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除了歷史上稱帝的套路外還有別的什麼方法嗎?就是說孫權除了歷史上那樣做,他當時還能通過別的方法稱帝嗎?

haaooh


黃龍元年(229年),在孫權稱帝登壇祭天時,他對公卿們說:“過去魯子敬曾經說道此處,可謂明於事勢矣。”

魯肅究竟說了什麼話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魯肅版的“隆中對”!

權即見肅,與語甚悅之。眾賓罷退,肅亦辭出,乃獨引肅還,合榻對飲。因密議曰:“今漢室傾危,四方雲擾,孤承父兄餘業,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顧,何以佐之?”

肅對曰:“昔高帝區區欲尊事義帝而不獲者,以項羽為害也。今之曹操,猶昔項羽,將軍何由得為桓文乎?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權曰:“今盡力—方,冀以輔漢耳,此言非所及也。”

張昭非肅謙下不足,頗訾毀之,雲肅年少粗疏,未可用。極不以介意,益貴重之,賜肅母衣服幃帳,居處雜物,富擬其舊。

這就是魯肅版的隆中對。絲毫不亞於諸葛亮的隆中對!“規模如此,亦自無嫌”,天下局勢如此,據有一方自然也不會招來嫌猜忌恨。孫權當時只是說:“我如今盡一方之力,只是希望輔佐漢室而已,你所說的非我所能及。”

然而,時過境遷。當東吳大帝孫權遷都建業時,與將相文武大會,跟嚴畯說:“我過去把魯子敬比作鄧禹,當時你們爭論沒有停止過,現在又覺得如何呢?”

“過去鄧仲華見到光武帝,當時光武帝在更始帝手下,撫河北,行大司馬事,光武帝最初並沒有帝王的志向,是鄧禹勸說他光復漢業,追索源頭,開端是鄧禹之議啊。子敬為人豪爽有奇略,與我最初相談,便涉及帝王基業。這點與鄧禹相似,我才這麼比較。這是有原因的,不是我偏愛他。”嚴畯於是佩服。

哈哈哈😄!這個時候怎麼不說“此言非所及也”了?此一時彼一時耳。莫不如此?試想,公元229年的孫權已經47歲了,與他同時代的曹操、劉備已經作古多年了……就連比他小5歲的曹丕也已經作古了……放眼魏、蜀兩國,一個是比他小22歲的曹叡;一個是比他小25歲的劉禪。絕對是晚輩了,他這個當叔叔的怎麼面對倆侄子?

更重要的是黃武六年(227年)正月,吳國諸將平定彭綺叛亂。黃武七年(228年)八月,“石亭之戰”爆發,孫權命大都督陸遜督率諸將大敗曹休。內憂外患均已解除?或者是暫時也沒有什麼能夠威脅到孫權稱帝的隱患,順水推舟的完成魯肅版的隆中對,也算是與時俱進了吧。至少割據遼東的公孫淵是支持他的。

相比於劉備,稱帝之後的悽慘結局(張飛、馬超、黃忠死;夷陵之敗),孫權應該是非常不錯了。

很難再找到比這個時候更適合時機,孫權選擇的時間恰好是魏、吳兩國都需要他的時候!無論是諸葛還是曹叡處於自身考慮都不約而同的予以表面和事實上的認可。諸葛乃遣衛尉陳震慶權正號,曹叡也沒有進行干涉。於是:

鹹以為天意已去於漢,漢氏已絕祀於天,皇帝位虛,郊祀無主。休徵嘉瑞,前後雜沓,歷數在躬,不得不受。權畏天命,不敢不從,謹擇元日,登壇燎祭,即皇帝位。

😄😄😄,孫權是相當的委屈😣?不得不當這個皇帝!!!你當就當唄,怎麼還把曹丕給罵了?哈哈哈!罵曹丕不要緊;”天意已去於漢,漢氏已絕祀於天,”是在說誰呢?諸葛亮和劉禪們都是傻子嗎!不過諸葛倒沒跟他一般見識,所以口頭上損了孫權幾句,還是派人祝賀去了。

