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死後,他是秦國大良造,為什麼後來一生都在合縱抗秦?

欲答此題,首先一定要弄清楚一個問題,公孫衍是什麼人,他的職業是什麼?

後世給公孫衍的定位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軍事家、縱橫家,是張儀的連橫策略的主要對手,戰國時期縱橫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張諸國合縱抗秦。


商鞅死後,他是秦國大良造,為什麼後來一生都在合縱抗秦?


公孫衍是魏國人,在商鞅被秦惠文王處死之後,他繼任大良造之職,而後積極謀劃攻打魏國的事情,並親自帶兵進攻河西要塞,俘虜魏國主將龍賈,斬首八萬。

這一仗之後,秦國已實際佔據了河西之地。魏國只好把河西地區割讓給秦國,向秦國求和。

因為魏國當年痛失商鞅,他們發現公孫衍也是魏國人,很是擔心公孫衍會成為第二個商鞅,於是在魏國割地之後,魏國就一方面用重金賄賂公孫衍,一方面對其開展心理攻勢,告訴公孫衍他作為魏國人,可不能像那個商鞅一樣替他國賣命,來攻打自己的母國,最終自己卻落得五馬分屍的下場。

於是,公孫衍經過慎重考慮之後,向秦王提出,藉著魏國割地之際,與魏國修好,轉而攻打其他國家。

而這個時候,另一個魏國人,發現了公孫衍的這件事情,於是他就到秦惠文王面前告密,說秦國目前正是攻打魏國的大好時機,而公孫衍卻建議攻打其他國家,這是因為公孫衍收了魏國的錢,這是他的誤國之舉。

這個魏國人就是張儀。


商鞅死後,他是秦國大良造,為什麼後來一生都在合縱抗秦?


而秦惠文王也因此不再重用公孫衍,而啟用張儀,後來公孫衍遭到張儀排斥,不得不離開秦國,去魏國做了將軍。

因此,公孫衍對張儀懷有一種憤恨之情,對秦國也有一種怨恨。

到了魏國後,他就首創“合縱”策略,從多國之間的共同利益出發,依靠多國的軍事力量共同攻打某一敵國。


商鞅死後,他是秦國大良造,為什麼後來一生都在合縱抗秦?


為了印證他的這個戰略想法,他就拉攏當時的另一個大國齊國,和魏國一起攻打趙國,結果趙國大敗,於是諸侯各國就對公孫衍另眼相看。

接著,公孫衍就開始籌劃齊楚魏三國伐秦,秦王為了破壞他的合縱,命張儀率兵攻打魏國,迫使魏國依附秦國,從而破壞齊楚魏三國合縱。

齊楚魏合縱失敗後,公孫衍就開始遊說趙、韓、燕、中山四國,發起了歷史上著名的“五國相王”,也就是說上述四國與魏國一起互相承認對方稱王,已達到合縱的目的。

但是,五國相王卻因齊楚秦等大國的強烈反對而失敗。

五國合縱失敗後,魏國任用張儀為相,公孫衍再次被排擠,後來秦國借道魏國攻打齊國,結果大敗,張儀被趕回了秦國,公孫衍重回魏國相位。

而後,公孫衍再次聯合趙魏韓燕楚五國,合縱攻打秦國,六國陳兵函谷關下,結果出兵的只有趙魏韓三國,但是三國之間各有各的打算,最終六國合縱也失敗了。

公孫衍後來又到了韓國做丞相,又力圖通過合縱攻秦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但是又因為秦國攻韓,而以失敗告終,最終只能逃走。

公孫衍不僅遊說中原諸侯國之間的合縱,就連秦國西北部的義渠也被他說服攻打秦國,給秦國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公孫衍一生除了在秦國任大良造之外,就是在別的國家擔任要職,主要的政治目的就是通過合縱策略攻打秦國,但都被張儀的連橫對策給打敗了。


商鞅死後,他是秦國大良造,為什麼後來一生都在合縱抗秦?


至於公孫衍為何一直和秦國為敵,這其實並不奇怪。

在戰國時期的大爭之世,禮崩樂壞,各家學說各顯其能,而縱橫家的使命就是通過自己的遊說,使得君王採納自己的政治建議,以達到自己的政治主張,因此縱橫家效忠於那個國家,就一定要為這個國家盡心盡力,否則就不能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

其次,公孫衍說到底,是一個高級的“職業經理人”,在諸侯王們開設的公司之間,輪番跳槽,然後向最有力的競爭對手進行挑戰,這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他雖然之前仕秦,但這也不能阻礙他後來在魏國、韓國的時候,提倡合縱攻秦的策略。

再有,當初公孫衍為秦國立了大功,秦王卻因聽信張儀的話,把自己排擠疏遠,公孫衍心裡自然是憤憤不平的,同時他和張儀可以算是棋逢敵手,既是敵人又是知己,面對負己之國,面對政壇敵手,面對人生知己,他自然是要奮力拼搏的,不如此,何為大丈夫呢?

《孟子·滕文公下》記張儀和公孫衍:“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