角拉吉出身旧市街,靠做服装生意起家,改变了命运,却始终“高雅”不起来。他的妻子米塔家境好一些,从小说标准的英语长大,读好大学毕业,深谙“起跑线优势”的重要性。所以,她逼着丈夫一起“抢学位”。

丈夫因为爱妻子,不忍心她忧虑,就努力配合她——买名校学位房、托关系走后门、装穷人争取RTE入学资格(当地教育公平政策)。但妻子对他的所作所为,始终不满意。

巧的是,现实中,伊尔凡的父亲是轮胎工人;萨巴出身巴基斯坦富裕家庭。两个演员把“出身于不同阶层”的思维、感觉差异,演绎得淋漓尽致,有那么几分本色出演的味道。他们的冲突,让人啼笑皆非,但笑过之后,又引人深思。

起初,这对中产夫妻,只是不想让自家孩子输在“起跑线”;最后,他们却因为想透了教育的本质,而放弃“起跑线焦虑”,去做教育公益,惠及更多孩童。

这部电影口碑很好,因为它反映了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全球家长都怕孩子输在起跑线,而这种“起跑线焦虑”又导致了“寻租行为”。结果,好的教育资源过度集中,最终将穷人家、甚至普通人家的孩子彻底排挤在优质教育资源门外。

“寻租行为”是一个经济学术语,原指掌握权力的人凭借政府保护,进行寻求财富的活动。而教育资源上的“寻租行为”,是指掌握权力的人用手里的权力,人为地集中优质教育资源,供自家后代享用。

《起跑线》:从情节设定、角色设置、情感元素,解读起跑线焦虑

本文以影片情节和角色为依据,从3个层次展开剖析,解读电影所探讨的“起跑线焦虑”、教育公平问题,给予父母们、孩子们启发。

  • “广视角”情节设定:影片让男女主角为了孩子学位,在上流、中产、贫困生活里“三界游走”,展现了印度不同阶层享有的教育资源差距,也揭露了“起跑线焦虑”的原因。
  • “代表性”角色设置:电影塑造了来自不同阶层的父母角色;让他们与“有人性光辉”的正面角色交锋、碰撞,得到不同程度的启迪,找到了解决“起跑线焦虑”的合理路径。
  • “共情式”情感元素:影片用感人的夫妻真爱、邻里友情,表明给孩子最暖的教育,是爱意融融;用底层孩童的聪慧与潜力,激发观众对社会底层受教育权的同情。从而,这些情感元素指向一个主题——以共情、互爱、平等,来对抗广泛的“起跑线焦虑”。

最后,基于这些分析,本文提出关于此影片的几个现实思考。

《起跑线》:从情节设定、角色设置、情感元素,解读起跑线焦虑

“广视角”情节设定:

影片让男女主角为了孩子学位,在上流、中产、贫困生活里“三界游走”,展现了印度不同阶层享有的教育资源差距,从而揭露了“起跑线焦虑”的原因。

《起跑线》:从情节设定、角色设置、情感元素,解读起跑线焦虑

首先,通过男女主角在上流社区买房、回归中产生活、搬进贫民窟的情节,我们全方位地看到了印度社会的教育资源现状——“马太效应”愈演愈烈,即富人掌握优质教育资源,而穷人的教育资源越来越少。

夫妻俩为给孩子选校,买了上流社区的房,然后参观国际名校。通过他们的视角,我们看到,名校里的孩子们穿着精美的制服,唱着歌,在草地上学英语和数学;学校的草地碧绿齐整;教学楼高大优美。更令人心动的是,这些学校的升学率很高,毕业生们大都考上了印度知名大学、甚至世界名校,最后一展宏图。米塔看见这样优质的教育资源,很想把孩子送进去。

可被一系列好学校拒绝后,机构老师告诉他们:“你们是个体户,听起来不重视教育。学校只接受高学历的精英家长,所以你们被拒了。”

