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 上海連續三年第一

中新網北京4月28日電(彭婧如)28日,恆大研究院和智聯招聘發佈的《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0》顯示,中國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強中,2019年上海、深圳、北京位居前三名,上海連續三年第一。

上海連續三年蟬聯冠軍,京滬深輪換榜單前三甲

從歷年數據看,前三甲的排名總在上海、深圳、北京之間輪換。經濟體量大且增長穩定的上海市人才吸引力指數2017年由第二名升至第一名,隨後三年持續第一;2016-2019年深圳排名第3、3、3、2位;北京的排名為第1、2、2、3位,有所下降。

報告: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 上海連續三年第一

恆大研究院、智聯招聘發佈的《2019年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強》。

排名前十的城市,除了上述三個城市,還有廣州、杭州、南京、成都、濟南、蘇州、天津。其中,2016-2019年,廣州則始終為第4位;杭州因電商為代表的產業發展迅速,連續四年穩居第5。

2019年前50強中,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地區分別有33、6、8、3個;一二三四線分別有4、32、14、0個,分別佔一二三四線城市數量的100%、91%、17%、0%;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長江中游城市群分別有12、7、5、2、3個。

人才逐年愛南下,不愛北上?

從報告選取的十大最具發展潛力城市(深圳、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南京、武漢、重慶、天津、杭州)來看,北上人才淨流入佔比逐年下降、深廣呈上升趨勢。

四個一線城市北上深廣分別為-3.9%、0.5%、0.2%、0.6%,廣州最高、北京最低。從2016-2019年人才淨流入佔比的趨勢變化看,北京、上海因嚴控人口、疏解產業而逐年下降,分別從-0.7%、1.3%降至-3.9%、0.5%;廣州逐年上升、深圳呈上升趨勢,分別從0.3%、-0.2%升至0.6%、0.2%,主要因為廣州發展速度較快、生活成本在一線城市中最低、大學生數量全國最多,深圳經濟發展速度快且人才吸引政策力度大。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和上海互為人才外流第一目標城市。北京流向上海、上海流向北京的人才流出佔比分別為0.8%、0.6%,人才從北京淨流向上海。

二線城市中,杭寧渝漢人才淨流入佔比呈上升趨勢,津蓉有所下降。

跨城求職的流動人才約佔四成,你在其中嗎?

數據顯示,在求職人才中,約四成為跨城求職者,即現居住城市和簡歷投向城市不同的流動人才。其中,男性、高學歷、職場新人、收入較高者等群體更有可能跨城求職。

報告: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 上海連續三年第一

資料圖:一位求職者瞭解招聘崗位信息。 劉文華 攝

從性別、年齡方面看,2019年流動人才中男性佔60%,高於求職總體的54%。2019年智聯招聘平臺求職人才中男女比例為54:46,其中流動人才男女比例為60:40。而在2018年上述比例分別為54:46、64:36,2019年流動人才的性別比例更加平衡。另外,流動人才中超8成為18-35歲。

從學歷看,2019年流動人才中本科及以上學歷佔比50.7%、較求職整體的46.2%高出4.5個百分點,而在2018年上述比例分別為50.5%、47.5%,說明本科及以上的求職者職場競爭力較強,更有可能跨城求職。

工作年限角度,部分職場新人的職業發展和生活願景尚有較大不確定性,因而更有可能跨城求職。流動人才中46%工作5年及以下,高於求職總體的44%。從工資水平看,流動人才中45%月收入超6000元,明顯高於求職總體數量的40%。

你是跨城求職者嗎?最想去哪個城市工作?(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