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鼓浪嶼可以走出鍾南山?

為什麼鼓浪嶼可以走出鍾南山?

鍾南山先生

疫情揪心,鍾南山先生的名字,也再一次刷屏,尤其是在廈門人的朋友圈裡刷屏。

很多人已經知道,鍾南山先生雖然出生在南京,但他的父親、母親都是廈門人。他的父親鍾世藩是著名兒科專家,母親廖月琴是廣東省腫瘤醫院創始人之一。鍾世藩畢業於協和醫學院,與林巧稚先生為校友。廖月琴也畢業於協和醫學院,而且來自鼓浪嶼廖家——林語堂是廖家的女婿,他的夫人廖翠鳳,也是一個廖家人。

因此,說鍾南山先生是廈門人、鼓浪嶼人,也毫不為過。

為什麼鼓浪嶼可以走出鍾南山?

(鍾南山網絡名片)

關於這些,許多文章已經寫過,不做贅述。

在此要問的是,為什麼從鼓浪嶼可以走出鍾南山先生這樣的專業水平、責任心、服務精神都非常出色的醫學大家?

分析一下,原因有這麼幾個:

1,鼓浪嶼是現代醫療在中國開風氣之先的地方。1842年,美國來華的首批傳教士之一雅裨理,選擇了鼓浪嶼作為他的落腳地;稍後來到鼓浪嶼的醫療傳教士甘明,在雅裨理的居所裡開辦了一個診所,開啟了現代醫學在廈門的傳播歷程。在此之後,更多的傳教醫生來到鼓浪嶼,使得鼓浪嶼發展為一個現代醫療中心。

2,鼓浪嶼是現代醫學教育在中國開風氣之先的地方。1871年,曼森來到廈門,居住在鼓浪嶼,這一期間的研究,使他獲得了“熱帶醫學之父”之名。他不但教導助手協助他的研究,還教導他們醫學知識和技能,讓其日後可自行開業獨當一面。他認為:“整體而言,在醫院教育年輕人的制度運作得很好,總有一天,它對改良這整個國家流行的治療方法會有決定性的影響。”1898年,傳教醫生鬱約翰在鼓浪嶼創辦救世醫院,附設醫學專科學校,為當時的閩南培養現代醫學人才。對此鬱約翰自述:“每週9小時的教育,學制5年。考核通過者頒給一份表明工作量的證書。此後,學生們到社會上去從事救助苦難的事。”

為什麼鼓浪嶼可以走出鍾南山?

(救世醫院創辦人鬱約翰和他的學生們)

3,在傳教醫生、教會醫院的帶動下,鼓浪嶼在一個世紀前就形成了一種濃厚的學醫風氣,而且學成者普遍有著出色的服務精神。比如,鬱約翰曾這樣說他的學生:“有一個畢業生現今已在救世醫院擔任了15年以上的學生和助手。再難找到像他那樣篤實的基督徒和善良的朋友了,雖然曾經有過年薪至少1000美元的職位,但他因為不想離開這個直接侍奉神的工作,留在醫院裡每個月才賺15美元的工資。”這種精神,幾乎表現在每一個從鼓浪嶼走出的醫學大家身上,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即是“萬嬰之母”林巧稚。

4,對老鼓浪嶼而言,基督新教是這個小島的底色。從這裡走出的醫學大家。或者是虔誠的基督徒,比如林巧稚;或者是出自基督徒家庭,比如,廖家是個虔誠的基督徒家庭,廖月琴是一名虔誠的基督徒,廖翠鳳也是一名虔誠的基督徒。對一個虔誠的基督徒而言,“服侍”二字,是生活中的關鍵字。

為什麼鼓浪嶼可以走出鍾南山?

(鼓浪嶼協和禮拜堂,攝影/吳永奇)

馬克斯·韋伯曾在他的經典之作《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中,論述過新教倫理與職業道德之間的關係。對一個典型的新教信奉者而言,“日用即道”,神聖性存在於生活、工作的每一個瞬間。

深植於虔誠信仰的職業道德,造就了林巧稚先生等眾多來自老鼓浪嶼的醫學大家。

在我們看來,林巧稚先生很偉大;在她自己看來,她很平凡,只是一朵“耶穌的小花”,“如果所有花兒都爭著要做玫瑰,就不會有小花來點綴鄉野,大自然在春天就會失去燦爛的外衣。靈魂也是如此……”

那麼,“老派”的職業道德,前景如何呢?也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中,馬克斯·韋伯曾作出這樣的、並不樂觀的預言:“專家沒有靈魂,縱慾者沒有心肝,這個廢物幻想著它自己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文明程度。”

致敬老鼓浪嶼!

它曾是一個偉大的星光閃耀之地。今日,我們仍在受益於它的遺風餘澤。


延伸閱讀:為什麼是林巧稚?


作者 何書彬

非虛構文學作家、《廈門日報》原記者

長期致力於非虛構文學創作及講述廈門故事

著有《奔騰年代:鼓浪嶼上的商業浪潮》、《引領時代:鼓浪嶼上的人文之光》、《創城記:追尋老廈門印跡》、《大明完人王陽明》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