现实的残酷,让拉吉想妥协,回归他们的中产生活——为女儿选一所中档学校。这些学校有师资、设备,将来也有机会考上顶尖大学;可是它们没什么校友人脉,也没有政客庇护下的升学资源,成功概率有限。米塔不要女儿“有机会”成功,要女儿“必须”考上名校、进入外企、拥有美好人生。

《起跑线》:从情节设定、角色设置、情感元素,解读起跑线焦虑

于是,他们为了孩子,铤而走险,去贫民窟假装穷人,拿一个RTE入学资格(教育公平政策),就读排名第一的德利文法学校。

通过这个情节,我们在贫民窟,看见了最真实的教育资源匮乏:尽管穷人的孩子有RTE政策,但被随机抽到的孩子是少数,大多数孩子会去就读公立学校。在公立学校,没有好课本、正式桌椅;厕所陈旧,没有自来水;更没有合格的英语老师。正如公立学校的校长所说,有点钱的家长,都不愿意送孩子来公立学校,所以公立学校的资源越来越差。

电影通过“广视角”故事情节,将印度三个阶层的教育资源进行对比,揭露了“起跑线焦虑”愈演愈烈的“真凶”:教育资源的两极分化,让一般学校的孩子没有出路,所以家长们过度紧张孩子的“起点学校”。

其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长期助长“教育资源两极分化”的因素,也很值得深究。它们也隐藏在这些“广视角”情节中。

在拉吉与上流社会的交往中,我们看到:既得利益者自觉形成了一张严密的、互相庇佑的关系网。

家长们会在豪宅里举办派对,邀请名单上只有他们的同类——资源享有者。他们结交彼此,讨论孩子的未来,为集中更多好资源出一份力。这张家长织出的名校关系网中,还有穷苦出身、靠读书改变命运的女校长,她长大后变得冷漠自私,成为了名流、警察、政客们的利益守护者。她对要求“教育公平”的拉吉说:“你想以一己之力,举报‘穷人教育权利被窃’,简直举步维艰。没有人会支持你战斗,因为这所学校里,有政客的孩子、警察的孩子、名师的孩子。

正因为教育资源两极悬殊,每个家长才焦虑下一代的起点;家长们有了更多“起跑线焦虑”,才会更自觉地投入到关系网当中,成为“助纣为虐”的一员。这是个恶性循环、难以终结的怪圈,裹挟着人性的自私、制度约束的失败。

《起跑线》:从情节设定、角色设置、情感元素,解读起跑线焦虑

在严密的关系网中,还充斥着家长们的“极端思维”。很多家长没经历过真的贫穷,眼界有限,仅通过自身经历和电视节目,臆想出两种生活:优渥而愉快的,或贫困且悲惨的。

比如,米塔出身中产,从小享受的教育资源不错,顺利进入大学;她在大学眼见精英们高谈阔论,还和“上流子弟”谈过恋爱。她非常焦虑孩子的未来会如何。她跟丈夫拉吉唠叨:“如果米塔进不了好学校,一事无成,她就会感觉沮丧,最后她就会和社会人一起吸毒!”

很多家长潜意识里觉得,事情只有最好和最坏,孩子要么很有出息,要么就是废柴。可现实中,往往有很多中间地带,不少人都过着平安喜乐、清闲知足的日子;不管起点如何,努力了总比原来过得好。

这些家长,阅历不广,不够理性,用一种常见的“极端思维”预测未来,结果引发了广泛的焦虑。焦虑的印度有钱家长们,怕孩子读“资源一般”的学校,更要在一起抱团取暖,排挤“手无寸铁”的人。

而面对优质教育资源越来越集中,穷人们几乎无法反抗。拉吉在贫民窟的朋友,每日坐远车去打工,已经耗尽了一天的力气。当他发现连RTE政策也被富人们染指,被抽出来的穷小孩很多都是“装穷”,他很愤怒,要找女校长告状。可他并不知道,在资源享有者的相互庇佑下,他的举报不会有回应。

