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城市?專業?哪個才是報志願的關鍵因素?研究生學姐說你聽

文/當什麼媽

堂妹今年高考。小叔叔來問我報考志願的事情時,我還是很汗顏的。

無他,現在的報志願,和14年前已經大相徑庭了——沒有本一本二本三了?什麼是平行志願?什麼是提檔和滑檔?如何衝一衝、緩一緩、穩一穩?

學校?城市?專業?哪個才是報志願的關鍵因素?研究生學姐說你聽

其實不用說間隔14年了,一年和一年間的政策也不一定一樣。所以我很感慨的一點是,現在的學子真的很幸福,比如關於報志願的大大小小的事情,會有很多專業的人幫你縷清楚

術業有專攻

這次在網上看了一些視頻,才發現原來“報志願”已經如此產業化、專業性、全方位了——

  • 比如先給你做一個測評,看你適合哪個專業;這個專業主要學習和研究什麼,以後的就業方向是什麼;這個專業哪些學校有,去年的投檔分是多少;這個學校在哪個城市,學科實力怎麼樣,學校的師資、伙食各方面怎麼樣;這個城市怎麼樣,畢業生平均工資是多少……
  • 比如輸入你的地域和分數,就能得知相當於去年的什麼水平,報考這些學校的概率有多大;穩一點,可以選擇哪些學校;衝一下,可以拼一拼哪些學校……
  • 或者一些技巧性的:高分也可能滑檔無學可上?低分也可衝一衝?尷尬分數段的你可以怎麼辦?
學校?城市?專業?哪個才是報志願的關鍵因素?研究生學姐說你聽

所以我個人真心覺得,有條件的可以購買這樣一個課程或服務,可以少花很多精力,獲取比較有條理和價值的信息。不過買一種就好了,一是這樣的課程大同小異;二是聽了太多所謂“專業人士”的個性化建議,反而更難抉擇;三是這些都是外在的助力,最後做決定的還是你和家人。沒有條件的,現在各個平臺上也有免費的直播或視頻,各地也會有很多關於高考填報志願的免費指導或培訓,可以去關注下。什麼都沒有的,其實我們當年也是這樣過來的……

(類似這樣的課程~)

14年前填報志願……

我記得當時先領了本志願手冊,上面只有簡單的學校和專業目錄等信息,挑了幾個能報、想報的學校和專業出來,排個序,就完事了。在教育方面,父母基本都讓我自己做決定,我記得當時報的第二志願是天津的學校,我媽就唸叨著:“你真要報大西北的學校呀,聽說那裡連水都沒有……”一晃14年過去,我已經忘了,最後錄取的是第四志願第六專業,還是第六志願第四專業了。

學校?城市?專業?哪個才是報志願的關鍵因素?研究生學姐說你聽

所以關於如何填報志願,我能說的確實不多,還是上面說的,術業有專攻。只是對於“專業、學校和城市,要優先考慮哪一個”的問題比較有感觸,特別是在我讀完四年本科、三年研究生,工作七年之後。

我的建議是:優先考慮大學,城市次之,最後才考慮專業

大學:優先985和211

經常看到有人問:以我的分數,應該能上某所985/211,但是我想讀的這個專業,在這所學校比較一般;XX學校雖然是雙非,但是這個專業在全國排名前幾。或者,我應該選擇中西部的985/211,或者東部沿海的雙非學校呢?

當然是優先985或211,這種差別,在你就業的時候是最明顯的。比如我們學校的土木專業就在全國靠前的位置,但土木的畢業生依然要去蹭廈大的招聘會,因為很多大企業,根本不會去雙非學校招生。當然,蹭也不一定蹭上,因為985也是很多大企業的硬性入門條件,除非你個人能力非常出眾,不然可能連簡歷都交不上。所以那時候還有個段子:

畢業生把自己求職網站上的出生年齡改成1985年,這樣一些招聘單位在以“985”為關鍵詞搜索的時候,可能會被搜索到。

學校?城市?專業?哪個才是報志願的關鍵因素?研究生學姐說你聽

不僅僅是受用人單位歡迎社會認可度方面,國內現在的39所985和118所211都傾斜了很多資源,人力、物力、財力,所以和普通學校在很多方面都會有差距。在“湖南留守女孩高分報考北大考古學”頻上熱搜後,一篇《“985廢物”的自述》也刷屏了。但是看完後我還是覺得,普通學校的“廢物”肯定不會比985少;即使他們是“985廢物”,也是更高級的廢物。

985或211,至少是你的敲門磚,讓你有更多選擇,容錯率是最小的。對高分考生來說,985/211是前提;如果分數在中後段了,那就直接考慮城市,因為——

城市:你上大學的地方,很有可能是畢業後工作的地方

學校?城市?專業?哪個才是報志願的關鍵因素?研究生學姐說你聽

隊友是湖北的,畢業後就留在了福建,成家立業,到現在也快二十年了。他當初的考慮也很現實:在這邊讀了七年書,更熟悉,關係網也都在這兒,回去的話人脈什麼都要重新經營,相當於重新開始了。這是其一。

其二,大學時期,是你各種觀塑造和定型的重要時期,這個階段如果能在一個更好的城市歷練,對眼界、心胸肯定會有更正面的影響。

其三,同學裡面,有留在當地的,也有北漂滬漂深漂的,回老家的,確實比較少。那既然要漂了,大學的時候就先去想要工作的地方刷刷副本,不是更好?大城市本身就意味著更多的機會

專業:你讀了什麼,你就是什麼

和隊友在討論“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學”時,隊友就說,大部分人在高中階段,其實並不知道自己想讀什麼,而這個女生在這個時候就這麼堅定,已經比很多人厲害了。

確實如此,比如我。我當時勾選的學校是六個,選擇的專業其實都差不多:經管、金融,是必須的;英語、文學,適合女生,但最後我錄取的是新聞專業。那是我們學校當年新設立的專業,報考的人不多,所以既有我這種在很後面的志願被錄取的,更多的是其他學校或專業的考生被調劑過來的。

但是就很神奇的,從此我就覺得自己是新聞人了,即使我沒有從事這方面的工作,即使後來我再進修的文學專業,即使我現在又想考營養學方面的博士,想想還是很神奇的。

學校?城市?專業?哪個才是報志願的關鍵因素?研究生學姐說你聽

相比於學校和城市,專業在你的考慮因素的比重上,不需要那麼大:如果你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專業,那麼你報考好學校、好城市的弱勢專業,被錄取的可能性肯定更大。退一步說,如果你真的就想學心儀的專業,大一的時候努力學習,還可以轉專業或攻讀雙學位,或者繼續進修研究生

差不多這樣吧,各地填報志願的時間不一,如果還沒填的,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也歡迎問我一些力所能及的問題。最後祝願大家都能報考上如意的學校!

學校?城市?專業?哪個才是報志願的關鍵因素?研究生學姐說你聽

感謝閱讀!我是多平臺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當什麼媽 ,同時也是公務員媽媽、文學碩士、健康管理師。關注孩子和自我的成長,更新不定,選題隨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