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衰敗”命運的小區:15000人就樣找回了“青春”

下澗槽社區始建於1951年——這對一個小區來說,早已算得上步入“老年”。

“以前我們這裡也進行過多次改造,但只拆不建,居民們看不到未來。”成都市成華區二仙橋街道下澗槽社區主任程進,同時也是該社區工作和居住了30多年的老居民。

城市小區的客觀“折舊”,原本是不可逆的。

作為原成都機車車輛廠生活區,下澗槽社區是一個典型的大型國有企業老舊生活區——然而,一場老舊小區改造,卻讓不可逆在這裡發生了“神奇”的逆轉。

實施改造提升工程,推動城市老舊小區實現有機更新:2017年底啟動,2019年初改造完成,下澗槽社區15000人找回了“青春”。

用程進的話來講,這一場一年多的老舊小區改造,“讓居民的美好生活看得見”。

01

拆與建

搬出去的居民又紛紛都回來了


作為原成都機車車輛廠生活區,下澗槽社區是一個典型的大型國有企業老舊生活區,有10個老舊院落,5373戶、15000人左右。

“改造體量非常大,光是拆違就有700多處,在改造中,我們一共拆除了15000多平方米的違章搭建。”程進告訴記者,“違章搭建比較普遍,把底樓圈起來建廚房、建廁所、開小賣部等現象很多,五花八門。”

2017年底,下澗槽社區開始啟動改造,歷時一年多時間完成。

拆除與建設同步,新增與提升並舉——集中精力解決社區存在的基礎設施老化、管理失序、活力消退、公共服務缺失等問題。

環境好了,搬出去的人又紛紛回來了。“畢竟在這個院子裡生活了很多年,大家都很有感情。”70多歲的社區居民王吉英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一些老朋友還專門把房子重新裝修了一遍。

城市有變化、市民有感受。

下澗槽特色文化街區也被精心打造出來——這一被當地居民一直稱作“春熙路”的步行街回來了。

“特色街面積約10000平米,在打造過程中,政府投資約800萬元,以機車元素文化為基礎,進行東華一路人行道、鄰里月臺小廣場、火車元素文化小廣場、小遊園的打造及植綠等項目。”二仙橋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向朝暉說。

成華區城市更新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成華區通過集中優化設計、科學組織實施,著力打造一批“形象提升、配套完善、管理到位、群眾滿意”的和諧美麗院落。

走出“衰敗”命運的小區:15000人就樣找回了“青春”

02

政企互動

從“面子”到“裡子”的一場徹底提升


“熟人院落”怎麼改?如何激發居民積極性和參與度?

下澗槽社區提出,讓居民們自己來做主。“先自治再整治”,召開居民壩壩會,提出改造方案和意見,逐戶逐戶進行徵求意見。

一個關於“水塔”的故事讓人印象深刻——作為社區標誌性建築物,居民們對“水塔”去留問題曾有爭議。

“我們組織社區規劃師團隊,與居民小組長、網格員、議事小組成員、樓棟長等一起,開展走訪調查,發放調查問卷2630份,利用社區微信公眾號和小程序進行了線上徵集意見2000餘條,有74.6%的住戶建議將水塔拆除,最後綜合居民意見建議把‘水塔’拆除,還道路暢通於居民。”向朝暉說。

多種因子的融合,讓老舊小區改造迅速有力推進。

4月22日,成都舉行的進城中村、老舊院落改造工作專題會議上,成都提出:將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企業債券、信用貸款等方式籌措改造資金,積極爭取中央、省級財政專項補助,並運用市場化手段吸引社會力量參與改造。

在下澗槽的改造中即採用這一模式,充分實現政企互動。成華區城市更新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成華區與中車成都公司共同投入2.7億元,對小區及周邊環境進行有機更新,新增綠地1.2萬平方米,新建和改造空間4100平方米。