《起跑线》:从情节设定、角色设置、情感元素,解读起跑线焦虑

电影通过故事情节,给观众打开了一个“广角镜头”,来观察印度;它全方位展现了上流社会、中产阶级、贫困阶层的教育资源不公平从而,影片引发了观众的深度思考—— “起跑线焦虑”与教育资源的不平等,是连结在一起的问题。这种焦虑很普遍,每一个国家都存在;在教育资源匮乏而不平等的国家,则更为严重。

《起跑线》:从情节设定、角色设置、情感元素,解读起跑线焦虑

“代表性”角色设置:

电影塑造了来自不同阶层的父母角色;让他们与“有人性光辉”的正面角色交锋、碰撞,得到不同程度的启迪,找到了解决“起跑线焦虑”的合理路径。

《起跑线》:从情节设定、角色设置、情感元素,解读起跑线焦虑

影片中着重塑造了一对出身阶层、性格、对事情思考模式都不相同的父母角色。拉吉、米塔这样的婚姻组合,也很符合影视剧里“经典父母形象设定”:妈妈更焦虑、更感性化;爸爸更理性、更清醒。

女主角米塔、皮娅的母亲,在教育机构、其他家长的推波助澜下,愈发焦虑。所以她哪怕知道欺诈不对,也要求丈夫把“装穷”的日子进行到底。皮娅作为“穷人孩子”,最终抽中了好学位,米塔觉得很开心。上流、中产阶层里,多得是独善其身的父母。他们认为,只要自家孩子能就读好学校,优质资源越集中越好;为了入学,耍一些手段也是应该的。米塔只是这一类人的典型代表。

但拉吉这个角色不一样。虽然他通过做生意,改善了生活,但他始终有更为清醒的良知,对教育权被剥夺的穷人抱有同情。他代表的是“私心中留有余地,渴望世界美好公平”的人。他的女儿皮娅抽中好学位,他并不那么开心;看着无法入学的真穷人小孩,他觉得很难过。他为自己加入了“剥夺穷人教育权”的大军,感到羞耻。他提出要做公益,弥补对贫困孩子的愧疚,所以去了公立学校捐款,让孩子们用上了新课桌椅、英文课本、自来水。

《起跑线》:从情节设定、角色设置、情感元素,解读起跑线焦虑

其次,一个关键角色的出现,转变了焦虑的“中产家长”,让他们开始关注人性中宝贵的感情、善良、正义,思考并批判现状。

希亚姆是勤劳、善良的底层人民代表,这样的角色在西方现实主义小说中尤为经典。这类角色的出现,会感化内心保有良知的中产角色,让有力量的中产们,渴望投入战斗,为穷人争取公平。

希亚姆的出现,为不适应贫困生活的拉吉一家,打开了局面。希亚姆带着拉吉找工作;他的妻子带着米塔去取公共水源、领米粮配给;希亚姆的儿子带小皮娅玩,让一向不善交际的皮娅感受到友情和快乐。拉吉看在眼里,暖在心里,也渐渐意识到: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如真情、快乐、替他人着想,是钱买不到的。

希亚姆甚至为了皮娅能入学德利文法学校,跳到车前被撞,好换取医药费,送给拉吉。因为他知道,对于一个贫困家庭来说,送孩子去好学校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希望。拉吉拿着这份沉甸甸的、好友赌命换来的学费,心里很不是滋味。

最终,拉吉想通了:如果我无法做一个好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就无法做一个好丈夫、好爸爸。如果我默许欺骗、包庇的存在,就算给孩子再好的教育资源,也无法成为孩子的榜样。

《起跑线》:从情节设定、角色设置、情感元素,解读起跑线焦虑

最后,有良知的男主角想为穷人们争取教育公平,但个人力量在面对严密的关系网时,是微弱的。这时,其他致力于教育公平的力量,会作为“志同道合的友军”出现,与主角一起刺揭露黑暗旧物、构建美好的世界。