可是這位孫吳大帝,在稱帝后又發動了兩次合肥之戰,結果都被曹魏打了回去。


公明淏


可以說,孫權最後稱帝是明智的。雖然三足鼎立局勢已基本形成,如果孫權急於先曹、劉之前稱帝,可能被天下諸侯討伐被滅,也就是說曹操劉備瓜分東吳,孫權提前出局。
孫堅曾是袁術得力大將,在清宦官張讓十常侍時袁術和袁紹殺入宮中,孫堅意外得到傳國玉璽隱瞞不報,但還是被袁術知曉索要。寄人籬下的孫堅三父子勢單力薄只好上交,後來袁紹得知也想要。於是兄弟反目。加上皇宮被毀漢帝逃亡卻被西涼董卓以“勤王"名義把持,兩兄弟沒撈著好處退回自己封地。
董卓認為自己廢少帝改立劉協為漢獻帝,一個七八歲孩子完全被自己控制,漢室都象自己的一樣,想取代漢獻帝自己稱帝的心思。不過他沒想到的是董卓私自廢少帝已經引起天下諸侯的不滿,尤其是司徒王允,最終在玉允的反間計中,董卓死於義子呂布手裡。還有袁術,自孫堅手裡要來傳國玉璽,整天把玩不釋手。在手下人奉承起鬨下,於公元197年稱帝,年號為"仲家"。同樣被諸侯軍閥不滿,曹操、劉備、呂布等路進攻,袁術不敵敗走。後投其兄袁紹被劉備半路伏擊,只好退回壽春,由於吃不到蜂蜜水,舊病復發而亡。


漢室雖弱,名義上還是東漢江山,孫權雖在江東根基較穩,但還是屬於漢臣,不敢輕易冒天下大不韙。
後來曹丕逼漢獻帝禪讓,昭告天下,公元220年曹丕稱帝,國號魏,封孫權吳王,漢朝結束。劉備不服,於221年在成都也告示天下稱帝,國號蜀。
孫權在曹魏歷經三代後,於229年稱帝,國號吳。
自此三國你來我往,頻繁征伐,進入後三國時期。


曺秀鈺


在曹魏篡漢之後,孫權沒有像劉備那樣稱帝,而是默默地向曹魏稱臣近十年。直到了229年,曹丕去世幾年之後,孫權這才正式登基。遷都建業,建立了真正的東吳國。

孫權只所以最後稱帝,與他釆用穩妥的政策有關。與其父兄相比,軍事不是孫權的長項。

但在政治鬥爭及人才管理上,孫權絕對遠超父兄。從孫策手中接盤東吳之後,即令周瑜,程普等老將對其忠心耿耿;他還培養了如呂蒙,甘寧等後起之秀,絕對掌握了東吳的軍事力量。

在治理朝廷事務上,他善於平衡內部各派,利用江東士族牽制孫策的原班人馬,從而讓自己避免被架空,在朝堂上擁有真正的話語權。東吳政權能順利交接到孫權之手,可見孫權的非凡政治才能。

在外交方面,孫權一直秉持著“左右縫源”的政治方針,這與國力的弱小有關。

早年在軍事上不得不與劉備聯盟,來對抗曹操;後來為了奪回荊州,只好殺死了關羽,這又得罪了劉備。此時只好名義上向曹魏稱臣,尋求曹魏的支持。所以東吳給人的感覺,始終是在劉備和曹操之間搖擺。

在沒有絕對實力的情況下,孫權選擇妥協的外交方針,用暫時的和平換取了國內強大的時間。這也是古代智者慣用的隱忍術,與獲得江山相比,一時的忍辱負重,顯然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當孫權把江東的地牌從最初的三郡擴大到二十郡,東連東海,南至南海,與蜀魏兩國三分天下時,孫權其實已是事實上的東吳大帝。不急著稱帝,也可見他做事沉穩的一面。

在蜀國稱帝后,他不能久拖不稱帝了,久拖下去蜀漢會誤解,會真以為他想向曹魏稱臣。必竟兩個小國聯合起來,才能撐起三國的平衡。

沒有第四方的力量可以藉助。在絕對實力比不上對手的情況下,孫權只好選擇玩套路,假向對手稱臣,從而獲得東吳強壯崛起的時間,孫權這樣也是無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