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仁治國的宋仁宗

最近熱播的清平樂這部劇是根據米蘭lady的小說《孤城閉》改編的,劇情服化道都很不錯,很有代入感。主要講述的是宋仁宗時期朝堂之上,新政大臣和老派權臣之間針鋒相對,鬥爭風起雲湧,趙禎治國如執秤,權衡各方勢力,為國事殫精竭慮。

以仁治國的宋仁宗

歷史上真正的宋仁宗是什麼樣的呢?

宋仁宗趙禎是宋朝第四位皇帝,在位時間42年,是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宋仁宗是一代明君,他性情寬厚,不事奢華,還能夠約束自己,受到歷代歷史學家,政治家的稱讚。

宋仁宗趙禎原名趙受益,生於大中祥符三年四月十四日(1010年5月30日) ,他是宋真宗趙恆的第六子,其母為李宸妃。因趙恆所寵信的美人劉氏(章獻明肅皇后)無子,趙恆便對外聲稱趙受益為劉氏所生。乾興元年二月十九日(1022年3月23日),趙恆逝世。年僅十三歲的趙禎即皇帝位,由皇太后劉氏(章獻明肅皇后)代行處理軍國事務,直至明道二年(1033年)劉太后去世,才開始親政。在位期間勵精圖治,苦撐危局,使政局、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得到復甦。

他率先打破了百姓居住的“坊”和交易的“市”的界限,使東京開封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全意義上的城市。在民生和皇權孰輕孰重的問題上,趙禎和大臣們不僅同意坊市合一、又解除了宵禁制度,逐漸形成了夜市和曉市。京城裡設立了觀火樓和消防隊,包拯權知開封府時還親自處理了權貴在河道亂搭亂建現象。如此管理才催生後來“人口逾百萬,富麗天下無”的超級大都市。

宋仁宗時期重視人才的培養選拔,鼓勵各州縣興辦學校,可謂是名士輩出,君子滿堂:寇準、王曾、晏殊、魯宗道,范仲淹、包拯、富弼、狄青、歐陽修、王安石,以及科舉入仕的“三蘇”、沈括、米芾。宋詞也是在晏殊、柳永、范仲淹、蘇軾等一大批詞人的推動下發揚廣大,奠定了宋詞在中國文學史的翹楚地位。

以仁治國的宋仁宗

在科技方面,中國的四大發明在仁宗朝有三個得到了應用,並轉化為生產力。火藥的發明推動了火箭、突火槍、火炮、地雷、火毬等兵器的革命,在對西夏的戰爭中發揮了作用。指南針開始用於航海,使宋朝擁有當時世上最龐大的帆船艦隊。畢昇的活字印刷術問世後,使宋代大量的典籍得以保留。還有王惟一發明的針炙銅人,完善了中醫針炙體系。朝廷發行了世界上第一張紙幣“官交子”,對於世界經濟和金融史的貢獻不可低估。

宋仁宗的善於納諫也是出了名的,包拯在擔任監察御史和諫官期間,屢屢犯顏直諫,唾沫星子都飛濺到仁宗臉上,但仁宗一面用衣袖擦臉,一面還接受他的建議,竟然沒有怪罪這個鐵面無私的人。有一次包公要拿掉三司使張堯佐的職務,理由是他平庸了些,張堯佐是仁宗寵妃張貴妃的伯父,仁宗有點為難,想了辦法,讓張堯佐去當節度使,包拯還是不願意,言辭更加激烈,帶領7名言官與仁宗理論,仁宗生氣地說:“豈欲論張堯佐乎?節度使是粗官,何用爭?”7人中排名最末的唐介不客氣回答道:“節度使,太祖太宗皆曾為之,恐非粗官。”張堯佐最終沒能當成節度使。仁宗回到後宮後,對張貴妃說:“汝只知要宣徽使,宣徽使,汝豈知包拯為御史乎?”

蘇轍在進士考試中居然大膽地寫“我在路上聽人說,在宮中,美女數以千計,終日裡歌舞飲酒,紙醉金迷。皇上既不關心老百姓的疾苦,也不跟大臣商量治國安邦大計。”其實這是子虛烏有的,也是蘇轍道聽途說的,完全與事實不符。考官們打算治罪,但宋仁宗聽說此事後,卻說:“朕設立科舉考試,本來就是要歡迎敢言之士。蘇轍一個學生,敢於如此直言,應該特予功名。”

以仁治國的宋仁宗

宋仁宗統治時期一直以“仁”治國,在宋仁宗之前的皇帝,沒有一個帝王能夠以“仁”來管理朝政。宋仁宗是大宋王朝的第四位皇帝,在能力方面,他不如宋太祖趙匡胤,在學問方面,他不如宋徽宗,但如果說哪位大宋王朝的皇帝名聲最好,那在十八位皇帝中非宋仁宗莫屬了。國家安定太平,經濟繁榮,科學技術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公元1063年,宋仁宗駕崩,時年54歲,仁宗駕崩的消息傳出後,“京師罷市,巷哭數日不絕,雖乞丐與小兒皆焚燒紙錢哭於大內之前。”洛陽焚燒紙錢的煙霧飄滿了洛陽城,以至天日無光,偏遠地區的人們也帶孝帽哀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