成華區城市更新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企業負責院落內部的‘三供一業’改造(供水供電供氣和物業)和院落整治,政府進行院落外部的道路整治、公共服務空間打造、特色街區提升等工程。”

走出“衰敗”命運的小區:15000人就樣找回了“青春”

03

再造與活化

留住那些幾十年的社區美好記憶


2019年,成都首屆“美麗社區•共建共享”社區微更新創意項目競賽活動獲獎名單揭曉,二仙橋街道下澗槽社區微更新創意項目榮獲全市一等獎。

在王吉英等下澗槽社區居民的眼裡,很多老建築承載了他們最珍貴的記憶。將原有的結構“摧毀”,對於他們來說是難以接受的。那要如何利用這些老舊空間呢?

位於機車廠生活區前五坪的兩排老舊平房始建於1952年,佔地面積670多平米,建築面積310多平米,是一個有些年頭的閒置空地。社區充分吸納居民的想法與意見,結合專業設計師的規劃方案,全面進行空間再造和活化利用。

現在,一個融合了居民生活多元文化構建再造與創新的文化場景在這裡呈現,社區運用二仙橋特色文化元素,集成優化社區生活服務功能,精心打造了有人情味、接地氣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

因為社區在對中間300多平米的廳堂進行了空間再造,重塑空間承載能力的同時,最大限度保留老磚老瓦,保護性升級改造了原有風貌景觀和工業遺產,留住了居民們的珍貴回憶。

二仙橋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堅持修舊如故的前提下,下澗槽社區充分利用老磚老瓦,保護性升級改造原有風貌景觀和工業遺產;同時以機車文化為切入點,開闢老機具、老物件、老照片展窗,並通過實施《坊間•機車記憶》《二仙印象》等文創項目,著力在社區內、在居民身邊構建文化共同體,留存大家共有的時代記憶。

走出“衰敗”命運的小區:15000人就樣找回了“青春”

04

源頭活水

建立起社區持續運營的“蓄水池”


在下澗槽社區探訪時,記者看到一間去年剛剛投用的歲月廚香社區助老餐廳——這是社區與企業合作打造的176平方米社區助老餐廳,確定為公益性服務項目,以非營利、解決轄區老年人就餐難為目的。

“總體上是採取‘政府補一點、企業讓一點、個人出一點、基金貼一點、市場掙一點’的原則。”程進告訴記者,作為曾經的企業老舊生活區,社區15000居民中,有40%以上是60歲以上老人,其中80歲以上老人有1600多人。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省住建廳風景園林處負責人也表示:“養老、托幼、菜市、停車場等能產生收益的老舊小區公共服務項目,可吸收社會資本進來,以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務。”

程進告訴記者,下澗槽社區因地制宜打造了4個公共服務空間,通過市場化運營方式,吸引社區組織入駐,實現服務可持續供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元租金、資源換服務”模式,社區公共空間——鄰里月臺和燈光球場所在的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分別以“一元錢”的形式租給社會企業,社會企業來集成推出滿足居民多層次需求的服務“套餐”。

以始建於1979年的燈光球場為例,球場面積1450平米,是原成都機車廠職工活動場所。程進介紹,改造提升後,燈光球場以“一元錢”租給一家社會組織,該企業在進行群眾文化活動免費指導和體驗的同時,每年為群眾提供25場以上公益演出,營收的5%納入社區公共服務基金。“去年這裡就進行了50場以上的公益文化演出,同時群眾自身日常文化活動並不受影響。”

“通過‘政府主導、市場主體、商業化邏輯’,我們打破政府兜底、推行‘公益+低償’的方式,這樣既能讓居民在家門口享受高品質專業服務,又讓社會組織等服務主體能自我造血維繫運營,還讓政府對社區載體運維扶持能夠適時退出,真正實現政府提效能、企業得發展、群眾享便利的三贏效果。”成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圖文轉載自 川報觀察 記者 張明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