影片中,德利文法学校的印地语老师、某公立学校校长,是致力于“教育公平”的代表性人物。他们是有文化、对社会现状有洞察的知识分子,能体会民间疾苦,想改变“优质教育资源集中、穷人无法好好读书”的现实局面。

当印地语老师得知“RTE政策”被富人染指,穷人改变命运的机会被挤占,他是愤怒的。为了叫停这样的行为,他把消息捅给了媒体和警方。正如他所说:“我只是一个老师,我能做些什么呢?” 他把能做的事,做到极致——每家每户多次走访、细致观察;不放过每个疑点,也不造成冤枉失学。

而那位公立学校校长,多年“耕种”贫民区域的基础教育,亲眼看见公立学校的软硬件资源,一年不如一年。他能做的,便是在有慈善家、投资人来参观时,尽可能展现孩子们的聪慧可爱、却学习条件有限,以获得有钱人的同情和帮助。在拉吉夫妇答应投资后,他把每一分钱用到实处,把学生、老师们组织得井井有条,参与校区建设。最终,孩子们有了干净的厕所、明亮的教室、崭新的课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位校长的恪尽职守,也守护了贫穷孩子的受教育权。

拉吉醒悟后,首先想起的就是这样两位“英雄”,他决定联合他们,将贫穷孩子的聪慧、却没有发展机会,展现给名校的上流、中产家长们看,唤醒更多人的良知。正因为有这样一帮人投入战斗,才让教育公平有了希望。

影片对这些“平凡英雄”角色的塑造,点出了“起跑线焦虑”的出路:教育工作者恪尽职守、有钱人做慈善、当权者改进并执行制度,大家一起为教育公平、教育资源平等而战斗。希望有一天,当你把孩子送进任意一间学校,他都有可能通过自身努力,有所成就。

《起跑线》:从情节设定、角色设置、情感元素,解读起跑线焦虑

“共情式”情感元素:

影片用感人的夫妻真爱、邻里友情,表明给孩子最暖的教育,是爱意融融;用底层孩童的聪慧与潜力,激发观众对社会底层受教育权的同情。从而,这些情感元素指向一个主题——以共情、互爱、平等,来对抗广泛的“起跑线焦虑”。

《起跑线》:从情节设定、角色设置、情感元素,解读起跑线焦虑

影片用男女主角之间真挚的爱情和相守,来表达了一种正向呼吁:父母的真爱,是孩子安全感、幸福感的基础;让孩子一个拥有安全感的内心状态,比“硬件起跑线”重要。

拉吉和米塔相识于一家旧市集裁缝店。那时,米塔是美丽时尚的女学生,拉吉只是裁缝店的打工仔。拉吉尽管爱慕米塔,却只敢远远给她送去关爱,偷偷制造惊喜。比如,米塔想要一件露背的纱丽,但长辈不理解,拉吉就亲自给她做;米塔打不到车上学,拉吉就蒙了面假装车夫,载她上学;米塔偶遇大雨忘了带伞,拉吉把自己缝了星星的雨伞,偷偷送过去,自己淋成了落汤鸡。

《起跑线》:从情节设定、角色设置、情感元素,解读起跑线焦虑

上流派对上,米塔偶遇了精英男校友,表情尴尬;我们可以猜测,米塔在大学交往过优质男友。但无人像拉吉一样,对她真心关爱,事事有回应,暖到细节里。所以,她心甘情愿下嫁,感受这份爱意和幸福。果然,两个人结婚后,拉吉非常尊重老婆,在乎她提出的每个要求。他为了她的“起跑线焦虑”,而去解决各种问题,奔跑在“抢学位”的路上。

女儿皮娅看见爸爸妈妈相处的场景,成为了一个有爱、有安全感的孩子。她看见熟人的时候,会去拥抱他们,和小伙伴也相亲相爱。由于孩子的择偶观很大程度上受到父母相处模式的影响,皮娅未来遇见良性婚姻对象的可能性比较大。而且,因为内心有安全感,她在努力创造生活的人生路上,不会因为感情的支离破碎,而饱受心理疾病的折磨。

《起跑线》:从情节设定、角色设置、情感元素,解读起跑线焦虑

影片还表现了贫民小孩的天赋、聪慧、值得培育,从而激发了对社会底层受教育权的同情。

拉吉深知,只有他一个家长关注底层孩童受教育权问题,远远不够。他联合“友军”,排练了一场表演,让底层孩童的音乐、英语天赋,被所有德利文法学校的家长看见。看台底下,很多家长陷入深思,很多家长鼓掌,拉吉赢得了更多的支持者。

影片让当印度权者们、乃至全世界家长们,看到底层孩童们的天真聪慧、值得栽培,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争取未来的权利。这样的正向情感元素,让自私的人羞愧,更推动着有力量的人,去发挥影响力,改变公立学校的现状。总有一天,教育资源不再差距悬殊,全民良好的基础教育可被保障。

《起跑线》:从情节设定、角色设置、情感元素,解读起跑线焦虑

《起跑线》将令人动容的情感元素融入电影,呼吁父母互敬互爱;号召保障所有小孩的教育权。当我们营造一个有爱的家庭环境,我们的下一代就可以健康成长;当我们有心去体会他人的苦难、去争取教育资源的平等,所有人的下一代都会发展得更好。我们要以共情、互爱、平等,来对抗广泛的“起跑线焦虑”。

《起跑线》:从情节设定、角色设置、情感元素,解读起跑线焦虑

《起跑线》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电影。一开始,你会被男女主角几次搬家、三界游走的故事逗笑,看下去,你却会因为教育公平问题而陷入深思。

这部电影给了我们三个启示:

从前,很多影评人说,“深刻”和“票房”无法兼顾,选择承担社会责任,去启迪观众,就注定要遭遇票房滑铁卢;追求高回报率,就要拍“商业片”。我却认为,近年很多电影都解决了这个难题,如开心麻花出品的《西虹市首富》、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等。《起跑线》更在这方面做了一个示范,它请了名演员、写了好剧本、融合幽默元素,寓理于乐。

其次,《起跑线》引发观众思考教育的本质和目标。很多家长都以为,“拼爹”把孩子送进优质小学、中学,最后考进顶尖大学,就是教育的成功。其实不然,近年很多就读顶尖学府的孩子心理失衡、觉得人生无意义而自杀;不少孩子人格不健全,走极端而害人害己。我们要引导孩子追求“真、善、美”,成为一个有良知、会努力、不焦虑、有幸福感的人。这才是“软件”上的优越起跑线。否则,孩子再“优秀”,也是一场教育的失败。

《起跑线》:从情节设定、角色设置、情感元素,解读起跑线焦虑

最后,就各个国家目前存在的教育公平问题,我提出一个观点:中国的教育环境更为公平,很多优质的公立学校以非常低的就读成本,向普通民众开放;尽管顶尖的学校附带了“学位房成本”,但同地区的学校与学校之间,资源差距并不很大。而印度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一样,优质教育机构都是私立学校,名额有限,且学费、活动费高昂;政府开设的公立学校,条件却很一般。当优质教育资源过度集中,底层孩童会失去追求未来的权利;中产阶层会陷入“起跑线焦虑”;上流社会则永享优质教育特权,日渐冷漠。

小结

《起跑线》讲述了一个充满欢乐的家庭故事,结合了对教育公平、家长“起跑线焦虑”的思考。这部电影最感人的是,男女主角做出了“利他选择”,为了穷人的受教育权,去摇旗呐喊、去做公益。他们也不再焦虑自己孩子的起点、前程,选择让她去普通学校,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善、美。

这样的结局,虽然有些理想化,但真诚地表达了电影对人们的正向期待——别再焦虑了,去做点什么,让这个世界更美好!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

作者:张煎橘,优质情感领域作者,专注写深度好文,请关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